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藝術學院 藝術教育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1)
【關鍵字】單簧管;音準訓練;教學
單簧管演奏具有悠久的發(fā)展歷史,目前在交響樂和室內演奏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國的音樂教學逐漸趨于多元化。在單簧演奏教學實踐中,音準訓練已經(jīng)成為了學生日常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對學生音樂素養(yǎng)以及演奏技能的提升具有十分深遠的影響。但是對于單簧管演奏教學中的音準訓練而言,這是一個需要反復進行的長期活動,因此很多學生會覺得音準訓練十分枯燥乏味。針對這種情況,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善于調動學生們的訓練興趣,使學生們正確認識到音準訓練的實際價值,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參與訓練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效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以及對音樂的敏感程度,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在物質水平逐漸提高的同時,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來越大,這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音樂行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單簧管是樂曲演奏的中重要組成部分,對整個演奏效果的呈現(xiàn)具有十分深遠的影響。目前,單簧管音準修正的方法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分別是演奏前通過序列改變對音準進行修正和演奏過程中演奏者的自主修正。論及演奏前通過序列改變對音準進行修正的方法,其主要是通過對單簧管二節(jié)接口的拔插來改變樂器的長短,從而達到修正音準的根本目的,但是這種方法的音準調整范圍十分有限,因此并沒有得到廣泛運用;而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的自主修正則具有更加廣泛的應用范圍,它主要是指演奏者通過演奏指法以及姿勢等的改變,對演奏過程中的音準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整,從而達到更加良好的演奏效果。但是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自主修正音準的方式對演奏者的綜合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因此老師在單簧管演奏的教學實踐中,一定要不斷加強學生的音準訓練,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近年來,各大音樂院校都在相繼開展單簧管演奏教學活動,并對其音準訓練給予足夠的重視。在教學過程中開展單簧管演奏音準訓練,不僅可以使得學生對音高的概念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還能使得學生在演奏中能夠進一步接近純律或者五度相生律,從而為受眾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演奏效果。與此同時,扎實的音準訓練還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有效提升學生對音樂的敏感程度,切實優(yōu)化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和演奏技能。除此之外,單簧管演奏一般適用于交響樂以及室內音樂,這種音樂環(huán)境對演奏者的音準有著更高的要求,其演奏過程中的音準一旦出現(xiàn)問題,整個現(xiàn)場的演奏效果就會大打折扣,這對演奏所呈現(xiàn)的聽覺效果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針對這種情況,老師在加強學生基礎知識以及演奏技能教學的同時,也要進一步提高學生對單簧管音準的日常訓練,并使學生能夠通過對曲目風格、節(jié)拍、旋律以及情感等因素的綜合分析,對該曲目的音準有一個正確的把握,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單簧管演奏的整體效果。
單簧管演奏教學中固定音高的訓練主要是指在指法表展示范圍內進行的音高訓練,這種訓練模式可以切實提高學生的辨音能力,因而在單簧管演奏教學的學習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在當前單簧管音準訓練教學的實踐過程中,老師要通過科學合理的方法,引導和啟發(fā)學生反復性地練習指法表中的音高,讓學生能夠全面掌握每一個音高的吹奏技巧和吹奏力度,從而使得學生獲得對指法表中音高的慣性思維和肌肉記憶。與此同時,加強單簧管演奏教學中的固定音高訓練,還可以切實優(yōu)化學生對各個音節(jié)的正確把握,使得單簧管演奏的整個過程更加流暢穩(wěn)定,從而營造出更加優(yōu)質的舞臺演奏效果。
指法練習是單簧管演奏教學的基礎課程之一,可以有效提高學生演奏過程中各個音節(jié)的清晰度,為演奏過程的流暢和穩(wěn)定奠定堅實的基礎。在單簧管演奏教學的指法訓練過程中,大多數(shù)老師都會指導學生根據(jù)指法表中的示意圖進行日常演奏訓練,這種傳統(tǒng)的訓練方式無法切實提高學生的演奏能力,還會使得學生的演奏思維被進一步固化,對指法表以外的新指法缺乏深入的了解和探討。在音樂演奏不斷發(fā)展的現(xiàn)代社會,這種傳統(tǒng)的指法訓練模式已經(jīng)無法滿足大眾的切實需求,其演奏效果也不是十分理想。針對這種情況,很多老師在進行單簧管指法訓練的教學實踐中,會根據(jù)單簧管的演奏特征對指法表進行科學合理的擴充,使得學生能夠掌握單簧管演奏的多種指法,并對指法表以外的特殊音準有一個全方位的認識,從而切實提高指法訓練的全面性和實用性,為學生的單簧管演奏技能的提升提供強有力的保障。比如某老師在單簧管演奏的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a1 這個音節(jié)采用傳統(tǒng)的演奏指法會出現(xiàn)音準偏高的現(xiàn)象,并且其呈現(xiàn)出來的音色也很容易散開,因此老師就對該音色指法進行了改良,引導學生們用左手的中指和無名指分別按住第二個和第三個音孔,同時用右手的中指、無名指以及小拇指分別蓋住第五個和第六個音孔以及低音區(qū)的f 音鍵,有效提高學生氣息與演奏的統(tǒng)一性,使其音色降到合適的范圍內,進一步優(yōu)化演奏過程中音色,從而使學生的演奏呈現(xiàn)出更加優(yōu)質的聽覺效果。
