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曼/天津財經(jīng)大學珠江學院
課程思政并不屬于一門新增的科目,也不是專門開設的活動,而是要讓本科院校將思想政治的教育貫徹到其他不同的專業(yè)課程之中,在各個方面與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都能夠落實立德樹人的理念,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觀念。課程思政是思政課堂的補充與拓展,也是構建出大思政教育的關鍵一環(huán),并且思政課程的建設也要秉著該學科自身的本質發(fā)展規(guī)律,深入其中進行探索,挖掘思政要素和其他專業(yè)的課程相通點,創(chuàng)設出協(xié)同發(fā)展、不斷推進的新型教學模式。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具有著共同的育人指向、功能與要求,同時還會從讀書育人、思想引領和注重實踐等環(huán)節(jié)找尋到二者的關聯(lián)。
課程思政的價值在于教師要提高自己的德育能力,以此深入優(yōu)化課程教學過程中的導向性。高校的教師擔負著許多重要使命,不僅需要加強學生的政治覺悟、提升道德水平,還應該為他們塑造出健康完整的人格。可是現(xiàn)如今許多思政教師都無法緊跟時代的育人潮流,采用著過去的“填鴨式”模式。另外,部分思政教師自身的政治認同感較為薄弱,所講述的內容不具有堅定的信仰與政治信念,對馬列毛思想缺乏深入且細致的鉆研,沒有形成扎實的思政理論基礎。還有些思政教師的職業(yè)認同感較為不足,受到社會媒體中大肆宣揚的金錢至上、功利主義等不良風氣的影響,逐漸偏移了自身的職業(yè)定位。許多教師僅僅將教學當作自己賺錢謀生的手段,被動地完成教學任務,不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教材中進行鉆研,缺乏使命感。
馬克思說過:“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現(xiàn)實性方面,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綜合?!币虼怂颊處熢诮虒W過程中的教學關系也應該是在不同主體間一起建立出來的本質關聯(lián),并將其逐漸演變?yōu)榻虒W的原動力。但很多教師現(xiàn)如今還被過去的教學觀念所牢牢束縛著,容易忽略學生的想法,以此激發(fā)矛盾。而思政教師與其他教師也是時常處于一種漠然的狀態(tài)中,雖然時常院校會舉辦一些活動促使不同崗位的教師進行合作,但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入其中進行交流。另外,教師和教材之間還存在著一定的分離問題,許多思政教師都不能依照著社會需要來對課堂內容進行總體歸納,也無法使學生將知識內容錘煉、升華。
課程思政在建設過程中需要思政教師革新以往的教學管理方法,以此來深入到教學設計當中,創(chuàng)設多元化的教學活動。可是現(xiàn)如今很多教師在學生的考試評價方面還采用著傳統(tǒng)的方式,重視理論成績,忽略了實踐考核內容。久而久之,學生便會減少對社會現(xiàn)實問題的思考,逐漸喪失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思想道德與外在行為領域未進行合理的指導,容易形成“為了學習而學習”這一功利性嚴重的思維模式。另外,教師在教學時,也經(jīng)常過于注重理論而忽略了實踐練習,二者不具備良好的互補性質。院校提供的實踐資金也較少,缺少一定的創(chuàng)新特性。教師還存在著過于注重媒體教學而輕視傳統(tǒng)教學的問題,雖然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存在著一定問題,但可以使教師“自己的事自己做”,而不是處處都尋求互聯(lián)網(wǎng)的幫助,缺少對知識點的自我反思與鑒別,導致課堂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課程思政的要求便是讓所有專業(yè)教師都能夠參與到落實德育這一理念之中,同頻共振、不斷前行,促使本科學生能夠有著更好的發(fā)展。因此思政教師也要明確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將自己從“圈外人”的身份轉變成“圈內人”,加強和其他教師的交流與學術研討,不去偏離教書育人的價值。首先,思政教師要形成正確的職業(yè)追求,尋找并發(fā)揚工匠精神。教師不能僅僅將教學當成賺錢謀生的工具,而是要在盡心盡力中、精益求精中完善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的結合,繼而激發(fā)出教學熱情。其次,教師要形成良好的團結協(xié)作能力,找尋到思政教學的價值,并將這種觀念傳輸給學生,改善現(xiàn)有的教學氛圍。所以教師可以構建出常態(tài)化的合作型機制,擴大思政教學的影響力,將育人機制與理念滲透到課堂之中。
