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 鈺
(1.晉中學院 山西 晉中 0306192;2.全州大學 韓國 全州 55069)
眾所周知,判斷一個人的音樂素養(yǎng),節(jié)奏感是一個重要的方面。打擊樂的節(jié)奏不僅靈活多變,而且富有層次感,這是其他樂器望塵莫及的。學習打擊樂很容易上手,并且能夠很快地進入狀態(tài)。在日常生活中,只要鼓聲響起,整個人就會情不自禁地跟著節(jié)奏舞動起來。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打擊樂能鼓舞精神,樹立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容易被大學生所接受和喜愛。目前,不少高校都增設了打擊樂課程或相關社團,這有助于正確地引導大學生學習打擊樂,樹立良好的精神風貌,豐富校園文化生活。
打擊樂主要通過敲擊、搖動、摩擦等方式發(fā)出聲音。我國的打擊樂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7000 年前,當時中國已經出現(xiàn)了陶鼓,而陶鼓就是最早的打擊樂之一。打擊樂類目繁雜,分類方式多樣化。根據打擊樂器發(fā)音體進行劃分,可分為革鳴樂器和體鳴樂器兩類。比如,各種鼓類樂器就屬于革鳴樂器,而鐘、木魚、鈴等則屬于體鳴樂器。根據打鼓樂器的音高進行劃分,可分為有固定音高樂器和無固定音高樂器兩類。比如,定音鼓、木琴都有一定的音高,而小鼓、大鼓、響板一般沒有固定的音高。根據地域進行劃分,可分為中國樂器和西洋樂器兩類。比如,在說書時經常使用的快板和響板等都是中國樂器,大軍鼓、馬林巴等則是西洋樂器。
從打法上來講,打擊樂形式多樣、節(jié)奏多變、演奏形式各具特色,其中中國打擊樂的打法就包括沖頭型、長錘型、閃錘型和抽頭型等形式。節(jié)奏性強,是打擊樂最為顯著的一個特征。很多高校的音樂老師在平常的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學生們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節(jié)奏感差,找不準節(jié)奏。比如,遇到長拍子的地方容易出現(xiàn)搶節(jié)奏的現(xiàn)象,遇到音符密集的地方容易出現(xiàn)拖節(jié)奏的現(xiàn)象。而打擊樂,則能夠很好地引導學生掌握節(jié)奏,培養(yǎng)學生的節(jié)奏感。除此之外,良好的節(jié)奏感也是學習其他樂器的前提條件,這也是很多學校設立打擊樂課程的原因之一。
很多高校的打擊樂課程分為兩大類:專業(yè)基礎課和公共選修課。在教學模式上,二者之間還是存在著很大的差別的。專業(yè)基礎課面向音樂系的學生,是學生必修的基本課程,主要是學習跟本專業(yè)相關的理論知識和技能技巧。專業(yè)基礎課的教學模式大多采用小課模式,一般是一對一或者一對少數進行授課。老師根據學生的當前水平選擇合適的音樂曲目,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訓練,進而提高學生的專業(yè)技能。公共選修課是一種輔助性質的課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自行選擇。公共選修課的授課模式一般是一對多,通常以班級為單位,先引導學生們大致了解打擊樂的發(fā)展歷程,接著讓學生們進行各種節(jié)奏訓練,然后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們相互配合進行作品演奏,進而提升學生們的藝術修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們的協(xié)作意識。
專業(yè)基礎課的學制通常是四年,專業(yè)課的難度逐年遞增。一般來說,第一年先從簡單的學起,練習的重點主要放在小鼓上。小鼓的重要性與大鼓相同,學起來也比較容易。只要把小鼓的技巧學通學透,那么學習其他樂器,自然是觸類旁通。換言之,如果沒有掌握一定程度的小鼓技巧,那么學習其他樂器將事倍功半。第二年和第三年重在練習,只有練習到一定程度,有一定量的積累,學生才能找到節(jié)奏感。至于演奏樂器,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偏好自由選擇,不強制要求。第四年,也是最后一年,通過前三年的訓練,學生在音樂理論上和實踐上都有了很大程度的進步,大家可以幾個人組隊進行演奏,在提升演奏技能的同時,還能培養(yǎng)團結協(xié)作精神。
公共選修課的學制通常是一年,一般按照四個階段進行課程安排。教學的第一階段,是讓同學們了解跟打擊樂有關的概念性知識,比如,打擊樂的起源是怎樣的,后來的發(fā)展如何,打擊樂都有哪些分類,打擊樂的特點是什么,以及中西方打擊樂存在哪些差別等。教學的第二階段,重在練習,比如,可以在課堂上給學生留一部分時間讓他們練習,或者利用課外時間給學生們作輔導。教學的第三階段,即興編排,比如,可以安排學生看一些相關的經典影視作品,給學生以啟發(fā),讓他們更好地明白藝術來源于生活,通過感受生活感受自然來更好地感受節(jié)奏。最后階段,可以讓學生們學習經典樂隊的打法,并自行組隊,以小組的形式加強練習,參與實踐活動,提高演奏水平,增強音樂體驗。
