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 偉,王 偉,李 亮
(中南建筑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 武漢 430000)
劇場內的舞臺和觀眾廳均比較高,一般都大于12m,屬于高大空間。舞臺上布滿幕布、道具等易燃材料,舞臺燈光功率較大,會產生較多的熱量,為達到表演效果,舞臺會出現(xiàn)煙霧,甚至火焰等情況,這都會對普通的探測手段造成影響,產生誤報。劇院演出時觀眾眾多,疏散距離長,一旦發(fā)生火災,很容易造成人員踩踏事故,后果不堪設想,因此做好劇院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是預防火災的必要手段[1]。
本文以某甲等劇場為例,對舞臺、觀眾廳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進行探討與簡述。
觀眾廳頂板標高26.7 m,下部分為觀眾區(qū),包含樓座,上部分為吊頂及馬道,吊頂為密實吊頂,如圖1所示。
圖1 觀眾廳剖面示意圖
吊頂距池座的高度為16~18 m,根據(jù)《火災自動報警設計規(guī)范》GB50116-2013第12.4.1條,高度大于12 m的空間場所宜同時選擇兩種及以上火災參數(shù)的火災探測器[2]。而池座區(qū)域大部分是座椅,由木料、織物構成,屬于火災初期產生大量煙的場所,可以選擇感煙型探測器,例如線型光束感煙探測器、管路吸氣式感煙火災探測器、圖像型感煙火災探測器等。
線型光束感煙探測器通常是由分開安裝的、經調準的發(fā)射器器和接收器配對組成的,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煙減少紅外發(fā)光器發(fā)射到紅外收光器的光束光量米判定火災,這種火災探測方法通常被稱做煙減光法[3]。常規(guī)的線性光束感煙探測器抗干擾能力較弱,在環(huán)境光比較復雜的的場所容易誤報甚至失去火災探測能力,光截面感煙探測器也是線型光束感煙探測器,是一種智能型火災探測器,可對被保護空間實施任意曲面覆蓋,具有分辨發(fā)射光源與干擾光源的能力,非常適合劇院的觀眾區(qū)的探測[4]。
觀眾區(qū)是邊長約為30 m的正方形,選用探測距離為60m的探測器,根據(jù)產品手冊,它的探測角度為H/V為40°/30°,對應的距離因子K1/K2為0.9/0.6。
根據(jù)相應的距離因子(K1、K2),計算探測器的視場范圍:
水平視場范圍:Dh=L×K1=32×0.9=28.8 m。
垂直視場范圍:Dv=L×K2=32×0.6=19.2 m。
根據(jù)發(fā)射器的間距d不大于10 m的原則,計算發(fā)射器數(shù)量:
n=(D/d)+1=(28.8/10)+1=3.88, 取整n=4個。
因為觀眾區(qū)吊頂下高度約為16 m,考慮到火災時存在煙霧分層的問題,為提高報警的靈敏度,發(fā)射器分兩層安裝,布置如圖2所示。
圖2 光截面火災探測器平面示意圖
圖像型感煙火災探測器,又稱雙波段圖像型火災探測器, 在探測方式上屬于感火焰型火災探測器,具有同時獲取現(xiàn)場的火災信息和圖像信息的功能特點,采用視頻圖像探測對被保護區(qū)域進行火災探測,具有火災探測及視頻監(jiān)控雙重功能,以為配合消防水炮,為其精準定位著火點,提高水炮動作的精準度[5]。系統(tǒng)由圖像采集單元、嵌入式智能火災分析平臺等組成,實現(xiàn)了雙通道視頻采集、火災分析、火災報警、故障報警、視頻編碼傳輸?shù)裙δ?。通過以太網與監(jiān)控中心通信,實現(xiàn)了智能分析、分布式探測、網絡化傳輸和集中式管理[6]。
觀眾區(qū)是邊長約為30 m的正方形,選用探測距離為60m的探測器,根據(jù)產品手冊,它的探測角度為H/V為42°/32°。
布置如圖3所示。
管路吸氣式感煙火災探測器是一種基于光學空氣監(jiān)控技術和微處理器控制技術的煙霧探測裝置,可以實現(xiàn)火災初期(在陰燃,煙氣不可見階段)的探測和報警,報警時間比傳統(tǒng)的火災探測技術提前很多,又稱之為極早期火災探測技術,可以在火災初期發(fā)現(xiàn)從而消除火災隱患。在觀眾廳這種人員密集場所,若能早期發(fā)現(xiàn)火災隱患,對于火災的控制、人員的疏散都能爭取到寶貴的時間,因此管路吸氣式感煙火災探測器是非常適合觀眾廳的需求[7]。
觀眾廳吊頂下高度為16 m,空間很高,大量的空氣對流會形成不同的空氣分層,從而阻礙了空氣流動,造成煙霧滯留,不能達到天花板下的采樣點,因此需要將采樣管沿著墻壁垂直安裝,在不同的高度開采樣管,有效穿越空氣分層,并應在回風口處開設采樣孔。
