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泳
(棗莊市柳琴戲保護傳承中心(棗莊市藝術劇院) 山東 棗莊 277100)
柳琴戲經過持續(xù)的保護傳承和發(fā)展,在2006 年,由棗莊市柳琴戲保護傳承中心(棗莊市藝術劇院)申報,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成為魯南、皖北、豫東、蘇北以及淮海地區(qū)最有地方特色、最具代表性、最有影響力的地方劇種之一。棗莊柳琴戲發(fā)展至今,已取得不小的成就,特別是在劇場演出時,舞臺技術越來越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加強舞臺技術在柳琴戲演出中的創(chuàng)新與應用有著非常重要的實際意義。
柳琴戲舞臺藝術,既有柳琴戲演員精湛的表演,同時也有五彩繽紛的燈光、轟動的音響,還有化妝、道具、服裝及舞臺布景等等,每一項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如果其中某一項缺少了舞臺技術的保駕護航,便會大大降低柳琴戲舞臺藝術的展現效果,柳琴戲演出現場將會黯淡無光,柳琴戲舞臺藝術的吸引力也不會得到最佳的呈現。所以我們可以看出,柳琴戲舞臺演出中,舞臺技術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兩者之間存在著密不可分的必然聯(lián)系。柳琴戲必須在舞臺技術的配合與支持下,才能夠展現出舞臺演出的藝術魅力,更好地滿足觀眾的觀賞需求和精神需求。舞臺技術,簡單來說就是借助舞臺燈光設計及燈光配置等技術手段,結合柳琴戲舞臺演出中的各種舞臺要素,來達到最佳效果。舞臺技術的革新與提升,將會促使柳琴戲舞臺藝術的發(fā)展、保護與傳承。創(chuàng)新應用舞臺燈光、音響及場景能夠最大程度上提升柳琴戲的舞臺魅力,滿足觀眾的個性化、多元化需求,同時也能更好地保護和傳承柳琴戲。
在柳琴戲舞臺演出藝術中,舞臺技術發(fā)揮了關鍵的作用。特別是燈光、音響以及布景等方面的技術應用,賦予了柳琴戲演出更強的藝術魅力,突出了更加深厚的文化內涵,帶動了更多的觀眾來觀看柳琴戲演出,在保護和傳承柳琴戲的同時,又滿足了觀眾精神上的需求,實現了精神上的升華。舞臺技術的必要性,詳細來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柳琴戲演出的主旋律是謳歌新時代,宣揚正能量,用文化藝術的魅力引導群眾正確前行。舞臺技術在柳琴戲舞臺演出中的應用,使得柳琴戲藝術具備了更大的影響力,促使觀眾在欣賞柳琴戲演出時,能與柳琴戲演員產生情感上的認可和共鳴,充分迸發(fā)出內心情感,實現對柳琴戲非遺文化的有效保護和傳承,促進柳琴戲舞臺藝術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在柳琴戲演出過程中,舞臺技術的應用對于環(huán)境的營造主要是通過場景表現、舞臺布景以及演員的服裝、化妝等各個方面來實現的。以柳琴戲《一碑三孔橋》為例,戲劇中展現了清朝乾隆年間,正義、廉潔的縣官余國州的清廉生活,在框架式舞臺現場表演中,對于環(huán)境的營造非常簡明,傍晚的夜色,有層次的室內光源,僅有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上面有一件有補丁的官服,幾件簡單的家具,但室內卻有一盞明燈,代表了清官余國州心中的光明與坦蕩,通過這樣的舞臺技術應用方法,營造了清廉官員余國州的家庭環(huán)境,模仿接近現實的環(huán)境場景,實現了對舞臺技術的應用創(chuàng)新,切實地帶給觀眾身臨其境的感受。
舞臺技術在柳琴戲舞臺演出和創(chuàng)作中進行有效的應用,能夠達到合理深化主題的效果,主題的合理深化,主要是通過柳琴戲演出時藝術表演的吸引力得以實現的。舞臺技術的應用不僅可以有效地營造環(huán)境,同時也可以營造適合當前演出劇情所需要的氛圍,接著通過把控柳琴戲舞臺表演的主題,在不明顯、不突兀的情況下,潛移默化地對主題進行深化,帶給觀眾異常深刻的感受。以柳琴戲《芳林嫂》為例,在舞臺技術應用的過程中,通過全場電腦燈與LED 燈快速閃現紅色燈光,展現芳林嫂被日本侵略者抓住時的緊張節(jié)奏,呼嘯的風聲代表著天氣的異常,利用鐵鏈和刑具表示被抓的身份,使得展現日本侵略者的殘酷和芳林嫂的浩然正氣的主題得到了更加合理的深化,更有層次地帶動了觀眾們的內心情感,更加充分地展現出了柳琴戲舞臺藝術表演的吸引力,有效應用舞臺技術,突出并合理深化了柳琴戲演出的主題。
