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任平
2021年6月25日,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半城鎮(zhèn)大王莊黨支部30多名黨員面對巨幅黨旗莊嚴宣誓、重溫入黨誓詞。視覺中國
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在眾多解答中,堅持德才兼?zhèn)?、選賢任能的制度優(yōu)勢,無疑是一個重要而耀眼的密碼。
“不發(fā)槍、不發(fā)炮,就發(fā)干部和電報?!比褡蹇箲?zhàn)爆發(fā)后,黨中央從延安派出大批干部到敵后工作,建立、發(fā)展并壯大抗日根據地,發(fā)動群眾開展敵后游擊戰(zhàn),星星之火迅速成為燎原之勢。
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黨中央確定“向北發(fā)展,向南防御”的戰(zhàn)略方針,派出2萬名干部和11萬人的軍隊迅速開往東北,深入農村開展土改運動、建立新根據地,為解放東北奠定了堅實基礎。解放戰(zhàn)爭由北向南推進,征調5.3萬名干部隨軍南下,為有效接管新解放區(qū)地方政權提供了干部人才支撐。新中國成立后開展大規(guī)模經濟建設,抽調16萬多名干部到工業(yè)部門。20世紀60年代,“備戰(zhàn)備荒為人民,好人好馬上三線”,選派大批骨干工人、干部和知識分子支援三線建設……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黨管干部、組織選人,是選用干部的基本原則;選拔干部當然要廣泛聽取意見,但必須發(fā)揮黨組織領導和把關作用;干部怎么用,由組織部門考察,聽取群眾意見,黨委集體決定,按程序辦;對任人唯親、任人唯利等問題,必須下決心加以整治,使用人之風真正純潔起來。這些重要思想,深刻闡明了黨管干部的科學依據、政策措施、方式方法。
堅持新時期好干部標準、改進民主推薦、改進干部政績考核、改進推薦考察方式、開展選人用人專項巡視……近年來,旗幟鮮明加強黨的領導,堅決糾正“四唯”取人偏向,干部不再為“票”、為“分”、為年齡而糾結,少了心浮氣躁、多了踏實苦干。
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樹立鮮明用人導向,嚴格堅持選人用人標準。在1938年召開的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毛澤東就提出“才德兼?zhèn)洹钡母刹繕藴屎汀叭稳宋ㄙt”的干部路線。從戰(zhàn)爭年代的“指哪打哪”,到建設時期的“又紅又?!?,從改革開放后的“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yè)化”,到新時期好干部標準,始終貫穿著“德才兼?zhèn)洹钡母疽?,樹起了干部工作的風向標。
講政治是我們黨選人用人的首要標準。毛澤東指出,政治是主要的,是第一位的,干部要又紅又專。鄧小平提出干部隊伍“四化”方針,強調首先是要革命化。習近平多次強調,政治標準是選人用人的硬杠杠,這一條不過關,其他都不過關。
理想信念堅定是好干部第一位的標準。從“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絕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的方志敏,到“不治服風沙,就讓風沙把我埋掉”的谷文昌,從把荒山變成林海的“草帽書記”楊善洲,到能在現場就不在會場的“救火隊長”廖俊波,一批批黨的優(yōu)秀干部,用熱血和汗水書寫了動人的信仰故事。
敢于擔當是好干部的鮮明品質。1988年,組織上準備讓孔繁森再次到西藏工作,問他有什么困難,“我是黨的干部,堅決服從組織安排?!逼鋵嵥⒉皇菦]有困難,母親年邁,孩子尚未成年,妻子體弱多病。2008年汶川地震,北川羌族自治縣民政局局長王洪發(fā)失去了兒子、岳父等20位親人,來不及傷心流淚,他轉身投入抗震救災一線,用手刨出10條生命,全力組織安置安慰受災群眾。
我們黨歷來注重從基層一線、艱苦地區(qū)、重大考驗中選拔干部。
在1962年焦裕祿到蘭考任職前,組織找他談話:“蘭考是最困難的縣,要有充分準備?!苯乖5搼B(tài)度堅決:“感謝黨把我派到最困難的地方,越是困難越能鍛煉人?!?004年,沈浩主動申請從安徽省財政廳到小崗村任職,“這是花錢買不到的責任和榮譽”,村民三次摁下紅手印,把他永遠“留”在了小崗村。
黨的十八大以來,干部成長路徑進一步優(yōu)化。從選派到西部地區(qū)、少數民族地區(qū)的掛職干部,到駐村扶貧的第一書記;從戰(zhàn)斗在雄安新區(qū)火熱施工現場的身影,到海南自貿港的青春面龐,一大批干部在基層一線淬煉成長。
正是因為這種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得逐級選拔上來的干部既具有寬廣的眼界視野,又具備應對復雜問題的實踐經驗,很接地氣、很有潛力,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力的重要源泉。
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從嚴管理干部,是我們黨優(yōu)良作風的生成土壤。毛澤東曾親自過問并嚴查腐敗案件,先后批示處決謝步升、劉青山、張子善等7個貪官,被史學家稱為從嚴治吏“七板斧”。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打出整飭吏治的“組合拳”,以最堅決的態(tài)度、最果斷的措施刷新吏治。
好干部是選出來的,更是管出來的。嚴管就是厚愛,就是對干部最大的關心愛護。黨中央把從嚴管理貫徹落實到干部隊伍建設全過程各方面,以嚴的標準要求干部、以嚴的措施管理干部、以嚴的紀律約束干部,堅持抓早抓小,突出長管長嚴,推動干部管理由“寬松軟”走向“嚴緊硬”,使干部隨管理成長、管理伴干部一生。這場激濁揚清的自我革命,帶來了干部隊伍建設的深刻變革,擦亮了干部隊伍的精神底色,換來了黨內政治生態(tài)指數的不斷上升,清風正氣撲面而來,百年大黨煥發(fā)出蓬勃活力。
制度乃治國之重器,良制是善治之基石。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納入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總體規(guī)劃,把完善制度機制貫穿干部工作全過程各方面。以修訂干部任用條例為牽引,先后制定出臺干部工作方面的制度規(guī)定和政策性文件40多個,覆蓋干部選拔任用、教育培訓、考核評價、管理監(jiān)督、激勵保障各個環(huán)節(jié),扎緊織密了管權治吏的制度籠子。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2018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鮮明提出要建立源頭培養(yǎng)、跟蹤培養(yǎng)、全程培養(yǎng)的素質培養(yǎng)體系,日??己恕⒎诸惪己?、近距離考核的知事識人體系,以德為先、任人唯賢、人事相宜的選拔任用體系,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風、管紀律的從嚴管理體系,崇尚實干、帶動擔當、加油鼓勁的正向激勵體系。這“五個體系”是對黨的干部工作特別是十八大以來實踐的科學總結,是新時代干部隊伍建設的整體性、系統(tǒng)性設計,進一步鞏固提升了我黨選人用人的制度優(yōu)勢。
“今天是進京趕考的日子?!?949年,黨中央從西柏坡動身前往北京,毛澤東同志的話意味深長。
“這場考試還沒有結束,還在繼續(xù)。”2016年,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諄諄告誡。
我們已走過千山萬水,但仍需跋山涉水。
(摘自七一網 七一客戶端/《中國組織人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