黃冰
摘要:回顧往昔,傳統(tǒng)高中地理教學多以教材內容為主。此間學生學習興趣的產(chǎn)生,亦多以其自身對學科知識的喜好為源。當前時代,教育改革逐步推進,高中師生對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注度也隨之提升。盡管地理學科知識的內化、活用達成并非易事,教師依舊應秉承創(chuàng)新教育精神,從學生視角出發(fā),盡力做好新時代高中地理課堂有效性展現(xiàn)的教學規(guī)劃。本文從多種課堂活動的實行展開分析,從而為關注這一話題的人們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8-397
引言
高中地理本身是一項“魅力十足”的學科,授課過程中,教師可引申諸多課外知識,為教學效果增光添彩。但從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角度考量,興趣式教學或過于單薄。教師應施以全面考量,應用多種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并從中選擇短期效果相對明顯,且較受學生喜愛的教學方式試以長期使用,并從中總結經(jīng)驗,不斷完善地理學科的教學計劃。因此,本文對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展開分析,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應用角色置換,提煉教材知識重點
部分學生或有“抱怨”,表示地理學科知識晦澀,教師授課形式陳舊,難以及其自身學習興趣。由此,教師可為學生安排角色置換教學活動,令學生多人成組,預先制作后期某一課程教案,并與學習交流周依次進行教學展示。此類教學方式可令學生適當感受到地理備課的艱辛,使其在教案整理中,一方面回顧過往地理知識,實現(xiàn)“鞏固”;一方面簡單總結新知識重點,實現(xiàn)“提煉”[1]。此處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三章“農業(yè)地域的形成與發(fā)展”為例,在制作教案時,學生在模擬授課過程中應用了PPT,視頻演示等內容沒繪聲繪色地為同學講述了當?shù)剞r業(yè)發(fā)展的境況。縱觀整體授課安排,盡管存有過多脫離教材的課外內容,但各項知識均與課堂知識要點有關,且很好地應用了,必修1中“地球上的水”一章第一節(jié)自然界水循環(huán)的知識。教師在演示過后,應詢問小組及臺下同學的參與感受,并記錄下雙方的反饋,留作日后教學改進的參照。同時,最后教師依舊要以專業(yè)的態(tài)度將本堂課知識重點進行復盤,糾正小組演示講解中的錯誤,避免學生產(chǎn)生錯誤的知識理解。
二、應用互動游戲,加深教材知識理解
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區(qū)域經(jīng)濟發(fā)展”從農業(yè)、工業(yè)、城市化等角度出發(fā),介紹了我國東北地區(qū)及珠江三角洲地區(qū)的經(jīng)濟發(fā)展。此類課程的教學期間,教師可應用互動游戲,令學生扮演各地區(qū)城市發(fā)展投資競爭代表,闡述自身區(qū)域經(jīng)濟發(fā)展優(yōu)勢。教師可從知識復習角度,為學生安排教材內的城市,亦可施行拓展教學,為其安排其他城市。演示期間,臺下學生人手一票,教師手持10票。為確保演示的質量與時長,學生允許查閱更多資料擴充演講內容。期間,學生的教材知識理解會不知不覺地加深,通過演講活動,整體教材知識及擴充知識也獲得了很好地融合。臺下同學及老師的“挑刺”,也會進一步激勵學生與課后繼續(xù)完善相關知識的擴充,對其整體學科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或能起到一定幫助作用。盡管課堂互動游戲于各類學科教學中均相對常見,但其依舊是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加強知識潛移默化的優(yōu)質教學策略。于其中實現(xiàn)課內外知識的融合應用,也從某種程度上摘去了其“單薄”的實行標簽[2]。
三、應用課外活動,優(yōu)化學生學科印象
高中地理選修3、6分別為旅游地理及環(huán)境保護,此類知識的教學有效性提升,應與課外活動相結合。未能真正接觸到教材相關的地理環(huán)境,學生即使再努力“啃書”,也只能做一個“紙上談兵”的學者[3]。地理知識實用性的展現(xiàn),能促生學生學科印象更新及學習興趣調動。在學校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地理教師可帶領學生前往當?shù)氐纳鷳B(tài)環(huán)境保護林區(qū),并要求學生于活動后書寫參觀記錄。于旅游地理拓展學習方面,教師可邀請導游人員蒞臨學校參與教學活動,為學生詳盡講解國內部分地區(qū)的旅游資源分布及旅游景觀審美等知識。在第五章課堂教學中,學生亦可參考專業(yè)導游的建議,融合第二節(jié)旅游環(huán)保知識,自行設計旅游活動。期間,學生可優(yōu)先向導游展示自身設計的導游詞,或完全虛構一處理想的旅游點進行介紹。通過此類教學活動的引導,學科知識的實用價值及社會發(fā)展資源維護價值得以顯現(xiàn),學生對地理學科的印象將產(chǎn)生巨大的轉變。此類轉變促生的地理學習熱情,或會跟隨其一生。
結束語:總的來說,為積極響應當代教育改革指導,高中地理教師應加強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升的探究。探究期間,其應優(yōu)先分析班級學生往期學習境況,從實際出發(fā),秉承一定創(chuàng)新教育思想,適當應用角色置換、互動游戲、課外活動,分別實現(xiàn)“幫助學生提煉教材知識重點”、“加深學生對教材知識理解”、“優(yōu)化學生心中地理學科印象”等教學目標。期間,教師更應傾聽學生反饋,不斷完善當前教學計劃。只有師生都充分“樂在其中”,高中地理教學才能更加“有效”。
參考文獻
[1]楊艷紅.探析提高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0(15):30-31.
[2]李晶晶.提高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之我見[J].讀寫算,2019(32):174.
[3]薛艷.淺談提高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9(1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