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大偉
摘要:體育運動是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一種有效方法。教師要通過體育實踐活動,傳授相關知識與技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健全的人格品質,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真正使學生的身心都得到健康發(fā)展。文章重點探討初中體育教學中增強學生心理素質的具體策略,供廣大體育教師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初中體育;心理素質;增強策略
開展體育活動是非常必要的,因為學生在久坐學習之后需要一定的運動量來達到鍛煉身體、放松頭腦、調(diào)解身心的目的。體育運動是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一種有效方法。教師要通過體育實踐活動,傳授相關知識與技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健全的人格品質,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真正使學生的身心都得到健康發(fā)展。體育鍛煉能夠使學生保持健康的身體和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增強他們的心理素質,從而幫助他們積極學習。
一、中體育教學中加強學生心理素質鍛煉的必要性
從當前初中體育教育教學面臨的新要求上來看,無論是對于新課改的深化,還是對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初中體育教師往往都需要積極關注學生心理層面的因素,確保學生能夠在心理積極健康的基礎上,更為主動參與體育訓練活動,進而體現(xiàn)出更強的體育教育價值。
從初中生方面來看,以往很多初中生之所以沒有積極主動參與體育訓練活動,不僅僅和自身身體素質有關,往往還受到了心理素質的影響,比如很多初中生過于害羞,進而也就無法在體育課堂中展示自己,甚至還存在害怕失敗或者是受挫折后無法積極適應的現(xiàn)象,都會干擾初中生參與體育課堂教學的成效。這也就需要初中體育教師積極開展必要的心理素質鍛煉活動,以此更好引導初中生參與體育訓練,解決該方面隱患,在確保體育教學活動有序落實的同時,也能夠促使初中生順利成長。
二、初中體育加強學生心理素質鍛煉的措施
(一)培養(yǎng)學生規(guī)則意識
初中體育教學中為了較好加強初中生心理素質鍛煉效果,教師首先應該注重培養(yǎng)初中生的規(guī)則意識,促使其能夠意識到任何活動的開展都有規(guī)則,應該在活動參與過程中尊重規(guī)則,以此更好規(guī)避初中生在體育訓練過程中存在的搗亂或者是違規(guī)現(xiàn)象。基于此,教師除了要在各項活動開展前,針對學生進行相關規(guī)則的宣傳指導外,還需要在整個活動開展過程中,針對學生的參與狀況進行實時跟蹤,對于出現(xiàn)違反規(guī)則的學生進行及時懲罰,促使其能夠形成較強的規(guī)則意識,在未來生活和工作中也能夠發(fā)揮重要價值。 比如在籃球相關運動訓練中,教師就需要強化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確保其可以規(guī)范有序地參與籃球運動,解決自身在該方面出現(xiàn)的不當行為。在訓練過程中,教師需要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方面存在的違規(guī)行為,進而給予必要的處罰,以此不斷規(guī)范學生行為,讓所有學生均具備較強的規(guī)則意識。
(二)培養(yǎng)學生集體意識
在初中生心理素質鍛煉中,初中體育教學中還需要教師積極關注學生集體意識的培養(yǎng),這同樣也是當前很多初中生較為欠缺的一項心理品質。在體育訓練活動開展中,教師應該充分借助于一些團體性訓練項目,讓初中生意識到集體的重要性,只有具備較高的集體意識,所有成員心往一處使,進而才能夠形成更大合力,有效規(guī)避以往學生存在的個人主義問題。比如在初中集體跳繩訓練活動開展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在參與集體跳繩過程中,逐步感悟集體意識,促使學生認識到只有所有參與跳繩的學生心往一處使,進而才能夠體現(xiàn)出更強的任務完成效果,要求學生能夠在有效降低自身失誤的基礎上,積極協(xié)調(diào)其他學生,提升協(xié)作效果,感受集體的力量。在一次跳繩失敗后,要求學生能夠進行反思,進而在意識到集體重要性的基礎上,也能夠踐行到后續(xù)活動中。
(三)培養(yǎng)學生抗挫折能力
當前初中生面臨挫折時往往存在較為嚴重的氣餒表現(xiàn),很難從失敗中走出來,甚至會出現(xiàn)放棄現(xiàn)象,如此也就無法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也就積極關注學生抗挫折能力的培養(yǎng),促使學生能夠在面臨挫折時,敢于直面且科學分析挫折原因,進而也就能夠具備再一次挑戰(zhàn)的信心和勇氣。比如初中生在參與跳高訓練項目時,可能因為自身技能掌握不夠熟練,無法在第一次起跳時取得理想成績,自身就容易感受到羞怯,不敢再次嘗試,害怕同學嘲笑。教師應該及時予以鼓勵和疏導,促使其認識到這次挫折只是因為自己不熟練跳高動作技巧導致的,應該在認真觀察和模擬規(guī)范化跳高動作的基礎上,再次進行嘗試,直到取得成功為止。在學生完成相應挑戰(zhàn),邁過挫折后,教師應該引導其感受此時成功的喜悅,進而促使其意識到挫折并不可怕,進而構建起理想的抗挫折能力。
(四)培養(yǎng)學生毅力
在初中體育教育教學中,教師為了較好培養(yǎng)初中生心理素質,往往還需要關注于初中生毅力的鍛煉,這也是當前很多初中生存在的明顯缺陷。因為初中生長期處于被溺愛的環(huán)境下,自身沒有吃過太多苦,進而也就很難養(yǎng)成理想的毅力品質,不懂得如何堅持,很容易出現(xiàn)放棄心態(tài)?;诖?,初中體育教學中就需要通過恰當適宜的訓練項目,引導學生逐步具備較高毅力品質,能夠堅持完成一些對于自身存在一定挑戰(zhàn)的訓練任務。比如在初中長跑訓練中,教師就可以針對學生進行必要鼓勵,要求學生能夠盡自己最大努力,在自身身體條件允許的背景下,更好鍛煉身體和意志力,絕不輕易放棄。教師在結合初中生體能狀況設置好長跑目標后,可以積極鼓勵初中生完成相應目標,在過程中能夠做到堅持不懈,不斷磨礪自身意志。
三、結束語
初中體育教學在現(xiàn)階段往往面臨著較高要求,教師除了要有序完成初中體育教學大綱中的學生身體素質鍛煉任務,往往還需要積極關注初中生心理素質的鍛煉,引導初中生逐步具備較高的規(guī)則意識、集體意識、抗挫折能力以及毅力,進而形成理想的身心成長條件。通過多樣的體育活動方式,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能力,是近年來研究較為廣泛的一個課題。初中生的身體正在發(fā)育,思維能力也在不斷提升,教師要根據(jù)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課程,采用適合學生的課堂活動方式,增強他們的心理素質。
參考文獻:
[1]丁華雷. 初中體育教學中如何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研究[J]. 當代體育科技,2021,11(4):119-120,123.
[2]蒲劍波. 初中體育教學中鍛煉學生心理素質的策略[J]. 科學咨詢,2021(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