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鶯
摘要:小學階段學生年齡尚小,正處于積累學習知識的階段,具有極強的可塑性。通過大量實踐調查研究表明,小學階段學生對于語言的學習具有很強的優(yōu)勢。但也正是因為學生年齡尚小,面對英語學習會受到本身母語的影響,內心充滿為難情緒,課堂當中難以提起學習興趣。面對這一問題,就需要教師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案,教師可以在英語課堂中加入學生熟悉的生活元素,打造生活化的教學場景,借助學生熟悉的內容展開英語教學。學生也能因此擁有更為濃厚的英語學習興趣,最大限度的增強學生學習效率與學習質量。
關鍵詞:小學英語;生活化;路徑探究;教學策略
引言: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當積極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元素,開展一系列多元化、豐富化的教學情境,構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本篇文章基于小學英語教學,對生活教學模式展開深入的探討分析,并對此提出相應具體的教學策略。
一、小學英語生活化教學的積極作用
對于剛剛接觸英語學習的小學生而言,學習初期階段學生感到十分的新鮮,擁有十足的學習自信心,但是經過一段時間過后,學生發(fā)現需要記憶的英語知識有很多,慢慢的就喪失了興趣,并且不知道自己為何要學習英語,英語學習到底能起到怎樣的作用。生活化的英語教學模式,就能讓同學們看到英語知識的多種用途,學生能夠從多種角度認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生活化教學模式擺脫了傳統(tǒng)枯燥的課堂學習氛圍,借助有趣的、貼近生活的案例,讓同學在玩樂當中理解掌握英語知識。在教師的有效指導下,學生也能積極的探尋英語知識技能,主動的獲取英語知識內容。在生活化的教學情境當中,學生能夠將多個英語知識內容串聯到一起,通過長時間有效的學習,學生就能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習慣性的將所學知識點內容聯系到一起,從而更加靈活的將其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去。
二、小學英語生活化教學策略探究
(一)從教材中挖掘生活化的元素
在小學英語學習過程中,教材內容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在每堂課程開展之前,教師就會做好充足的準備,但是課堂當中學生的學習效果,以及與教師的互動是無法準確判定的。那么為了更好的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教師就要選用學生熟悉的內容開展教學,從教材當中充分挖掘學生熟悉的生活元素,以此來不斷提升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
例如,帶領學生學習“My School”這一課程相關知識內容,這篇文章內容本身就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在文章當中小主人公介紹了自己學校的情況,教師就可以借助這一契機,引導同學們將自己的學校,介紹給自己的父母。這時教師就可以扮演同學們的父母,邀請同學們向自己介紹一下學校。學校是學生學習、交友、生活的重要場所之一,學生十分的熟悉,這時教師引導同學們對其進行介紹,學生也能有更多的話想說,內心也不會產生過多的為難情緒。在同學們介紹的過程中,就能很好的掌握There be的用法。那么在課堂當中教師是扮演學生的父母,當學生真正回到家庭當中,就可以將課堂中介紹的學校概況,真正分享給自己的父母。這樣一來父母也能參與到學生的學習當中,學生也能擁有展示的空間,從而鍛煉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擁有學習、表達的自信心。
(二)構建豐富的生活化英語教學情境
語言本身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學生學習的目的就是積累知識,提升個人素養(yǎng),并且能夠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去。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英語的實踐運用能力,教師就要積極的構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在課堂中引導學生快速的進入到英語學習情境當中去。
例如,帶領學生學習“Weekend Fun”這一課程相關知識內容時,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視頻,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中的教學情境。只見視頻中的女孩小紅非常的開心,在房間里開心的照鏡子,原來今天是周末,她的父母要帶小紅外出游玩。他們先來到了公園放風箏,欣賞花朵,后又到餐館吃飯,一家人十分的開心??赐暌曨l后學生就不禁想到了,在周末時自己與父母的快樂時光。有了這一生活化教學情境的構建,學生很快就能進入到課堂學習當中來,這時教師就可以先向學生拋出第一個英語問題:What do you want to do at the weekend?問題一經提出,同學們就興趣十足,紛紛搶著想要回答,有的同學說道:I want ride a bike.同學們的想法各式各樣,課堂氣氛十分的活躍。雖然課堂教學時間是有限的,但是有效的教學能夠帶給長久的學習興趣。生活化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就為學生英語學習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學生在熟悉的環(huán)境中能夠快樂、自由的學習英語,與教師、同學之間進行良好的互動交流。
(三)借助生活開展主題英語活動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不僅僅是包括教材當中的內容,隨著我國經濟文化的飛速發(fā)展,學生能夠接收信息的途徑越來越廣泛,思維也越來越活躍,教師英語教學就不能僅僅局限于教材文章當中。教師應當積極的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活動,借助生活元素,組織學生開展豐富的英語主題活動,為學生英語學習提供廣闊的空間。
例如,生活中的許多元素與文化,都可以成為英語主題活動的題材,小學英語教學能夠與實際生活緊密的聯系在一起。首先教師就可以借助生活中的節(jié)日,組織學生開展英語主題活動,在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中秋節(jié)、端午節(jié)時期,教師就可以用英語的方式,帶領同學們了解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感受風俗習慣。在元旦時期,教師可以帶領同學學唱賀新年的英文歌曲。這些都是與我們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同學們對這些活動也都是十分的感興趣。除了組織學生開展英語主題活動,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定期觀看英文電影、學唱英文歌曲等等,豐富學生業(yè)務生活的同時,不斷提升學生的英語聽力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同學們自己尋找英語主題,如有的同學十分喜歡運動,就可以由這些同學牽頭組織開展“運動主題活動”,學習有關運動的英語單詞,嘗試用更長的話語表達自己喜歡運動的原因,以及運動所產生的積極作用,最后還可以帶領全班同學做一些小運動。這些題材都能與實際生活結合到一起,能夠有效拉進學生與英語語言之間的距離,可謂一舉多得。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英語課程教學當中,生活化教學模式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教師將課堂教學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到一起,能夠幫助學生快速的熟悉掌握英語知識。在學生所熟悉的生活場景當中,學生更愿意敞開心扉的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當中去,從而對英語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為其日后英語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齊英.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現狀及對策研究[J].豫章師范學院學報,2020,35(03):77-80.
[2]周婷.試論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的內涵及策略[J].才智,2020(18):5.
[3]肖麗.小學英語生活化教學策略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8,4(09):226+228.
[4]周婷婷,陳鋮.小學英語的生活化教學策略探究[J].才智,2014(30):65.
[5]谷布.小學英語生活化教學的反思[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研究),2010(11):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