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趙華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8-223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教育的奧秘不在傳授,而在激勵,喚起和鼓舞”。在教育實踐過程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表揚是激勵和鼓舞孩子自我發(fā)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用多了表揚,有些表揚只是浮于表面,一時或許有效,但缺乏“長效性”,久而久之,孩子們甚至將表揚的語言當成普通的語言,產(chǎn)生“免疫功能”。怎樣運用表揚才能真正打動學生內(nèi)心,更好地進行班級管理呢?
一、簡,讓表揚“升值”
“物以稀為貴”,面對頻繁表揚的種種弊端,我們減少在班級中隨性表揚的次數(shù)。跟孩子們一起制定班規(guī)。比如“聽課表揚機制”,對于中高年級的孩子,僅僅做到上課坐端正,不講空話等課堂常規(guī),不能列入表揚對象。課堂上要做到:專心聽講;積極思考;勇于發(fā)言;敢于質(zhì)疑。從做到這些的同學中,再挑選最優(yōu)秀者,進行表揚。這是第一階段,一節(jié)課表揚1—2名;第二階段,我向任課老師搜集一天中各種課程都做到這些的學生名單,誰做到的次數(shù)多,獲得表揚1—2名;第三階段2天……第四階段4天,最后一周(時間也不宜過長)。
這樣一嘗試,孩子們覺得只有真正經(jīng)過努力才能有所收獲。隨著表揚難度地增加,孩子們內(nèi)心的期待也越來越強烈。心理學研究表明,內(nèi)心需求越迫切,在得到結果時內(nèi)心就越愉悅。所以經(jīng)過這樣的縮減,原本在孩子們內(nèi)心“貶值”的表揚一下就“升值”了。
二、豐,使表揚“對口”
表揚不僅要簡,要讓學生經(jīng)過努力才能得到表揚。更要豐富表揚的形式,根據(jù)表揚事件的性質(zhì),表揚對象的需求采取不同的表揚手段。讓表揚真正走進學生內(nèi)心,成為幫助學生養(yǎng)成各種良好習慣的助力。
豐富表揚形式,我們采取三級表揚機制。
一級表揚:老師口頭表揚,同學互相夸一夸表揚,集體鼓掌式表揚等。如那天大掃除,我要求每個同學帶一樣勞動工具來學校。而離家近的小韓同學帶了四樣工具(兩條毛巾,一個臉盆,還帶了一把掃把)。問他原因,他輕輕地說:“我怕有的同學忘記了,有些同學家里遠不方便,所以我多帶一些來?!鳖D時,一股暖流涌上心田,心中有他人,考慮到別的同學可能沒帶,多好的孩子!在我聲情并茂的講述中,教室里頓時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孩子們也明白了這是關心他人,班集體的行為,今后也應該這樣做。
二級表揚:發(fā)綠卡表揚。我們結合學校的敏行之星評比,在班級里要求學生就各個方面進行自我評價,集體評價后,給每周表現(xiàn)好的學生發(fā)放學校政教處作為特殊獎勵的特制綠卡。同時,讓學生明確能夠得到綠卡獎勵的原因,在班級中樹立學習的榜樣。
三級表揚:“光榮榜”表揚。我們班教室的黑板上專門設有一個“光榮榜”,獎勵在學校連續(xù)一段時間表現(xiàn)好或某方面進步快的學生。如一個上課好動,紀律性不強的孩子,連續(xù)一個月學習積極性高,作業(yè)認真完成,就可以登上“光紅榜——進步之星”。又如,一個月內(nèi)綠卡最多的孩子,就可以登上班級“光紅榜——敏行之星”,并成為學校“月敏行之星”,參加學校一月一次的頒獎儀式。
三、新,對表揚“期待”
創(chuàng)新是民族發(fā)展的靈魂,創(chuàng)新的教學手段也是教育發(fā)展的靈魂。在對學生的表揚中,為了不斷提升孩子們對表揚的期待,我就要不斷提升表揚的“魅力”。所以,新穎的表揚形式是我在班主任工作中不斷探索的。
每個孩子都是鮮活的個體,每個孩子的需要不同,感興趣的事物也不一樣,要激起孩子對表揚的“期待”,我們就要迎合學生的不同興趣。因此,我定期在班里開展“心愿表揚”。即表揚的獎勵是讓孩子說說自己的心愿,老師幫助孩子完成心愿。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實施,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心愿挺多,而且各不相同。有的孩子希望和老師一起共進晚餐,有的孩子希望老師和老師一起去看一場電影,有的孩子希望得到某樣自己心愛的東西,有的孩子希望老師和家長溝通,讓家長帶他去一個地方游玩,有的孩子則希望家長讓他玩一次手機……當我讓學生把他們特別的獎勵拍成照片或視頻帶回教室放給其他孩子看的時候,收獲的是其他孩子羨慕的目光……孩子們?yōu)榱说玫嚼蠋熖厥獾莫剟?,表現(xiàn)當然就會更好了!
的確,表揚運用得當,魅力無窮。恰如其分的表揚是建設班集體,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班集體凝聚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果我們能在重視表揚的同時,提升表揚策略,讓表揚真正打動學生內(nèi)心,那么,我們的孩子為了得到表揚,必定會更有責任心、上進心,更積極地投入學習、班級工作,會努力做更好的自己。注重表揚的藝術,讓表揚成為班級管理的助推器,能助力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