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衛(wèi)霞
摘要:數學作為學生開始接觸素質教育最先學習的科目,不僅表明了數學是學好所有學科的基礎,還證明了數學對小學生的成長具有積極作用。本文分析了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并探討了基于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 ?核心素養(yǎng)? ?內涵? ?策略
在新課程改革教育理念下,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已成為學校和教師的工作重點。小學生邏輯思維較差,而數學又是一門邏輯性非常強的課程,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重學生邏輯思維的培養(yǎng)。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已不再適應新課程改革的教學要求,教師應該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以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一、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教師應從數感、符號意識、空間觀念、幾何直觀、數據分析、運算能力、模型思想等多個方面入手,使學生能夠通過學習形成良好的品質和能力。核心素養(yǎng)的價值在于能夠讓學生通過已經掌握的數學知識和技能,不斷強化自身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還能夠將數學思想合理應用到現實生活中,有效解決現實問題。因此,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構建,無論是對學生的學習,還是對學生未來的生活來說,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教師應該以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為核心展開科學合理的教學,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二、基于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
1.構建合理的生活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知識來源于生活,也應用于生活,所以數學在現實生活中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學生要將數學學得透徹,這對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生活有著很大的幫助。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還要關注學生能否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應用于生活中,并且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教師可以構建合理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學習知識。這樣一來,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還能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產生學習興趣,從而更加主動地投入學習。
2.提升課堂趣味性,發(fā)散學生的思維
在新課程改革理念下,教師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將主動權歸還給學生。傳統(tǒng)的被動學習知識不僅會讓學生感受到巨大的學習壓力,還會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效率就會有所下降,甚至產生厭學的情緒。因此,教師應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化身為輔助者,從旁進行引導和講解,有利于學生自主能力的提升,促進師生關系良好發(fā)展。當教師和學生成為朋友,雙方互動性就會不斷增強,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就能調動學生的參與性和積極性。
把主動權交給學生并不意味著教師放任不管,而是教師以另外一種方式促進學生提高學習效率。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活躍的氛圍中學習,從而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促使學生的思維不斷向外延伸,在發(fā)揮想象力的同時,讓學生把課本上的知識與實際生活相關聯。這個過程既鍛煉了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又增強了學生的交際能力,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延伸知識點,開闊學生的視野。
如在教學“圖形運動”時,教師可以制作一些視頻或者動畫,向學生展示不同的圖形在運動過程中的不同特性,以此擴大學生的知識范圍,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最后,教師總結和分析所學的知識內容,強化學生對知識的印象,實現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數學教學改革目標。
綜上所述,基于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數學教學改革,需要教師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構建合理的教學情境,并以學生為主體,開展引導式教學,讓學生在自由寬松的環(huán)境下,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張貴永.淺析以提高學生核心素養(yǎng)為目標的小學數學教學[J].學周刊,2020(16).
[2]王芳.基于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的相關分析[J].教書育人,2019(7).
[3]孫加波,胡文艷.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小學數學算理教學探討[J].教書育人,2018(22).
[4]孫亞杰.基于核心素養(yǎng)下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8(12).
(作者單位:江西省宜豐縣棠浦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