對于單簧管演奏而言,它不僅要求學生具備良好的音樂素養(yǎng)和演奏技能,同時也對演奏者的肢體協(xié)調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因此老師在開展單簧管演奏教學音準訓練的同時,也要對學生的肢體協(xié)調訓練給予足夠的重視。學生在進行單簧管的演奏過程中,要在保證指法正確的前提下,使其肩部、手肘、手腕以及手指保持一個相對協(xié)調的狀態(tài)。因此老師要在單簧管演奏教學實踐中,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課堂環(huán)境,使學生獲得全身心的放松,從而達到肢體協(xié)調的目的。
在現(xiàn)階段單簧管演奏教學實踐中,指法表的認知訓練仍然是學生日常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音樂素養(yǎng)以及演奏技能的提升具有十分積極的影響。指法表是人們在單簧管演奏的過程中,通過不斷的實踐和摸索而得出的一種指法圖示表,該圖示表凝結了人們演奏經(jīng)驗和音樂智慧,因而在單簧管演奏教學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有利于加強學生的音準訓練。在指法表認知訓練的教學實踐中,老師要引導學生對指法表的內容有一個正確全面的了解,使學生能夠深入了解指法表與音準之間的關系。與此同時,學生在單簧管的演奏過程中,可能會運用到指法表上沒有的指法形式,這就需要學生對指法表以外的演奏形式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并在日常訓練中進行必要的指法練習,切實掌握同一音準的不同演奏指法,然后根據(jù)曲目的實際情況選出更加適宜的演奏指法。除此之外,指法表的認知訓練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的過程,對學生的耐心和韌性都有著較高的要求,因此老師在開展單簧管演奏的教學實踐中,一定要讓指法表的認知訓練貫穿于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并運用科學合理的方式切實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到指法表認知訓練的實際意義,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參與訓練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學生音準能力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視聽練耳是培養(yǎng)藝術素養(yǎng)、訓練音準的重要方式,它可以切實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使學生通過長期的聽覺訓練形成特殊的身體記憶,從而切實提高學生的音準水平。針對這種情況,老師在單簧管演奏的教學實踐中,一定要不斷加強學生的視聽練耳教學,使學生能夠主動理解不同演奏形式帶來的聽覺效果,進一步提高學生對音樂變化的敏銳度,為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顯著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目前,在單簧管演奏的教學實踐中,藝術素養(yǎng)的音準練習主要可以分為標準音練習、音程練習以及音階練習等多種方式。由于藝術素養(yǎng)下的音準訓練具有一定的抽象感,因而學生的訓練積極性并不是很高。針對這種情況,老師要不斷優(yōu)化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營造一種愉悅的課堂教學氣氛,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們的訓練效果。
單簧管演奏教學中的長音訓練在學生音準訓練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其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對長音的節(jié)奏感以及提升長音演奏力度。在單簧管演奏教學中加強長音訓練,不僅可以切實提高學生的肺活量,還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演奏水平,這有利于保證演奏效果的穩(wěn)定流暢。在單簧管演奏教學的長音訓練過程中,老師可以將某一個音節(jié)作為學生的重要訓練目標,并以此為載體組織學生進行長音形式的十拍吹奏,從而實現(xiàn)長音訓練的根本目的。在進行單簧管長音訓練的教學實踐中,學生在演奏一拍和二拍時,其演奏力度以及對音準的掌握往往不是特別理想,當學生吹到第五拍或者第六拍的時候,其演奏就會越來越穩(wěn)定順利,因此在單簧管演奏教學中開展長音訓練是十分有必要的。在此過程中,老師要讓學生們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并讓學生對長音的口型以及指法進行重點記憶,從而借助自然音節(jié)進行反復訓練,使學生能夠在這種長期的訓練環(huán)境下,對按鍵、音階口型以及音程氣息等形成良好的反應,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發(fā)音效果。
單簧管演奏教學中的音準訓練,可以切實提高單簧管的演奏效果,也對學生音樂素養(yǎng)以及演奏技巧的提升大有裨益。因此老師在開展單簧管演奏教學的實踐中,要不斷加強學生日常學習中的音準訓練,從而為學生音樂能力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