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法蓮
摘要:中學階段的體育學科,大多以對學生進行體能訓練,幫助學生平衡知識學習壓力與體能素養(yǎng)兩者的關系。然而,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不僅需要重視對于學生體能方面的訓練,更重要的是在體育課堂的教學中,關注對于學生良好心理素質(zhì)的培養(yǎng)。關于學生良好心理素質(zhì)的培養(yǎng),這不僅能夠有助于學生在體育科目中的進益,同時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輔助其他科目的學習。因此,本文將從堅守與挑戰(zhàn)、勇氣與能量、承受力閾值提升這三個方面來探討初中體育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心理素質(zhì)的路徑。
關鍵詞:初中體育;課堂教學;良好心理素質(zhì)
中圖分類號:A?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1)-40-047
前言
關于體育學科中學生良好心理素質(zhì)的培養(yǎng),其中包括了學生在遇到挑戰(zhàn)時堅持不懈的動力、愈挫愈勇的精神以及其對于外部環(huán)境的最大承受力。這些都是體育運動所蘊含的精神價值。而體育教學課堂培養(yǎng)學生良好心理素質(zhì)的價值,就是通過培養(yǎng)這些品質(zhì),進而提升學生的個人內(nèi)涵,從而幫助其成長。
一、找到動力點來源,堅守堅持與挑戰(zhàn)
要想讓學生在體育運動的過程中不斷地堅持下去,并對于未知充滿著挑戰(zhàn)精神,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找到堅持的動力來源。事實上,不論是在任何一個科目的學習中,學生都是需要有動力的。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找到自己進行體育運動的動力,并為之設定目標。學生進行體育運動的動力可以有許多,可以是為了鍛煉身體,增強身體素質(zhì);也可以是為了獲得某一項技能,例如掌握某一門體育運動;還可以是為了擁有勻稱的身材??傊瑢W生只有找到自己進行體育學科學習的目標,才能夠在這個過程中找到不斷堅持的動力。除此之外,從教師的角度來說,他們應該為學生在體育課程中制定的基本目標就是完成初中階段的體育課程。
當學生找到自身進行體育運動的動力來源后,教師需要引導其就這一動力進行堅持。在這個額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適當?shù)脤⒊橄蟮膭恿D(zhuǎn)換成為具體的目標,以此來激勵學生進行學習。例如,對于一些意志不夠堅定的學生來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獎勵機制,并將獎勵落實到實際的物體當中。隨著學生意志力的不斷增強,教師可以逐漸減少獎勵機制的出現(xiàn),最終幫助學生養(yǎng)成通過自主驅(qū)動而形成的堅持精神。
二、分析失敗的根源,注入勇氣與能量
在學生進行的體育運動的過程中,也會存在著失敗的情況。體育運動說到底是一個對腦力和體力的雙重消耗過程。若是造成失敗,對于學生來說會是比較嚴重的打擊。因此,教師應當對學生進行及時引導,并在其失敗時,為期分析失敗的根源所在。關于學生在體育課程中面臨失敗的根源,一般來說有以下幾點,其一就是學生自身的身體素質(zhì)不過關,使得他們不具備參與某項體育運動的能力;其二就是學生對于某一項運動掌握不夠,或是練習不夠,從而導致他們出現(xiàn)錯漏,進而造成失敗;其三,失敗的根源有時候也會跟學生心理層面的因素掛鉤,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時,要注意分析學生的心理變化。
體育運動帶來的失敗,有時候?qū)W生來說是長期的,無法消解的打擊。當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失敗根源的分析之后,可以告訴學生,只要解決了這一根源問題,在下一次的運動中,就不會再失敗了。此外,教師還需要為學生不斷注入正面的、積極的能量,以便使其重新獲得參與某件事情的勇氣。例如,當學生在一次長跑比賽中沒有獲得好名次時,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鼓勵,并告訴其未來還有許多的長跑比賽,只要學生找到自己的問題所在,就一定能夠取得最終的勝利。
三、體驗高壓的環(huán)境,提升承受力閾值
當體育變成競技時,其給人帶來的不僅僅是挑戰(zhàn)、刺激,競爭,更重要的是,他會給學生帶來壓力。采取不同的方式對待壓力,最終收獲的結果也會有所不同。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面對壓力的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將壓力適當?shù)剞D(zhuǎn)換成為動力,讓面對壓力成為一件正面的、值得享受的事情。換言之,教師可以在體育課程的教學中,適當?shù)貫閷W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壓力情境,教師可以就某一體育項目來設置一場小型的比賽,用競爭意識來為學生創(chuàng)造壓力。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不僅需要創(chuàng)造適當?shù)膲毫l件,同時還需要對學生進行細致觀察,為學生排解壓力找到適合的路徑。
當學生所承受的壓力情境越來越多,面臨的壓力值不斷增加,其關于壓力承受力的閾值也在不斷地拓展。事實上,承受壓力就是一個不斷升級和進階的過程。在適當范圍內(nèi)的壓力增長,對于學生來說就是成長的機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在情境創(chuàng)設中不斷為學生增加壓力,例如,在學生跳遠的過程中,教師在對其進行正確的動作指導后,可以將通過對跳遠距離的增加來為學生增設壓力,只要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適應了壓力的變化,并找準自身的發(fā)力點,就能夠在壓力之下,激發(fā)自身的潛能,實現(xiàn)自身的成長。事實上,這樣的情境不僅僅存在于體育運動,同時也出現(xiàn)在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結束語
初中體育教學中所培養(yǎng)的心理素質(zhì),歸根結底,并不僅僅是為初中體育課程所服務的。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所收獲到的堅持、能量、不畏懼壓力的強大心理,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完善自我,也能夠為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不斷實現(xiàn)自我突破。
參考文獻
[1]丁華雷.?初中體育教學中如何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1,11(4):119-120,123.
[2]王子欣.?初中體育教學中加強學生心理素質(zhì)鍛煉的途徑分析[J].?魅力中國,2021(3):451-452.
[3]馬增亮.?初中體育加強學生心理素質(zhì)鍛煉的措施[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1,6(6):189-190.?DOI:10.3969/j.issn.1006-8902.2021.06.092.
[4]韋立生.?初中體育教學中加強學生心理素質(zhì)鍛煉的途徑[J].?空中美語,2020(3):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