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七七
秋冬時節(jié),氣溫像過山車一樣急劇下降,寒風呼嘯。這時候,如果能像日本長野縣地獄谷野猿公苑的猴子一樣,頭頂積雪泡在熱氣騰騰的溫泉中,可是一種極致的享受。況且泡溫泉好處多多,不僅能夠舒緩精神壓力,減輕身體疲勞,還具有溫經(jīng)通絡、祛寒舒筋、暢通氣血的作用,尤其對生活工作在都市中的人們來說,秋冬時節(jié)泡泡溫泉無疑是一種既休閑又養(yǎng)生的不錯選擇。
不過說到泡溫泉,可說的事兒還真不少!
溫泉該怎么泡?哪些人不適于泡?溫泉的真假如何辨別……總而言之,溫泉的打開方式,只有對了,才行。
在3000年前,我們的先人們就知道溫泉可以防病療疾?!端?jīng)注》中記載:“大融山后出溫湯,療治百病。”漢代張衡在所著的《溫泉賦》中就說:“有疾病兮,溫泉泊焉。”溫泉浴既能直接作用于病變部位,使之見效快,無痛苦,又能起到無病防病的保健作用,是其他藥物所不能代替的。也正因為此,所以古代帝王很多都是泡湯的愛好者。
帝王泡溫泉的最早記錄可能要說黃帝。在安徽黃山,有一處溫泉,古稱“靈泉”“湯泉”“朱砂泉”,由紫云峰下噴涌而出,與桃花峰隔溪相望,傳說軒轅黃帝就是在此沐浴七七四十九日羽化升天的。也有傳說:軒轅黃帝在黃山的溫泉洗過澡,頭發(fā)由白變黑,返老還童,黃帝極為高興,便把此溫泉稱為“靈泉”。
如果說黃帝泡溫泉還只是傳說,那在華清池泡過溫泉的帝王們可都是有據(jù)可查的。位于臨潼縣南驪山西北麓的華清池,與帝王的淵源可謂由來已久。
在2700年前的西周時,這里的溫泉已被發(fā)現(xiàn),名為“星辰湯”。周幽王曾在這建有離宮;秦始皇當上皇帝后,也在這里修建了離宮,為治療瘡傷引泉入室,起名“驪山湯”。漢武帝時,再度擴建了離宮,武帝及后代漢代帝王皆喜歡將西域進貢的香料煮成香水,倒入溫泉池中,以沐香湯,可謂是更會享受。
等到唐代,在當時的“詩壇達人”白居易的宣傳下,一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弊尩弁鯋叟轀南⒚勌煜?,傳承千古。華清池則名聲大噪。
其實,不只是中國的帝王愛泡湯,在歐洲亦是如此,如俄國的彼得大帝、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等皇室貴胄,都曾為那升騰的融融暖意而著迷,現(xiàn)在各地還遺留有不少相關的歷史遺跡。德國的巴登溫泉是世界上最好的溫泉之一,羅馬帝國的卡拉卡拉皇帝還曾在這里治療關節(jié)炎。
為什么從古至今,上至帝王貴胄下至普通百姓都愛泡溫泉呢?這當然是與泡溫泉好處多有關系。如:美容養(yǎng)顏、滋潤皮膚、祛濕驅寒、舒經(jīng)活絡、提高免疫力等等。雖不敢說效果是否顯著,但確實是一種舒適宜人、放松心情的好選擇。
有醫(yī)學專家說,泡溫泉是一種自然療法。泡溫泉后,水中的部分化學物質(zhì)會被人皮膚吸附,改變皮膚酸堿度,因而有吸收、濡養(yǎng)及清除的作用。溫泉水中的化學物質(zhì)也會輕度刺激人的神經(jīng)、內(nèi)分泌及免疫系統(tǒng)。
當然,這得是“真溫泉”,而不是“鍋爐壞了溫泉就不能泡了的溫泉”。那什么樣的是“真溫泉”呢?
