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寧
摘要:隨著初中物理教育教學的不斷深化,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已經(jīng)逐漸成為教育教學的重點,對學生今后物理及大學物理的學習有著很大的幫助,邏輯思維的培養(yǎng)能夠幫助學生更容易理解物理現(xiàn)象過程以及結果,因此,教師應該充分發(fā)揮其優(yōu)勢,從物理的各種角度入手,幫助學生在掌握物理概念及規(guī)律的同時,培養(yǎng)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
關鍵詞:初中學生;思維障礙;物理
前言:在初中物理教學的實際過程中,一些學生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厭學情緒。除了學生因素外,教師不當?shù)慕虒W行為,如何讓學生體驗學習物理的樂趣,是一個值得物理教師思考的問題。雖然造成學生學習物理厭學的因素很多,但學習物理思維障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讓學生在物理課上感受到樂趣,讓他們的頭腦處于積極的興奮狀態(tài),應盡可能建設思維障礙的存在。
1.初中生物理學習現(xiàn)狀
初中生在開始學習物理時,往往對這門學科充滿好奇,對學習充滿了濃厚的興趣。然而,在學習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一些學生的表現(xiàn)并不理想。調查這些學生后,發(fā)現(xiàn)他們對學習的態(tài)度沒有問題,影響其業(yè)績的主要因素如下:學習并不難,但公式太多了,所以我不知道計算時用哪一個;受日常生活中一些現(xiàn)象的影響,許多學生不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例如,在學習了歐姆定律和電功率之后,他們基本上可以進行簡單的串聯(lián)或并聯(lián)計算,但當涉及到簡單的混合電路時,他們不知道如何啟動。當將混合電路"分解"為簡單的串聯(lián)或并聯(lián)時,他們又覺得困難了。因此,他們的學習動機、學習態(tài)度都相對較好,為什么效果和動機之間存在明顯的對比,這不得不從學習方法,特別是思維方式上尋找原因。
2.解決學習困難在實踐教學中,關于解決"思維障礙"的一些思考
不少同學感到物理難學,物理課聽得懂,物理書看得懂,可做題卻經(jīng)常犯錯,這是為什么呢?影響學習物理,即建立物理概念、解決物理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在思維過程中的某個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了障礙,使思維偏向或受阻.下面就中學生學習物理的思維障礙采取的對策作一簡要的闡述
2.1建立情境教學,激活課堂氣氛,激發(fā)興趣。電子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為開放式課堂教學模式提供了契機。初中生剛接觸物理學科時,往往會有一種強烈的新鮮感,教師應抓住這個機會,巧妙地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將物理打造成初中生感興趣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最感興趣的話題,自然提高他們的好奇心,然后根據(jù)本課要學習的內容進行情境教學,打破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更有利于學生知識的傳遞。例如,在學習光的折射理論時,僅閱讀照片對學生可能不會起到很大作用,但如果教師事先找到相關材料,則可使用三棱鏡或小鏡子在課堂上演示。這種方法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還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看法。
2.2必須要有相關的知識做基墊.由于已經(jīng)遺忘或未準確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會制約思維的深度和廣度,或使思維受阻.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第一,對某些形似質疑的概念、規(guī)律區(qū)分不清,思維不暢.例如,把衛(wèi)星的運行速度和發(fā)射速度相混淆,把動能和動量相混淆,把左手定則和右手定則相混淆,在解答有關題目時模棱兩可,甚至發(fā)生錯誤.第二,對某些概念的物理意義、某些公式的適用條件掌握不準,思維偏向.例如,在處理非純電阻電路時,把I=U/R代入電功公式w:UIt,得到w=12Rt、w=Ut/R,或代入電熱公式Q=12Rt,就是沒有掌握歐姆定律的適用條件所致.第三,某些概念或公式已被遺忘,思維受阻.如果遺忘了導體中的電流與電荷定向運動平均速率的關系,則不能建立電流與電荷運動的定量聯(lián)系,無法完成推導.為避免知識缺陷對學習的影響,要注重雙基訓練,全面準確地掌握基礎知識,構建良好的知識體系.同時,要注重對知識的理解和歸類對比,提高記憶力和鑒別力.
2.3學生是物理課堂的真正主體。教師應該認識到,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課堂的主體。一堂課的成功與否,體現(xiàn)在學生能否準確把握這堂課的核心內容。對于一些物理知識,只有通過老師的講解才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只有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才能將新知識灌輸給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正確引導學生傳播自己的思想,還要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可以是懷疑、感受或自己的理解。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所說的內容調整教學方法,探索適合本班學生的教學方法。
2.4從物理實驗及探究活動中培養(yǎng)。初中物理教學中有大量的實驗探究活動,學生需要掌握的物理實驗探究邏輯關系有三種∶科學歸納推理、類比推理以及科學假說,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掌握這幾種邏輯關系,讓學生將這幾種邏輯關系運用在物理實驗探究活動中,這樣才能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初中物理習題及解答過程既是學生運用物理概念及規(guī)律的過程。學生在解答物理習題的過程中,通常是運用自己已掌握的物理知識對物理問題進行判斷計算,最終得出正確的結論,學生在獨立分析思考解決問題。
因此,必須加強實驗教學,在教學中注意概念規(guī)律的形成過程,注意引導學生自覺地將感知轉化為表征。從想象表征的角度看,它是對原有表征進行加工和轉換而形成的新形象。物理研究的重要方法是建立理想化模型和設計理想化實驗,物理學中使用的理想化模型,如勻速直線運動、光模型、磁感應線模型和研究牛頓第一定律的理想實驗,都要求學生想象和形成圖像。雖然對初中生來說難度很大,但在教學中也要正確引導、逐步培養(yǎng)和消除形象障礙,這是研究物理問題的重要方法。
總結:物理學習是一個依靠現(xiàn)實和想象的過程。只有認真的邏輯思維能力才能從根本上幫助物理學習。在現(xiàn)代化進程越來越快的今天,具備嚴謹?shù)倪壿嬎季S能力是大勢所趨。因此,教師必須讓學生在培養(yǎng)邏輯思維能力的同時真正喜歡物理。
參考文獻
[1]曹惠民.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