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 晨
(皖江職業(yè)教育中心學校 安徽馬鞍山 243000)
為了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體育教學受到重視,希望通過改進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等手段,多角度提升體育教學水平,培養(yǎng)更多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學生。體育活動豐富多樣,一般在室外開展,但由于室外活動需要考慮的因素較多,往往一些教師為了減少不必要的麻煩,往往在室內開展體育活動,在確保學生安全的情況下,讓學生學習更多的體育知識,這在一定程度上達到強身健體的教學目標。在此背景下,課堂教學模式枯燥單一,很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將信息化教學融入體育教學中,可盡可能地解決目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為學生提供各種各樣的教學素材,增強體育教學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真正參與其中,感受課程的獨特魅力,體會體育帶來的無窮樂趣。
從職業(yè)院校的學生主體出發(fā),學生通常好動,好奇心較強,愿意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了解新鮮事物。而體育作為學生十分喜歡的科目之一,很大程度上由于其科目的特殊性,使學生們很愿意主動加入到課堂中。但如果教學模式與學生的需求不相匹配,長此以往將會加大學生的反感,導致學生不愿意進行課程學習?;诖?,如若在日常教學中加入信息化手段,具有很多突出優(yōu)勢。一方面,符合學生的心理預期,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信息化手段依托互聯網能夠提供多種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選擇更加專業(yè)的手段引導學生,讓學生真正認識到體育教學的價值。
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做到“兩全”:一是全面了解學科內容、學科目標以及學科體系,依托體育學科自身的特點為學生提供與之相匹配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盡可能地發(fā)揮體育學科的價值;二是全面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只有僅僅圍繞學生開展教學活動,才能讓每個學生意識到體育的重要性。而信息化模式融入教學中,能幫助教師充分了解學生,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心理素質,更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教學,完成相對應的教學要求。
近年來,雖然體育教學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但仍存在很多發(fā)展困境。一方面,由于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很多教師不重視提升體育課程質量,造成課程結構設置不合理,不符合學生的個性需求,不滿足個體的發(fā)展需求;另一方面,職業(yè)院校在開展體育教學的過程中,缺乏科學完備的體育教學資源,尚不能滿足學生的室外課程需求,導致體育課程很難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
就教學過程而言,需要教室和學生的雙重配合,只有教師為學生提供專業(yè)的課程指導,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到體育的作用。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職業(yè)院校的體育教師缺乏專業(yè)的信息技術知識,對多媒體技術、翻轉課堂等教學理念、虛擬教學手段等先進教學方式了解較少,只會簡單借助文字、視頻的方式為學生呈現課堂知識點,造成課程模式單一且缺乏具體性。相較于其他學科而言,體育課程具備自身特點,借助信息技術能夠將這些特點進行整合,提升課堂效果,滿足學生需求。
信息技術是伴隨著科技發(fā)展而興起的,具有很強的時效性。而教育要想獲得前所未有的突破,必須緊跟潮流,在發(fā)展的過程中融入信息技術,最大限度地提升體育教學的課程質量。體育教學重點在于通過專業(yè)的指導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坐姿、站姿以及其他行為習慣,并且能夠通過常規(guī)的鍛煉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為了更快更好地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技術要領,教師必須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技術指導,讓學生領悟其中的精髓,更好地運用到日?;顒又?。而不同學生有不同的需求,為了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技術指導,借助視頻、音頻等分解動作,幫助學生進行集中學習,并且跟隨專業(yè)老師進行實踐練習,提升學生的模仿能力以及領悟能力,進而不斷提升課程的育人成效。
體育教學具有一整套教學過程,不僅僅需要對學生進行專業(yè)技能的指導,還需要引導學生進行身心放松,為學生提供放松時間。在以往的體育教學中,由于教師和學生重視度不夠,導致體育訓練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比較隨意,教師教給學生一些技能訓練,往往讓學生進行自由訓練、自由活動,很難為學生空出專門的練習時間和放松時間,學生掌握不到位、放松不到位,很難發(fā)揮體育教學的價值。將信息化應用于教學過程中,則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一方面,借助網絡化的手段為學生提供一些專業(yè)的體育視頻或者體育新聞,讓學生在學習專業(yè)知識的同時還可以了解時事熱點以及最新的體育咨詢,拓展學生的視野;另一方面,借助信息化手段,學生更愿意參與其中,充分學習體育知識和文化,一定程度上可以掌握專業(yè)的技能,進而達到學習放松的目的。
教學重在講究課程的實效性,專業(yè)的教學指導是否能發(fā)揮其應有的價值,這是當前教育的重點。借助信息技術,能夠將課程的實效性通過技術手段得以呈現,有利于教師做到對癥下藥。通過信息技術,教師可以清晰掌握每節(jié)課的出勤人數,真實反映學生們的參與率,進而幫助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與此同時,還可以反映學生們的接受情況,避免出現偷懶、逃課等行為,提升職業(yè)院校體育教學的課堂效率。
技術發(fā)展日新月異,信息化已經成為未來社會發(fā)展的主流。基于此,教育領域也必須適應這種趨勢,建立健全信息化教學機制和體系,努力為學生營造系統完備的信息化教學環(huán)境。其一,職業(yè)院校必須認識到信息化教學的重要性,通過完善硬件和軟件設備,為學生提供一個專業(yè)且先進的教學平臺,讓學生充分掌握體育的核心,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優(yōu)化。其二,職業(yè)院校必須借助信息化教學手段,開展線上與線下相融合的教學模式,形成自主體育教學平臺,讓學生既可以通過線下課堂學到專業(yè)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還可以通過線上課堂學習更多的體育知識,了解更多體育資訊,不斷創(chuàng)新體育教學方式。
一堂課的好壞,除了考慮學生的因素外,教師的引導作用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面對信息化教學大潮,教師必須具備全面的信息技術處理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處理和解決實際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運用更加專業(yè)的手段和途徑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課堂,融入課堂。職業(yè)院校要想提升教師的信息化處理能力,必須從以下三方面入手:其一,定期開展教師技能培訓,借助專業(yè)輔導對體育教師進行集中培訓,在實踐學習中讓教師學習信息化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從而實現課程與技術的有機融合;其二,對教師而言,教師應該在課余時間進行自主學習,通過書籍、網站、專題培訓等形式了解更多的信息化教學案例,學習案例中先進的經驗和技術,從而更好地運用到現實教學中,全面掌握信息化的教學要求,提升自身的信息化處理能力。
職業(yè)院校必須從學校自身出發(fā),充分認識到當前的體育教學現狀,進而整合校內校外資源,建立完備的信息化體育教學平臺,多角度、全方位提升體育教學水平。一方面,教師作為課程主體之一,必須盡可能地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從教學手段、教學模式以及教學內容等角度進行創(chuàng)新,促進體育教學朝著更專業(yè)、更系統的方向發(fā)展;另一方面,學生也必須依托自己對信息技術的敏感度,不斷融入到日常的體育教學中,在享受信息技術便利的同時,更應該將體育課程擺在至關重要的位置上,努力學習相關知識,通過體育課程的學習來提升自身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