圖3 雙波段火災探測器平面示意圖
布置采樣管首先要繪制采樣柵格圖,繪制柵格圖是為了確定采樣點的位置,從而確定采樣管的位置,確定探測器的最佳位置,以達到使用最少的采樣管來覆蓋最大的面積,同事保證最佳的采樣空氣輸送時間。柵格尺寸通??梢赃x擇:4 m×4 m、6 m×6 m或者4 m×8 m,并且靠近墻的采樣點與墻之間的距離應為其他采樣點間距的一半,示意圖如圖4所示。
為保證觀眾廳的裝飾效果,觀眾廳吊頂下采樣采用毛細管采樣比較合適,毛細管采樣時一種采樣點與采樣管道分離、同時又不增加網絡復雜性的采樣方法,通常是將內徑為5~6 mm的可彎曲管道從主干采樣管上分支出來,并穿過吊頂進入被保護區(qū)域。
在實際工程中,多選擇光截面與雙波段探測手段的組合,當光截面報警后,由雙波段火災探測器定位著火點,聯(lián)動消防水炮進行滅火,也可采用管路吸氣式感煙火災探測器作為極早期的監(jiān)測預警。
觀眾廳吊頂內空間很高,設置有各種空調風管、供電電纜、檢修馬道,平時少有人留守,陰燃的煙霧不容易被發(fā)現(xiàn),且火災撲救難度大。在吊頂內采用管路吸氣式感煙火災探測器能極早期對火災進行監(jiān)控預警,是非常適合的。
在吊頂內采用標準管道采樣,在梁間采用梁下手杖式采樣點,示意圖如圖5所示。
本工程為甲等劇院,主舞臺約600 m2,舞臺柵頂葡萄架高約25.6 m,屋頂高30 m,在13 m、18 m、23 m處各有一條馬道。
舞臺上空空間高,氣流復雜、煙氣分層,普通探測手段難以發(fā)揮作用,舞臺上設備多,且有多重幕布,有大量大功率發(fā)熱的燈具,屬于火災易發(fā)生、難探測、難撲救的場所[8]。
圖4 觀眾廳吊頂下采樣平面示意圖
圖5 吊頂內采樣管布置圖
演藝廳主、后舞臺的葡萄架屬嚴重危險級Ⅱ級,設雨淋滅火系統(tǒng),噴水強度不小于16 L/(min·m2),作用面積260 m2。雨淋系統(tǒng)設計水量按最不利的主舞臺設計,共設4套雨淋閥,按二個區(qū)的雨淋閥同時啟用考慮,總作用面積為360 m2,系統(tǒng)設計流量為125 L/s,火災延續(xù)時間取1 h ,貯水量為450 m3。噴頭選用K=115的開式噴頭,最不利點噴頭的壓力為0.20 MPa。
系統(tǒng)采用電動啟動雨淋系統(tǒng),采用兩個獨立設置的火災探測器動作后,打開雨淋報警閥組,雨淋報警閥組的壓力開關啟動雨淋泵供水滅火并報警。一個探測器的探測區(qū)域應大于一個雨淋報警閥保護區(qū)域,探測器動作時,相鄰兩個保護區(qū)的雨淋報警閥組必須同時動作,確保保護面積不小于260 m2。且雨淋泵也可在消防控制中心遙控啟動和在水泵房內手動啟動。雨淋系統(tǒng)是保護舞臺葡萄架,在進水處設雨淋報警閥及手動快開閥,演出時間為防止誤噴設為手動控制狀態(tài),其余為自動控制狀態(tài),且“自動與手動”裝置應該有明顯標志和保護措施。
同樣在舞臺區(qū)可以采用線型光束感煙探測器(光截面)、管路吸氣式感煙火災探測器、圖像型感煙火災探測器(雙波段)等,示意圖如圖6所示。
圖6 舞臺區(qū)剖面示意圖
柵頂下有大量吊桿及幕布,不適宜采用光截面和雙波段探測器,而普通點式感煙探測器由于高度限制也不適合,而選用管路吸氣式感煙火災探測器對柵頂下幕布區(qū)進行保護是非常合適的[9]。由于空間較高,考慮空氣分層的影響,還是需要將采樣管沿著墻壁垂直安裝,在不同的高度開采樣管,有效穿越空氣分層,并應在回風口處開設采樣孔[10]。
柵頂采樣管布置應配合雨淋系統(tǒng),根據(jù)雨淋系統(tǒng)的保護區(qū)域劃分來布置采樣管道,使空氣采樣報警系統(tǒng)較精準定位火災。如果在定位上出現(xiàn)偏差,雨淋系統(tǒng)沒有開啟火災正上方的噴頭,會造成大量消防水的浪費,既不能有效滅火,又延誤滅火的有效時間[11]。
對于幕布區(qū)下方的舞臺空間,因為幕布影響小,可以選擇雙波段和光截面探測器進行火災探測保護,當幕布落下來,使探測器產生盲區(qū),這時管路吸氣式感煙火災探測器可以對彌補這些盲區(qū)。多種探測手段可以很好的配合雨淋系統(tǒng)動作定位火災,以免誤報漏報。
示意圖如圖7、圖8、圖9所示。
圖7 柵頂區(qū)采樣管布置
圖8 雙波段火災探測器平面示意圖
目前的線型光束感煙探測器、管路吸氣式感煙火災探測器、圖像型感煙火災探測器等基本能滿足大中型劇院的火災報警需求,但隨著舞臺技術的發(fā)展,可能以上這些探測技術又會受到新的挑戰(zhàn),相關從業(yè)人員也要緊跟時代,了解最新的、前沿的火災探測技術,才能更好地做好設計,以不至于被時代所拋棄。
圖9 光截面火災探測器平面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