對于溫泉,地質(zhì)學上有嚴格的定義:從地下孔洞或裂隙中自然涌出,泉口溫度高于當?shù)啬昶骄鶜鉁?℃,并含有對人體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的礦物水,才能稱之為溫泉水。這樣看來,可能我們很多時候泡的都是“山寨溫泉”?!吧秸瘻厝币簿褪峭ㄟ^人工加熱水,同時加入一些礦物原料,甚至是中藥、花瓣、牛奶等與溫泉毫不沾邊的“添加劑”。這種只能算是泡澡,而不是泡溫泉。
那么,真的溫泉水是什么樣的呢}據(jù)北京市地熱協(xié)會秘書長姜再新介紹說:真溫泉剛從井里被抽出來時會有較重的硫化氫味,顏色看起來黃中帶點紅,甚至有些發(fā)黑,泉水還有滑膩的感覺。當然,如今人們所泡的溫泉水是經(jīng)過處理后的,已經(jīng)趨向無色無味了。
那到底如何區(qū)分所泡溫泉水的真假呢?有以下4種簡單易行的方法,大家不妨一試:①真溫泉水雖然處理過了,但聞著有輕微的硫黃味;②真溫泉水潤濕身體后有滑膩的感覺;③真溫泉水會使泡在里面的人感覺到有微微向上的浮力;④真溫泉水泡過后,手上的皮膚不會發(fā)皴。
泡溫泉,不要以為池子里一蹲就完事了,泡溫泉的“打開方式”很重要。如果“泡錯了”,那就與愜意養(yǎng)生背道而馳了。所以你在去泡溫泉之前一定要先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看看自己是否適合泡溫泉,以免養(yǎng)生不成反泡出一身病。
如:有些人泡溫泉后會出現(xiàn)皮膚干燥、瘙癢、頭暈等癥狀,也就是常說的“溫泉病”?!皽厝 笔侵敢蚺轀厝鸬囊幌盗胁涣挤磻慕y(tǒng)稱,包括皮膚瘙癢、皮炎、頭暈、心悸,甚至暈厥等。通常來講,溫泉水溫普遍較高,但事實上超過32℃的水溫就可能對人體皮膚產(chǎn)生損害,因此浸泡時間不宜過長或過頻。原因在于當皮膚汗腺和皮脂腺收縮時,皮膚保護膜功能降低,若長時間浸泡會破壞皮膚的角質(zhì)層,容易造成皮膚瘙癢、干燥,甚至掉皮。此外,一些溫泉中所含的堿性等刺激性物質(zhì)較多,這些都可能會刺激和破壞皮膚的自我保護功能,更容易導致冬季皮膚疾病的發(fā)生。
要想享受溫泉的舒適,同時避免“溫泉病”,就要充分考慮自己的膚質(zhì)、泡溫泉的水溫、時間、次數(shù)等綜合因素。根據(jù)水中所含成分的不同,溫泉可以被分為很多種,如碳酸泉、硫磺泉等。
泡不同的溫泉有不同的注意事項,我們應根據(jù)個人體質(zhì)來選擇。例如,碳酸溫泉水溫比較低,能夠促進血液循環(huán),改善心臟及血管的功能,對心臟的負擔較小,但不適合腎臟疾病及腸胃功能不好者。硫磺溫泉對皮膚病有一定的治療作用,但對于皮膚過敏者則會致病。
選對溫泉很重要,會泡溫泉同樣很重要。
泡溫泉前需要先沐浴,洗去皮膚上的汗?jié)n,從而使皮膚更容易吸收泉水中的礦物質(zhì),還可對身體進行“預熱”。然后再根據(jù)自己的身體情況,有選擇地入池浸泡。