校園文化是一個學校精神面貌的體現(xiàn),是一個學校綜合實力的反映,在某種程度上體現(xiàn)了學校的整體風氣。校園文化的物質載體主要是在校的老師和學生。老師和學生通過自發(fā)地組織各種活動、各種團體,使高校生活變得豐富多彩。校園的文化生活十分多樣,包括迎新晚會、社團活動、運動會、技能大賽、音樂節(jié)等,其中打擊樂作為重要的演出形式,其充滿活力和激情澎湃的聲音,總是能夠帶動現(xiàn)場的氛圍。比如,學校風云音樂節(jié)上,每當出現(xiàn)與打擊樂有關的演出,總是能夠讓在場的人熱情高漲,切實感受到打擊樂的獨特魅力。由此可以看出,打擊樂是體現(xiàn)大學生精神風貌的象征,也是校園文化建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校園文化是學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優(yōu)秀的校園文化,是學校精神文明的體現(xiàn),是學校良好形象的展現(xiàn)。因此,學校要積極地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從宏觀上來說,優(yōu)秀的校園文化,有助于促進社會文化的發(fā)展,有助于推動社會精神文明建設;從微觀上來說,優(yōu)秀的校園文化,對學生的影響意義深遠,有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有助于提升大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對大學生的性格和氣質也有著積極的影響。
從廣義上來說,打擊樂體現(xiàn)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與很多學科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聯(lián)系。中國的打擊樂源遠流長,打擊樂在中國音樂發(fā)展史上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學生們在學習中國打擊樂發(fā)展歷程的時候,無形中會對中國的整個音樂發(fā)展歷程有一個更清晰的了解。同樣地,學生們在學習西方打擊樂發(fā)展史的時候,可以對西方的音樂發(fā)展史以及整個世界音樂發(fā)展史有一個更清晰的了解。學生通過學習相關的文化知識,一方面,有助于幫助他們形成一個系統(tǒng)的認識,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他們更深刻地演繹打擊樂。在很多高校的曲目演出中,打擊樂占很大一部分比例,這也從側面說明了學校對打擊樂的重視以及學生對打擊樂的喜愛。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打擊樂發(fā)出的聲音對人的感官有一個直接的刺激,而人的感官通過接收這種刺激,無形中促進了大腦感覺統(tǒng)合能力的發(fā)展。打擊樂有一種神奇的魔力,能夠讓人走出陰霾,能夠讓人的內心回歸平靜。再者,打擊樂節(jié)奏強,經常接觸音樂節(jié)奏、律動,對人的腦波、心跳、腸胃蠕動、神經感應等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而這種刺激對人的身心發(fā)展有積極的影響。打擊樂作為一種音樂,有著神奇的力量,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接觸音樂,感受音樂的魅力。
當前,高校學生在日常的生活學習中難免會有各種各樣的負面情緒,比如同學間的競爭導致精神過于緊繃,在比賽中失利導致心情低落,和同學鬧矛盾導致心情比較郁悶,到了一個新的環(huán)境無法適應,等等。如果任由這些情緒積壓而不懂得適當釋放,那么時間一久,后果不堪設想。而打擊樂,就是一個很好的釋放出口,通過練習打擊樂,不僅可以緩解和釋放潛意識中的郁悶、憤慨等不良情緒,使人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tài),而且還能起到強健身體的作用。
打擊樂因其振奮人心的聲音給人帶來精神鼓舞,激發(fā)人們積極向上的精神力量。學習打擊樂,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展示自我的熱情,塑造樂觀開朗、積極向上的性格特征。此外,打擊樂不僅能夠鍛煉肢體的協(xié)調性,而且還能提高人的應變能力。鼓打得越棒,人的思維越敏捷。剛開始練習的時候,學生們可以先找一些比較簡單的譜子,比如《鈴兒響叮當》之類的,先從簡單的練習,一步步地增強自信心。我們發(fā)現(xiàn)在很多高校中,很多不是音樂科班出身的學生,非常喜歡打擊樂,和志同道合的同學自發(fā)地組隊,利用課外時間排練,提高技能的同時又能釋放壓力。
打擊樂進行文化推廣,一般有兩種形式。第一種是在校園內部進行推廣。校園內部的推廣渠道還是很多的,比如迎新晚會,學校運動會開幕式等。在這些重大的場合,打擊樂的精彩演出,總是能讓全校師生熱血沸騰,進而及時地進行文化宣傳。第二種是走出校園進行外部推廣,比如,積極參加當地的重要演出活動,并利用這些機會積極地和校外專業(yè)人士進行深層次的溝通等。
近年來,很多高校都熱衷于校園文化建設。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對社會的發(fā)展具有積極的能動性。與此同時,優(yōu)秀的文化作為人的精神食糧,可以豐富人的內心世界,促進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因此,我們可以利用這個契機積極地推動打擊樂的發(fā)展,充分地發(fā)揮其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