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亞香
摘要:閱讀在學生的語文學習中占據(jù)著重要地位。課內(nèi)外閱讀可以幫助學生打好文學基礎,能夠幫助學生提高文學素養(yǎng),增強文學功底。
關(guān)鍵詞:群文閱讀;初中語文;課內(nèi)外閱讀;整合研究
引言
初中教師在語文教學中,運用群文閱讀的方式,將課內(nèi)外閱讀結(jié)合到一起,可以拓展學生的思路,加強對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本文從群文閱讀的意義、目前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策略進行了分析探討。
一、在初中語文課教學中群文閱讀的意義
(一)能夠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
群文閱讀作為一種新的閱讀方式,在當今初中學生中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閱讀課內(nèi)外語文讀物,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以及語文知識儲備量將能得到提高,并且對學生的寫作能力也起到輔助作用。學生通過閱讀名家名作,可以感受和體會到作者的思想感情,獲取美好的情感體驗。閱讀經(jīng)典名著能陶冶學生的情操,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這樣才能感受和理解作者的思想、觀念以及見聞,這樣的閱讀,勢必是一種深刻的閱讀。學生在閱讀之后通過思考轉(zhuǎn)化為自己的文學知識儲備,在實際的寫作中也會文思泉涌。
(二)能夠提高教學質(zhì)量
在初中語文的實際教學過程中,以往都是以語文課本知識講解為主,其內(nèi)容有限,學生所能接收到的文學信息是有限的,課內(nèi)外閱讀的結(jié)合能讓學生不同的思想進行“碰撞”,學生的理解和思維能力都會加強。語文教師通過在課堂上運用群文閱讀的方式,其教學壓力也會減輕,學生學習得也更加輕松。課外閱讀作為學生在課余時間汲取知識的方法,是對教師閱讀教學的一種補充,對學生的閱讀能力起到培養(yǎng)和促進的作用。教師應鼓勵初中生進行課外閱讀,加強學生課外閱讀的自主性,拓寬學生的知識層面,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
二、在當前初中學生閱讀存在的問題
(一)封閉的語文課堂教學阻礙了學生的閱讀視野的問題
初中語文的閱讀方式,長期以來都是以課本為主,很多學生極少閱讀課外書籍。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學生僅僅是圍繞書中所有的文章進行閱讀、思考,但是由于初中語文課本中的名家名篇比較有限,語文教師對語文教學又有多年的相關(guān)課文的教學經(jīng)驗,多年來課文的解讀幾乎都是一成不變的,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這對于學生來講,不利于思維的發(fā)散,限制了學生想象力的發(fā)展。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的教學沒有新的突破和新的成果,學生的思維在應該得到發(fā)散和思考的階段沒有得到發(fā)展,長此以往,很容易使學生的思維固化,不再愿意思考新生事物。
(二)學生閱讀能力得不到提升的問題
在傳統(tǒng)的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雖然鼓勵學生在課外多讀書,讀好書,但是絕大部分學生并沒有對此進行落實和執(zhí)行,這就導致了“多讀課外書”成為一句空話。部分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沒有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知識梳理與架構(gòu),在課堂教學中使用的教學方法沒有延伸到課外閱讀中,使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得較為困難。并且,語文教師沒有對學生進行具體的了解與分析,對于學生的學習狀況并不了解,不能因材施教,使學生處于盲目閱讀的狀態(tài)。
(三)日益發(fā)達的廣播電視行業(yè)抑制了學生閱讀興趣的問題
在廣播電視行業(yè)不斷發(fā)展的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經(jīng)典名著被拍攝成電視劇以及電影,這些影視劇作品極大地影響了初初中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的注意力從書本的文字轉(zhuǎn)移到了熒屏前的影像中。但影視作品往往更注重故事情節(jié)的演繹,而忽視了原著中大量具有文學價值的東西,初中生在觀看的過程中也往往只被故事情節(jié)所吸引,只記憶電視劇中演出的情節(jié)。并且,許多影視劇因為拍攝條件和所需要的拍攝效果對原著進行了改編,學生通過觀看影視劇進行“閱讀”,吸收了虛假知識,造成了錯誤的認知。閱讀興趣得不到提高,學生的思想就會“貧瘠”,大眾傳媒能夠呈現(xiàn)出來的畫面、感情和思想,容易讓學生陷入一種被動接受的局面,無法正常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發(fā)掘更多通過閱讀名著而得出的結(jié)論,這對初初中學生是不利的。
三、加強初中學生語文課內(nèi)外閱讀的策略
(一)制訂課外閱讀計劃,明確閱讀目標
在語文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時,由于課堂時間有限,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當堂教學內(nèi)容不能完全講完的情況,嚴重影響教師的教學進度和課堂的時效性,在這種情形下,課外閱讀就顯得尤為重要。例如,語文教師在對學生講授朱自清的《背影》時,可以讓學生對朱自清的散文集《你我》進行閱讀,如此,可以在加強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又拓展了學生對課外知識的閱讀補充。所以,在課堂上,教師應該為學生制訂課外閱讀計劃,使學生在課外閱讀中能有明確的閱讀目標。
(二)采用群文閱讀的方式來閱讀文章,加強學生課外閱讀數(shù)量
學生閱讀能力之所以得不到提升,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沒有改變觀念,一直在傳統(tǒng)的閱讀模式下閱讀文章。一般而言,學生都是通過閱讀語文課本中的文章來拓寬自身的文章閱讀視野,這就導致其閱讀能力無法提升。如果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采用群文閱讀的方式來閱讀文章,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學生的閱讀量,還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更喜歡閱讀,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大眾傳媒的興起使很多學生不能沉浸在閱讀之中,轉(zhuǎn)向兼具聲音、色彩和畫面于一體的大眾傳媒,這對于傳統(tǒng)的文章閱讀來說一種不小的沖擊。所以,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當積極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比如每堂課前鼓勵學生介紹名人名著、名人軼事、閱讀心得,或者進行好書推薦;不定期舉行讀書沙龍,讓學生各抒己見,同時還要調(diào)動家長的積極性,和孩子們同讀一本書。對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是非常有益的。
群文閱讀是一種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開始流行的閱讀方式,通過在教學過程中合理開展群文閱讀,能讓學生突破以往單篇閱讀的局限性,豐富了學生的語文教學知識,開拓學生的作文創(chuàng)作思維。群文閱讀還能夠幫助學生重塑語文知識的框架,形成自己獨特的語文知識架構(gòu),在實際學習和運用中,都能夠在自己的框架中尋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一種閱讀和寫作模式,從而使學生信息的整合能力、閱讀能力和思考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柯寶亮.淺談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J].求知導刊,2020(52):61-62.
[2]張曉晨.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探究[J].新課程導學,2020(S1):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