循序漸進入池也很重要,因為溫泉的水溫比人的體溫高,在剛開始泡溫泉的時候不要一下子進入溫泉,否則會引起血壓的快速上升,造成心臟的負擔。入池前用腳開始緩緩進入水中。等慢慢適應了水溫以后,用手撩水讓身體適應水溫,然后全身進入溫泉。在熱氣裊裊的溫泉池里,要記得保護臉部嬌嫩的皮膚,可以一邊敷面膜一面泡溫泉,或是在臉上敷一塊冷毛巾。
泡溫泉時還應該遵循從低溫到高溫、每次不超過15~20分鐘的原則,并在10分鐘左右時出池休息一次。這樣既利于身體的排汗排毒,也可以趁機做做舒展體操、補充水分。如果溫度過高且時間過長,會加快皮膚老化,對皮膚有破壞作用。
再有切忌酒后、空腹或吃太飽了泡溫泉,在高水溫的刺激下容易引起外周血管擴張出現(xiàn)低血壓、低血糖、甚至暈厥。吃太飽則會引起消化不良,也易發(fā)生意外。
還有一點需要特別說一下,泡溫泉后沖洗身體時,最好別用沐浴液之類的東西清洗。因為人在溫泉中浸泡之后,皮膚中水分會隨著身體的排汗流失,水分相對減少,再用沐浴液或香皂等堿性物質(zhì)清洗,容易造成皮膚的油脂流失,使皮膚出現(xiàn)干燥和瘙癢,同時也讓皮膚剛吸收的礦物質(zhì)和營養(yǎng)物質(zhì)流失,有些得不償失。
也有人認為,為了能讓皮膚充分吸收營養(yǎng),干脆不沖洗,這需要因泉而已。沖不沖洗要根據(jù)所泡溫泉的性質(zhì)而定,如果浸泡硫磺或鹽分較高的溫泉,不沖干凈,待水分蒸發(fā)后,殘留在皮膚上硫磺或鹽的濃度可能很高,對皮膚的刺激較大。
倘若在這數(shù)九寒天里,一家人泡在暖意融融的溫泉里,甚是愜意。不過溫泉不是人人都可以泡的,到底哪些人不適宜泡溫泉呢?
1.患有嚴重動脈硬化、高血壓或心臟血管方面疾病者不宜泡溫泉(輕癥者也不要隨意泡溫泉),以防因血管擴張、血壓下降導致頭暈眼花而跌倒。
2.皮膚有傷口、潰爛或嚴重感染者不宜泡溫泉。因為溫泉中含有的硫磺及其他酸堿物質(zhì)會刺激皮膚,使傷口發(fā)炎,甚至惡化。
3.癌癥、白血病患者及各種急性疾病患者泡溫泉可能會發(fā)生意外。
4.婦女月經(jīng)期、有婦科炎癥、懷孕初期與末期不宜泡溫泉。
5.過于疲勞和飲酒過量者不宜泡溫泉。
6.患有眼疾的人,如過敏性結膜炎、干眼癥、慢性結膜炎、眼睛敏感且淚液分泌不足者,或是眼皮閉鎖不全的患者不宜泡溫泉。
除了這六類,感冒患者最好也不要泡溫泉,因為可能會加重感冒癥狀。
在很多人的知識點里會覺得感冒后泡溫泉有助于緩解癥狀,其實不然。若感冒癥狀較輕,僅有鼻寨、流涕等,沒有發(fā)熱等全身癥狀,此時泡溫泉的確能緩解癥狀。但當出現(xiàn)發(fā)熱、咳嗽、咽喉痛、流鼻涕、打噴嚏,并伴有全身乏力、食欲不振、肌肉酸痛,甚至腹瀉等癥時,因機體抵抗力下降,體溫上升可引起體內(nèi)水分丟失。因此重癥感冒患者如果泡溫泉,溫泉中的水蒸氣可進一步導致體內(nèi)水分流失,嚴重的可引起脫水,出現(xiàn)頭暈、缺氧、咳嗽等癥狀加重的現(xiàn)象,甚至出現(xiàn)低血糖和暈厥。泡溫泉出浴后如果不注意保暖,而且可能還會加重感冒的癥狀。
所以泡溫泉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