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金龍
摘要:現在的物理課堂教學存在教師一味照本宣科、灌輸現象,忽視學生終身學習所需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的培養(yǎng),學生對課堂參與度不高,教師們不愿突破教師一言堂的老模式。為提高初中學生學習物理的效率,本文分別從課堂教學模式等方面進行探索,以打造高效課堂。
關鍵詞: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構建
1當前物理課堂的現狀
1.1重形式缺內容
部分教師一節(jié)以教師為主角的課堂,學生獲得的物理知識甚少,熱熱鬧鬧一堂課,但學生玩過之后不知所云,導致教學質量普遍下降。同時,學生課堂上學的內容很少,課下的作業(yè)負擔必然會加大。
1.2重教法輕學法
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過多地關注如何教,而較少關注學生如何學,對學生學法的研究不夠。僅就教法來看,部分教師也存在課程教研不夠充分,教學技能不夠完善,教學設計、課堂把控、提問技巧、板書設計等教學環(huán)節(jié)都或多或少存在問題。
1.3重知識講解、輕能力培養(yǎng)
教師在課堂中以知識講解為主,在枯燥無味的知識傳授氛圍中,學生學習興趣缺缺,學習效率低下。特別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知識講解占用了大部分課堂時間,學生的各方面能力無法得到有效培養(yǎng),“授之以漁”的教學目標難以實現。
2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2.1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高效課堂的構建需要學生的參與才能夠更好地實現,在以往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的教學方式都是通過自己講述課本上的知識,讓學生自行記憶的方式學習物理知識。這樣的教學方式比較生硬和死板,并且教學內容過于形式化,導致學生對于物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不高。在現階段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需要避免這樣的情況出現,就應該在原有的教學基礎上增加更加趣味化的元素,使物理知識可以通過更加生動形象的生活化現象,為學生進行展示。這樣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的時候,就會有探究的欲望,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都會得到有效地提升。
例如,在學習壓強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一個小視頻,有兩個人看到河面結冰了,于是就跑到湖面上玩,第一個人在湖面上想要快速地奔跑到河對面,但是河面突然就破碎了,這個人馬上就掉到河里面,而另一個人看到第一個人掉到水里了以后立刻就趴在冰面上,慢慢地爬回岸邊。這樣的一個小視頻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同時在其中又蘊涵著非常豐富的物理知識,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觀看完視頻以后發(fā)表自己的看法“為什么在冰面站立跑步的人掉到了水里,而趴在冰面上的人卻可以回到地面上?”學生可以自由舉手,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在學生討論結束以后,教師再為學生引出這個章節(jié)的知識。在學生學習完壓強的知識以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回到這個小視頻當中,對視頻當中的現象進行解析,很快就有學生說:“在地面上走路行走的人只有腳面接觸到了冰面,所以導致壓強非常大,而趴在地面上的人,由于是整個身體接觸到冰面,壓強相對來說會更小,所以沒有掉到河里面。”在趣味的教學當中,使學生可以對物理知識有更加深刻的認識,這樣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主動性就會得到更好的提升。
2.2開展提問教學,引發(fā)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思考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當中,對物理知識的思考非常重要,只有思考才會對物理知識進行深入認識,對物理知識的實際應用進行了解。在以往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比較重視學生的學習效率,所以都會在課堂上以自己為主體,快速講述課本上的物理知識,學生被動的聆聽,在學習過程當中,對物理知識的認識相對來說并不夠全面和深刻,在課后作業(yè)過程當中就很容易反映出問題。對此,教師需要改變自身的教學策略,在教學當中根據自己講述的內容設置相關的問題向學生進行提問,使學生可以在問題思考的過程當中,重新對自己學習到的物理知識進行有效的應用,并且還需要在學習新的知識時聯系以前的舊知識,提高知識之間的連續(xù)性。
例如,在學習壓強的時候,教師可以在教學結束以后對學生進行提問,壓強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關以及列舉出幾個在生活當中比較常見的與壓強有關的現象。很快就有學生舉手說:“壓強的大小和物體的重量以及受力面積有關,”學生之間可以相互對彼此的回答進行補充,然后教師再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評價。在講述生活當中常見的壓強現象時,為了避免部分基礎較弱的學生不敢舉手回答,教師可以采用隨機回答的方法,讓學生之間進行問題的傳遞。一個學生說:“我們用針可以很輕易的穿過物體,就是因為針頭比較尖,受力面積小,導致壓強很大?!比缓筮@名學生可以立刻點出另外一個學生的名字,讓這個學生講述一個在生活當中常見的壓強現象。通過這樣的方式使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在問題的思考當中,對自身所學習到的知識進行檢驗。
2.3對學生的學習情況給予評價,明確學生知識鞏固方向
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對自身學習情況的把握非常重要,很多學生沒有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沒有自己的學習方向,常常非常努力的學習得到的效果卻沒有達到預期。這是因為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對于自身的需求和不足認識不夠明確,沒有進行針對性的學習,學習的效率和質量自然不會特別高。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需要認識到現階段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出現的不足,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對應的評價,使學生可以認識到自己在學習過程當中的優(yōu)勢和不足,明確自身之后的學習方向。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過程當中,不能夠光從學生的學習成績出發(fā),還需要從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的進步情況,對學生進行綜合性的評價,使學生可以全方位的了解自己,更加積極的對自身進行完善。
3結束語
巧用方法增強初中物理教學實效性,增強學生學習物理的熱情,從而提高課堂高效學習率和減少課堂精力遺忘率,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現終身學習、高效學習的好習慣。
參考文獻
[1]袁峰.聯系生活開放課堂——論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J].試題與研究,2021(25):87-88.
[2]王偉玄.基于問題導向的物質屬性表格閱讀方法初探——以常見物質的密度為例[J].高考,2021(22):135-136.
[3]石國良.配“情境”之湯品“思維”之髓——以“滑動摩擦力”教學為例[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21,50(19):37-40.
[4]郁彩屏.用“問題導學”打造物理高效課堂——以“物體的浮與沉”一課為例[J].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1(03):162-163.
[5]易淼坤.基于農村中學“漸進式”教學模式的初中物理教學研究[J].學周刊,2021(20):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