例如,思政教師在將課程思政融入到教學中時,可以按照自身專業(yè)的特點與學生內在需要來在備課與上課環(huán)節(jié)選擇一些適當?shù)陌咐c教法,多傾聽、學習其他教師在貫徹課程思政的方式,將教學資源共享,吸取長處彌補短處,在砥礪中不斷增加自身的教學水平。
課程思政模式的出現(xiàn)改變了過去傳統(tǒng)教學下的局限性,重點彰顯出了課程的育人功能,可以使教學方法得到創(chuàng)新,也能夠將教學內容活化起來,這些教學側重點都是與思政課程相符合的。所以思政教師要將其當做契機,找尋到教學過程中的實效性,堅持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創(chuàng)建出富有溫度的師生關系。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明確課程思政的育人含義,改變傳道受業(yè)解惑這一傳統(tǒng)的觀點,繼而將課堂授課的模式從單向轉變?yōu)槎嘞?,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教師要對教學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激活出課堂的生命力。陶行知說過:“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沒有生活做中心的學校是死學校;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書本是死書本?!币虼怂颊n教師要將課堂內容和專業(yè)課內容關聯(lián)起來,促使教書育人能夠以生活化的方式呈現(xiàn)。另外,思政教師要改變過往“一言堂”的模式,找尋到不同學生間的個性差異,結合著他們的心理特征,采用啟發(fā)教學與參與教學的手段,促使學生能夠有效融入到課堂教學之中,彰顯教學的活力,提升課堂質量。
課程思政的根本理念在于要建立起一個總體的格局,將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等觀點具體落實,創(chuàng)新教學的載體部分,深化教學模式,挖掘出育人資源下的改革理念,將這些重要要素全部融入到思政課程的課程思政教學當中。在此視角下,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把握好時機,緊跟時代發(fā)展腳步,完善學生的評價機制,以此構建出創(chuàng)新實踐型教學媒介,提升課堂有效性。因此,教師要完善評價機制,彰顯出育人的價值與作用。在評價過程中,教師要改變過去重視結果輕視過程的問題,摒棄掉重智育、輕德育這一弊端,將道德素養(yǎng)、心理健康、創(chuàng)新思維等主要標準真正容納其中,將評價和課程思政對接起來。另外,思政教師也要強化完善實踐教學部分,使其與課堂教學相互銜接起來。作為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思政課堂需要讓實踐學習與課堂學習結合起來,響應政策號召,打造出實踐教學的新型格局。
例如,當課堂內容中出現(xiàn)一些與價值觀念有關的知識點時,教師便可以與其他專業(yè)教師一起帶領學生參觀紅色的教育基地,查詢了解一些先進人物的優(yōu)秀事跡,以此使學生感受到人生的真諦。另外,教師也要提高大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他們需要學習的科目是非常多的,囊括著公共基礎課、選修課、專業(yè)課與專業(yè)基礎課等多樣內容,所以教師要將課程思政的思想落實其中,將日常教學課堂打造成課程思政的平臺,提升教育水平。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提高學生的愛國情感教育,讓他們受到道德情操的洗禮,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教學習慣。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不僅能夠將課程思政融入到教學之中,還能夠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促使共同發(fā)展。
綜上所述,高校思政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將課程思政理念貫徹其中,堅持做到樹立正確價值觀念,吸取其他教師優(yōu)點;堅持以生為本理念,找尋個性差異特征;完善思政評價機制,強化課程實踐教學這幾大關鍵方面,促使學生大學思政學習生活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