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莉,房愛娟,上官鑫超
(鄭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神經(jīng)內(nèi)科,河南 鄭州 450000)
自二十一世紀以來,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日益明顯,而阿爾茨海默病(AD)是一種老年性的以認知障礙為特征的疾病中最常見的類型,因此受到社會的格外關注[1]。AD發(fā)病緩慢,不僅嚴重影響了AD患者的老年生活質(zhì)量,而且給AD患者和其家庭均造成了精神壓力和經(jīng)濟負擔,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來預防和治療該類疾病[2-3]。有研究顯示,腸道屏障功能可通過影響神經(jīng)及其免疫功能進而影響AD的發(fā)生和發(fā)展[4]。因此本研究探討AD患者腸道屏障功能血清指標變化與癡呆相關量表評分、疾病轉(zhuǎn)歸的相關性,現(xiàn)報告如下。
經(jīng)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選取2018年3月至2021年6月本院AD患者82例,其中男41例,女41例,年齡在65~86歲,平均(73.56±3.25)歲;病程1~6年,平均病程(3.49±1.14)年;體重指數(shù)(BMI)為(23.56±3.11) kg/m2。
納入標準:各項均符合《中國阿爾茨海默病癡呆診療指南(2020年版》中AD的診斷標準[5];未患有腦卒中等可能引起認知功能障礙的疾??;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曉相關情況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有神經(jīng)、精神疾病史患者或者既往有精神疾患史者;病例資料不全者;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者。
本研究給予82例AD患者常規(guī)對癥治療,搜集其一般資料和臨床資料,評價其治療后的腸道屏障功能相關血清指標[內(nèi)毒素(ET)、二胺氧化酶(DAO)及D-乳酸(D-LA)]、癡呆[臨床癡呆評定量表[6](CDR)]和疾病轉(zhuǎn)歸[阿爾茨海默病評價量表-認知分量表(ADASCog)和簡易智能精神狀態(tài)檢查量表(MMSE)評分[7]]情況。(1)血清腸道屏障功能指標測定:采集患者治療后的晨起空腹靜脈血5 mL,檢測血清腸道屏障功能指標水平:內(nèi)毒素(ET)、二胺氧化酶(DAO)及D-乳酸(DLA))。檢測儀器全自動生化測定儀(型號:日立7600)購自株式會社日立制作所,酶聯(lián)免疫吸附(ELISA)試劑盒(貨號:JK-0322)購自上海晶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2)CDR:評定領域包括記憶、定向力等六項功能,分別對每一項功能作出五級評估(健康、可疑、輕度、中度、重度),其結果以0、0.5、1、2、3分表示,但每項功能的得分不疊加,而是根據(jù)總的標準綜合得出一個總分(0~3分)。得分與疾病嚴重程度呈正相關。(3)預后評估:采用ADAS-Cog和MMSE評分來判斷AD患者的預后。治療后ADAS-Cog評分明顯下降、MMSE評分明顯上升為預后良好組,其余情況均為預后不良組。
(1)預后良好組與預后不良組一般資料比較。(2)血清腸道屏障功能指標和CDR得分的相關性。(3)血清腸道屏障功能指標與疾病轉(zhuǎn)歸情況的相關性。
采用SPSS 22.0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血清腸道屏障功能指標和癡呆量表評分的相關性采用Pearson相關性分析,對疾病轉(zhuǎn)歸情況和血清腸道屏障功能指標行l(wèi)ogistic分析。檢驗水準α均取0.05。
82例AD患者分為預后良好17例,預后不良65例。預后良好組與預后不良組的性別、年齡、BMI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預后不良組高血脂史、高血壓史多于預后良好組,ET、DAO、D-LA、CDR得分低于預后不良組(P<0.05)。見表1。
表1 預后良好組與預后不良組一般資料比較(±s )
表1 預后良好組與預后不良組一般資料比較(±s )
組別 預后良好組(n=17)預后不良組(n=65) t/χ2 P性別 0.074 0.785男9 32女8 33年齡/歲 73.16±2.69 73.51±3.19 0.415 0.679 BMI/(kg/m2) 22.76±3.94 23.91±3.28 1.234 0.221高血脂史有10 53無7 12 3.906 0.048高血壓史有9 53無8 12 5.976 0.015 ET/(pg·mL-1) 5.12±1.52 6.24±1.37 2.934 0.004 DAO/(μmol·L-1) 4.56±1.22 5.46±1.55 2.218 0.029 D-LA/(ng·mL-1) 4.89±1.01 5.88±1.59 2.436 0.017 CDR得分/分 1.71±0.56 2.31±0.97 2.439 0.017
經(jīng)Pearson相關性分析,CDR與ET、DAO、D-LA均呈正相關(r=0.521,r=0.623,r=0.644),P<0.05。見表2。
表2 血清腸道屏障功能指標和CDR得分的相關性
將高血脂(無=0,有=1)、高血壓(無=0,有=1)、ET、DAO、D-LA值(均為連續(xù)變量)作為自變量進行賦值,將疾病轉(zhuǎn)歸作為因變量賦值(預后良好=0、預后不良=1),并納入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高血壓、ET、DAO、D-LA是AD預后不良的獨立危險因素(OR=3.142、95%CI=1.381~7.148;OR=3.951、95%CI=1.736~8.988;OR=5.013、95%CI=2.203~11.403;OR=5.669、95%CI=2.492~12.896),P<0.05。見表3。
表3 影響AD預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新世紀以來,我國AD患者數(shù)量上升到了新的水平,其不僅會導致多種能力喪失,還可能引發(fā)家庭不和睦,已經(jīng)引起了相關領域的廣泛關注[8]。目前尚未完全明確AD的發(fā)病機制,但影響最廣的是以β淀粉樣蛋白異常聚集導致神經(jīng)細胞功能受損的β淀粉樣蛋白學說[9]。有研究顯示,腸道屏障功能障礙可影響人體的神經(jīng)功能,與神經(jīng)系統(tǒng)退行性疾病關系密切[10],而AD屬于其中一種,且相關研究較少。
基于此,本研究探討AD患者腸道屏障功能血清指標變化與CRD、疾病轉(zhuǎn)歸的相關性。結果顯示:有高血脂史、高血壓史的AD患者預后不良發(fā)生人數(shù)更多(P<0.05);預后良好組的ET、DAO、D-LA、CDR得分均低于預后不良組(P<0.05);CDR與ET、DAO、D-LA均呈正相關(r=0.521,r=0.623,r=0.644),P<0.05;高血壓、ET、DAO、D-LA是AD預后不良的獨立危險因素(OR=3.142、95%CI=1.381~7.148;OR=3.951、95%CI=1.736~8.988;OR=5.013、95%CI=2.203~ 11.403;OR=5.669、95%CI=2.492~12.896),P<0.05。分析原因,腸道屏障功能失??蓪е履c道菌群失調(diào),而腸道菌群可以幫助分解機體的某些被代謝掉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并產(chǎn)生具有神經(jīng)活性的物質(zhì),這些物質(zhì)可以通過血液進而影響神經(jīng)系統(tǒng),由此可見,其一旦失調(diào),神經(jīng)功能也必然受到影響[11]。腸道微生物還可以通過腦腸軸對神經(jīng)系統(tǒng)造成損害,進而導致AD的發(fā)生。因此,腸道屏障功能可通過影響神經(jīng)功能進而影響AD,對AD的病情嚴重程度和疾病轉(zhuǎn)歸均有較大影響。
綜上所述,血清腸道屏障功能指標ET、DAO、D-LA與CDR得分呈正相關,且為AD預后不良的獨立危險因素,不利于AD預后,臨床應對該指標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