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妍
摘要:小學階段的教學質量尤為重要,是整個教育的根基,隨著經濟和科技的發(fā)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在發(fā)生改變,學校的教育方向是以社會需求為導向,而當前大部分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還停留在傳統(tǒng)模式,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就小學一年級數學而言,學生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階段的第一年,很多學生還沒有適應小學生活,且數學的邏輯性比較強,對學生來說有較大的學習難度?;诖?,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接著就這些問題提出優(yōu)化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困境;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A?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1)-40-008
小學階段是學生人生中最重要的啟蒙階段,是學生綜合素質發(fā)展的根基,對此小學教育扮演著比較重要的角色,然而當前很多教師都沒有意識到對學生教育的重要性,同時一部分教師也沒有認識到社會需求的轉變,所以依然使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來教學。小學一年級是過渡階段,數學教師的教學方式直接影響了學生接下來對數學的學習態(tài)度,同時也是養(yǎng)成良好數學學習習慣重要的一年,因此對一年級數學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一、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教學經驗不足
由于小學一年級數學內容相對來說比較簡單,所以很多學校安排的是才上任的新教師來教學,通常來說,經驗豐富的教師被安排到小學高年級教學數學,因此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師普遍存在教學經驗不足的情況。由于小學數學教師的經驗不足,教學能力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常常表現(xiàn)在沒有掌握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要求,同時教學方面也顯得比較的生疏,所以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很難得到有效的教學。除了教師對教學內容不太熟悉之外,教師的教學方法方面也比較的薄弱,因為教師對一年級學生的性格特點并不了解,使用的教學方法也就難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
(二)課堂趣味性不高
隨著新課標的深入發(fā)展,情境教學廣泛應用于小學低年級數學的教學中,小學低年級數學的教學水平也得到了全面的提升。不過一部分教師受到了應試教育深遠持久的影響,在教學的過程中片面追求教學進度,采取的是單一的理論灌輸式教學方法,這種方法對于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比較枯燥,而小學一年級的學生理解能力和自制能力不高,習慣了幼兒園的游戲性質教學模式。若一年級數學課堂缺乏趣味性,那么很難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影響了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三)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
盡管新課標強調了學生在教育中的主體地位,然而很多教師依然占據了課堂中的主導地位,在教師是主角的數學課堂上,學生學習數學的狀態(tài)是被動的,新課標要求也就流于形式。當學生學習的狀態(tài)是被動的時候,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比較弱,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那么學生就難以深入的對數學知識進行探索思考,學生的思維能力也就受到限制。尤其是小學一年級的學生,教師不僅需要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而且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其中勤于思考便是一個好習慣。學生在被動狀態(tài)的學習下,已經習慣了接受教師的灌輸,課堂上很容易出現(xiàn)思想開小差的問題,思考的時間也比較少,在這種模式的學習下,培養(yǎng)的學生僅僅是理論型的,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受到了限制。
二、提高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課堂效率的策略
(一)積極轉變現(xiàn)代化教學觀念
盡管大部分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師的經驗不足,但說明了這部分教師還沒有形成固有的傳統(tǒng)教學思維,應該積極的更新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師的教學觀念,這是一個高教學能力教師的理論基礎。在當前這個時代,素質教育成為了教育的主流,也就是要求學生關注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因此小學一年級教師應該積極的學習先進教學理念,積極轉變傳統(tǒng)落后的教學觀念,將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作為主要教育目標。
(二)豐富數學教學方法
雖然小學一年級的數學內容比較簡單,但對教師的教學能力的要求并不低,這個階段教師不僅需要讓學生掌握牢固的理論知識,還應該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良好習慣,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愛好。對此教師應該豐富教學方法,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來教學,以此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小學低年級的數學教師應該掌握情境教學方法,因為情境教學方法是綜合教學方法的結合體,可以有效的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課堂上容易進入沉浸式的學習狀態(tài),進而學生在課堂上有更多的收獲,不僅掌握了理論知識,其他方面的能力也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的主體地位影響了學生學習數學的整體效果,只有保證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才能夠最大程度的激發(fā)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發(fā)的對數學知識進行探索思考。對此,教師在數學課堂上應該采取措施保證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比如通過開展小組合作探討交流的活動,給學生布置一個具有探索性意義的問題,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討交流的形式來教學,學生參與到交流的過程中,可以有更多的收獲?;蛘呤窃O置競爭性活動,利用學生在活動中形成的成就感,為學生學習數學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這也是提高學生參與度,保證學生主體地位的有效措施。
三、結束語
對于數學這門較大抽象性的學科來說,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習慣尤為重要,所以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師肩負了重任,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理論知識,還應該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讓學生養(yǎng)成思考的習慣,對數學教師教學能力有較高的要求。對此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師應該教學觀念,將現(xiàn)代化教學觀念作為武裝,豐富教學方式,增強課堂趣味性,以此保證教學質量。另外還要重視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所以教師應該多設置一些學生參與活動,比如小組合作交流活動,競賽式活動等,讓學生積極主動的探討知識和應用知識,以此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羅慧.情境故事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師博覽,2021(27):73-74.
[2]周永娟.論如何運用趣味教學提升小學低年級學生數學興趣[J].小學生(中刊),2021(09):103.
[3]馬文軍.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傾聽習慣的培養(yǎng)[J].小學生(中旬刊),2021(09):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