進入新時代,在各種網絡信息的沖擊下,柳琴戲的保護傳承和發(fā)展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主動進入劇院觀賞柳琴戲傳統(tǒng)戲劇演出的觀眾逐漸減少。為了能夠保護和傳承柳琴戲,發(fā)展柳琴戲藝術文化,必須將先進的現代舞臺技術與柳琴戲舞臺演出有效結合,為舞臺演出增添先進而又吸引人的技術色彩,在宣揚主旋律的同時,也要考慮到觀眾精神層面的需求以及現代化感官方面的需求,達到吸引一批批青年觀眾進入劇院觀看柳琴戲的目的。通過這樣的有效方式,既有利于柳琴戲的保護和傳承,也可以創(chuàng)新柳琴戲的舞臺表演方式與舞臺技術呈現方法,提升舞臺效果。
柳琴戲演出過程中,舞臺燈光的作用尤為關鍵,其中包括烘托劇情、襯托演員、渲染氛圍等等。在柳琴戲演出的過程中,燈光可以將劇中人物的情緒變動呈現出來。以往柳琴戲舞臺藝術中,一直著重強調色彩的頻繁變換和燈光的閃爍,通過這種方式來烘托劇中人物,整體過程仍然是舞臺技術員手動操作,這樣往往會受到各種其他因素的影響,經常出現舞臺表演與舞臺燈光匹配出錯的問題,直接影響到整場演出的效果。在網絡時代,智能化、功能化的先進技術與舞臺燈光技術完美地融合到了一起,通過設置操作就可以實現自動、智能的控制,完美與舞臺現場演出劇情相匹配,極大地增強了柳琴戲舞臺演出的表現力,同時也達到了烘托劇情、襯托演員、渲染氛圍的舞臺效果。除此以外,還可以使用干冰等材料,與舞臺燈光珠聯(lián)璧合,為觀眾欣賞柳琴戲帶來視覺享受。舞臺燈光作為舞臺技術創(chuàng)新與應用中的重要內容,關鍵是通過使用多媒體智能燈光技術進行呈現,為演出營造諸多變化的場景,通過智能電路管理布置技術,巧用電腦設備設施,操控舞臺燈光的色彩、頻率、明暗、長短等等,來達到柳琴戲演出所需要的效果。舞臺燈光技術的創(chuàng)新與應用,能夠給觀眾帶來更加直觀的感受。比如針對凄涼、孤獨的氛圍,就可以運用冷色調電腦燈光來體現,又比如針對溫暖、和善的氛圍,就可以運用暖色調電腦燈光來表現,也可以使用多媒體智能操作,按照劇情的需要隨時控制黑夜和白天的場景轉換。在柳琴戲舞臺演出中,通過熄滅全場的照明燈換來暫時的黑暗,來幫助演員及時地轉換場景和調整道具的擺放布局。以柳琴戲《厚土》為例,燈光的變換充分表現出了演員內心的情緒變化,利用電腦燈光的閃現效果和LED 燈光的補充效果恰如其分地展示出故事發(fā)展的高潮,舞臺布景中冉冉升起的紅旗映襯著故事情節(jié),背景燈光和音樂烘托劇情,實現舞臺燈光技術在柳琴戲舞臺表演中的創(chuàng)新與應用。同時,有關舞臺場景的創(chuàng)新和應用,可以使用3D 技術構建虛擬的舞臺場景,背景可以隨劇情需要及時轉換,使得舞臺場景更具表現力。音響方面,可以使用微型耳麥來代替?zhèn)鹘y(tǒng)擴音器,在此基礎上使用動態(tài)微量調整。傳統(tǒng)擴音器可能會發(fā)出噪音。為了保證舞臺演出效果,使用性能更好的“智能揚聲器”,會從根源上避免出現舞臺噪音,提升舞臺效果。
隨著新時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各種新興的技術已經在很多個領域得到應用。在柳琴戲保護傳承和演出方面,觀眾的觀看體驗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柳琴戲藝術創(chuàng)作過程中也要注意利用舞臺技術來滿足觀眾的視覺感官享受。一些不可能在實際舞臺表演中出現的內容,可以使用智能設備來觀賞,比如VR 眼鏡、AR 眼鏡等等。從根本上來講,這些智能設備的出現與應用,可以提升整個柳琴戲行業(yè)的智能化和數字化,同時也能夠體現出柳琴戲的特征與思想,能夠抓住更多的觀眾,也能夠保持觀眾的激情與黏性。
綜上所述,保護和傳承柳琴戲的同時,還要發(fā)展柳琴戲,其中舞臺技術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在新的演出形勢下,正確應用舞臺技術,能夠很大程度上增強柳琴戲舞臺演出的表現張力,給觀眾以身臨其境的感受,引發(fā)現場觀眾的情感共鳴。要重視舞臺技術的創(chuàng)新與應用工作,通過有機的匹配和組合將舞臺技術完美融入戲劇表演中,提高演出效果,讓觀眾感受到柳琴戲的韻味,呈現出一場視覺盛宴。為了有效運用舞臺技術,必須對其價值和內涵有全方位的了解,并從頭做起,將舞臺技術的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出來,使得柳琴戲藝術煥發(fā)出新的活力與生機,充分體現其藝術魅力,推動行業(yè)創(chuàng)新,促進柳琴戲舞臺表演藝術的良好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