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帥
摘要:發(fā)展學生邏輯能力是新課改對初中數學教師提出的要求之一,而思維導圖對于提升學生邏輯能力有積極作用。基于此,文章通過行動研究法、案例分析法以及經驗總結法探討思維導圖對邏輯能力提高的作用以及具體的實踐路徑。結合研究結果以及初中數學教學特點,從利用思維導圖指導學生記錄筆記、對比知識以及分析問題幾個方面簡要闡述利用思維導圖提升學生邏輯能力的具體方法。
關鍵詞:思維導圖;邏輯能力;初中數學
數學學科在培養(yǎng)學生邏輯能力上有突出的優(yōu)勢,但是在當下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更多地是關注學生探究能力、動手能力、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忽略了對他們邏輯能力的培養(yǎng),這讓學生的學習效果提升不明顯。諸多教學實踐表明,思維導圖對提升學生邏輯能力有積極影響?;诖耍彝ㄟ^對思維導圖的了解就它的價值以及用它提高學生邏輯能力的方法展開探究。
一、思維導圖對邏輯能力提高的作用
邏輯思維不同于形象思維,它是經過推理和分析的抽象思維,而思維導圖是一種形象化處理思維的方法,用圖畫和文字呈現(xiàn)出各層次的關系,本身就有一定的邏輯性,所以利用思維導圖提升學生邏輯能力有一定的可行性,而且效果突出。在實際生活中,很多初中生因為思維有限而在學習上受挫,常見的有混淆知識點、不能舉一反三、不會尋找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等,這導致他們在數學學習上往往淺嘗輒止,不能形成良好的思維能力。而思維導圖具有簡潔、形象、直觀等特點,它以中心詞以及一、二、三甚至更多級的分支將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直觀地呈現(xiàn)出來,通過思維導圖的直觀呈現(xiàn),學生不僅快速了解兩個甚至多個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而且學會如何由A知識點推導B知識點,這可以顯著提升其學習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夠提升他們的邏輯能力與綜合素質。
二、利用思維導圖提升學生邏輯能力的具體方法
(一)利用思維導圖指導學生記錄筆記,增強學生邏輯思維意識
記錄筆記是學生在課堂上必須要做的一項工作,在傳統(tǒng)數學課上,學生記的筆記存在諸多問題,有的學生事無巨細地記錄筆記,有的學生走馬觀花地記錄筆記,記錄的內容比較零散,缺乏系統(tǒng)性,從而出現(xiàn)了費時低效的問題。為了實現(xiàn)高效教學,提升學生邏輯能力,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去記錄筆記,督促他們主動、自覺地分析各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以此增強他們的邏輯思維意識[1]。這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思考地去聽課,并且對獲取的知識進行分類處理,對于提升學生聽課質量以及邏輯能力有積極影響。
例如,在講解“相似三角形”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做筆記時明確記錄的要點,對這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進行梳理,然后明確一級分支的內容,再對一級分支的內容進行細化,結合教師所講的例題以及知識點對思維導圖進行補充,用一張直觀、形象的圖形將相似三角形的知識點清晰地呈現(xiàn)出來。教師可以對優(yōu)秀學生的筆記進行展示,讓其他學生將它與自身的筆記進行比較,找出其中的閃光點與不足。這種指導方式可以培養(yǎng)學生分類、歸納等邏輯推理方法,對于他們邏輯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升有積極影響。
(二)利用思維導圖指導學生對比知識,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培養(yǎng)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簡單來說就是引導學生正確理解并運用歸納、演繹、類比等邏輯推理方法,正確理解并運用概括、抽象、比較、綜合、分析等論證方法,條理清楚且思維過程目的明確地將知識進行結構化、系統(tǒng)化處理[2]。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梳理并對比知識,充分調動學生能動性,激活他們的思維,從而達到提升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講解“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樹狀圖的方式將不同的判定方法列舉出來,然后對它們進行比較,找出區(qū)別與聯(lián)系,再在每個判定方法的后面寫上判定需要的元素以及判定原理等。這樣的對比分析可以讓學生清楚知識間的關系,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新舊知識的對比,如學習“軸對稱圖形”一課時,讓學生將其與小學階段的知識進行對比并繪制思維導圖,展開深入的分析,這樣既能增強學生的記憶又能實現(xiàn)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三)利用思維導圖知道學生分析問題,提升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解題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體系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在解題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知道問題的答案,更要做的是讓他們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是讓學生學好數學的基礎與根本。在指導學生分析問題時,教師可以合理引進思維導圖,讓學生用思維導圖進行逆向推理,從而達到幫助學生快速解題且培養(yǎng)其邏輯思維能力的目的,使解題教學取得更大的成就[3]。
例如,在拿到一個問題后,讓學生將所求的問題作為中心詞繪制思維導圖,結合課本上的概念、公式等明確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哪些知識點,然后繪制一級分支,在各分支上寫上需要的條件,再從題目中尋找對應的條件,若是找到了對應的數字則直接寫在關鍵詞的后面,若是題目中沒有直接給出條件,則繼續(xù)細化分支,尋找相應的條件。這種逆向推理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快速解決問題,有助于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邏輯能力。
結論: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有必要、有責任培養(yǎng)學生邏輯能力,這可以幫助學生輕松學習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面對如今的教學局面,教師要樹立與時俱進的意識,及時革新、優(yōu)化教學理念與流程,利用思維導圖指導學生記錄筆記、對比知識、分析問題,讓數學教學取得更大的成就。
參考文獻:
[1]安敏.分析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J].科技資訊,2020(27):137-138.
[2]陳小平.基于邏輯推理培養(yǎng)的初中數學教學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9(15):242.
[3]項鈺瀛.基于“思維導圖”的初中數學教學設計[J].亞太教育,2015(1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