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建美,李萍,李燕
(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qū)中心醫(yī)院,廣東 佛山 528000)
ICU為重癥監(jiān)護的病房,收治多為危急重癥患者,而在高強度的治療中,需要對患者的處置較多,因此為了減輕患者的痛苦,多選擇置管處置[1]。其中頸內靜脈途徑是穿刺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的主要途徑之一,可以保障及時用藥、長期輸液、胃腸外營養(yǎng)的相關的治療,還可以通過監(jiān)測相關的生命體征了解患者液體容量等等,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患者反復處置的痛苦,也相對的減少了ICU內護士的工作量[2-4]。置管穿刺成功僅為第一步,下一步就是需要牢固的固定,減少彎折,以保證置管的有效性?;诖?,本研究選擇兩種不同的固定方式,旨在為此類患者置管的固定方法,選擇最優(yōu)者。
納入標準:ICU收治危急重癥患者;可配合治療;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排除標準:頸部嚴重燒傷、感染,導致無法對頸靜脈進行置管術;家屬拒絕配合者。選取我院2020年06月至2021年05月ICU收治病情需要以頸內靜脈置管處置的患者60例納入研究,根據不同的固定方式分成兩組每組各30例,其中的30例患者實施一字型的固定方式則設置為對照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33-77歲,平均(45.7±4.9)歲,APACHE-2評分平均(18.52±1.69)分。另30例患者則實施倒C型固定則設置為研究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39-76歲,平均(46.5±4.0)歲,APACHE-2評分平均(18.34±1.45)分。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穿刺成功后,在置管粘貼時左手撕開3M透明敷貼底層的固定紙,用右手拇指和中指分別卡著敷貼邊緣固定紙,使透明敷貼的中央往外形成1個弧度,然后左手輕輕地將留在體外長約6~7cm的導管,對照組一字型固定。右手持敷貼,將透明敷貼往外形成一字型。研究組則倒C型定位于頸部最大肌肉外上1/3的位置去貼。
對照兩組患者在固定前、后的睡眠質量評分,并比較患者留置置管時間、ICU接受治療的時間,折管率及對護理的滿意率。睡眠質量以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評分評估,6項評價,總分為21分,分數越高表示睡眠狀態(tài)越差。記錄患者留置置管時間、ICU接受治療的時間。對患者發(fā)放滿意度調查問卷,0-30分,30-91分為非常滿意,90-81分為滿意,80-70分為基本滿意,69分及以下為不滿意??倽M意=總數-不滿意。
采用SPSS 25.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固定前的睡眠質量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固定后睡眠質量各項評分均有所下降,研究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在固定前、后的睡眠質量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在固定前、后的睡眠質量評分比較(±s,分)
組別 例數 睡眠質量 入睡時間固定前 固定后 t P 固定前 固定后 t P研究組 30 2.18±0.27 1.05±0.21 33.036 0.000 1.86±0.29 0.63±0.11 39.657 0.000對照組 30 2.21±0.31 1.47±0.32 16.609 0.000 1.81±0.25 1.29±0.25 15.307 0.000 t 0.730 10.973 1.306 24.164 P 0.466 0.000 0.193 0.000組別 例數 睡眠時間 睡眠效率固定前 固定后 t P 固定前 固定后 t P研究組 30 2.09±0.31 1.01±0.13 32.128 0.000 2.03±0.35 0.88±0.09 31.822 0.000對照組 30 2.11±0.29 1.65±0.24 12.220 0.000 2.00±0.34 1.33±0.21 16.766 0.000 t 0.471 23.448 0.615 19.696 P 0.638 0.000 0.539 0.000組別 例數 睡眠障礙 催眠藥物固定前 固定后 t P 固定前 固定后 t P研究組 30 1.88±0.30 0.79±0.15 32.498 0.000 1.58±0.28 0.45±0.09 38.421 0.000對照組 30 1.91±0.28 1.33±0.24 15.727 0.000 1.54±0.23 1.07±0.22 14.767 0.001 t 0.731 19.080 1.104 26.084 P 0.466 0.000 0.271 0.000組別 例數 日間功能障礙 PSQI總分固定前 固定后 t P 固定前 固定后 t P研究組 30 1.93±0.22 0.47±0.08 63.368 0.000 14.95±1.42 5.03±0.42 66.990 0.000對照組 30 1.88±0.21 1.09±0.43 16.509 0.000 15.22±1.37 9.62±1.05 32.443 0.001 t 1.644 14.175 1.368 40.588 P 0.102 0.000 0.173 0.000
研究組患者留置置管時間、ICU接受治療的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而折管率更低,對護理的滿意率更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留置置管時間、ICU接受治療的時間,折管率及對護理的滿意率比較[(±s),n(%)]
表2 兩組患者留置置管時間、ICU接受治療的時間,折管率及對護理的滿意率比較[(±s),n(%)]
組別 例數 置管時間(d) ICU治療時間(d) 滿意 折管非常滿意 滿意 基本滿意 不滿意 總滿意研究組 30 5.52±0.69 11.35±0.33 20(66.67) 10(33.33) 0 0 30(100.00) 1(3.33)對照組 30 3.34±0.45 13.65±0.84 5(16.67) 10(33.33) 9(30.00) 4(13.33) 26(86.67) 7(23.33)χ2/t 14.495 13.959 4.286 5.192 P 0.000 0.000 0.039 0.023
醫(yī)院內的病房多收治常規(guī)疾病的患者,在治療上相對較為簡單。而在醫(yī)院中,有一種相對較為特殊的病房,其收治的患者多為危急重癥患者,病情急癥狀重病情不穩(wěn)定。因此在治療上需要接受的治療項目比較多[5-6]。因此需要解決疾病的治療的有效性和方便性。因此,此時的患者需要進行頸內置管來處置,而在置管順利進入到患者的體內后,需要對其進行對置管的維護過程,以保障患者置管的有效性,以保障患者的安全性[7-9]。而保障的第一步,則是置管的固定,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置管的壽命[10-12]。本研究中,兩組患者固定前的睡眠質量評分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固定后睡眠質量各項評分均有所下降,研究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紤]在患者接受頸內靜脈置管后,對患者其他的處置相對的出現減少的現象,因此患者的睡眠質量較處置前獲得了相對的提升。而對于研究組而言,倒C型的固定方式,更符合頸部的人體工程學特點,所以在此方式的固定下,相對于其他的固定方式,對患者的睡眠影響更小。研究組患者留置置管時間、ICU接受治療的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而折管率更低,對護理的滿意率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因為有效的固定,導致患者出現置管的彎折情況減少,由此可以大大的延長置管的壽命,縮短接受治療的時間,獲得了患者更高的滿意率。
綜上所述,ICU患者頸內靜脈置管中,在固定方式的選擇中,以倒C型固定的方式進行,明顯的提升患者睡眠質量,縮短了患者留置置管時間、ICU接受治療的時間,減少了置管的彎折率,提升對護理的滿意率,效果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