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菁琳
(沈陽市第十人民醫(yī)院導管室,遼寧 沈陽 110044)
原發(fā)性肝癌疾病屬于臨床常見惡性腫瘤,其發(fā)病率僅次于肺癌與食道癌,具有較高致死率,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1-2]。目前臨床針對原發(fā)性肝癌疾病通常采用手術方法治療,治療效果顯著,可有效緩解患者疼痛感,提升患者生存質量。近年來隨著醫(yī)學科技的不斷發(fā)展進步,肝癌動脈化療栓塞術能夠有效治療患者疾病,同時該手術治療方法具有創(chuàng)傷小、安全性高等特點,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顯著效果[3-4]。而在臨床采用肝動脈化療栓塞介入術治療過程中,采用相應的護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疼痛感,提高患者治療效果。本研究分析原發(fā)性肝癌肝動脈化療栓塞介入治療患者臨床護理措施應用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擇在沈陽市第十人民醫(yī)院接收并治療的原發(fā)性肝癌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選取時間為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所有患者經臨床影像學等多種檢查方法確診為原發(fā)性肝癌。同時依據(jù)研究需求,采用隨機抽簽方法,將其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50例。對照組中,男性女性患者比例為31∶19,年齡39~54歲,平均年齡(46.47±6.35)歲;觀察組中,男性女性患者比例為28∶22,年齡38~53歲,平均年齡(45.87±5.64)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P>0.05,滿足本研究需求。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肝動脈化療栓塞介入手術治療,在這一基礎上,依據(jù)患者分組不同,相應為患者提供不同護理措施。其中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措施,主要包括用藥指導,病情監(jiān)護等。觀察組患者依據(jù)患者手術治療各個階段以及患者術后恢復情況,相應為患者提供高質量針對護理措施,具體如下。
第一,術前護理。原發(fā)性肝癌患者由于受疾病影響以及缺乏手術治療相關知識,因此在患者接受手術治療前通常存在程度不一不良心理情緒。在這一情況下,護理人員需要在患者接受手術前,開展病房探視工作,相應為患者提供針對性術前心理疏導,告知患者手術治療效果,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在這一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與患者主動溝通交流,同時告知手術前準備工作,包括禁食禁水等。在術前準備階段,護理人員同時需要依據(jù)醫(yī)囑,為患者進行凝血、肝功能、腎功能等常規(guī)檢查,確?;颊吣軌蝽樌邮芙槿胧中g治療。
第二,術中護理。患者進入手術室后,護理人員需要適當調整手術室內溫度、濕度,在不影響手術治療效果的同時,確保患者手術治療體驗。護理人員需要為患者建立2條靜脈通道,以便于術中進行輸液、輸血治療。當手術開始后,護理人員需要配合麻醉師為患者進行麻醉。在這一過程中注意患者呼吸、心律情況。在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積極配合醫(yī)師開展治療,同時密切關注患者各項生命體征變化,并注意保護患者個人隱私,并使用毯子等保溫措施,確?;颊唧w溫恒定。
第三,術后護理。當患者完成手術治療后,護理人員需要觀察患者麻醉蘇醒情況,當患者從麻醉中完全蘇醒且無異常反應后,使用平推車將患者送回病房休息。護理人員同時需要為患者架設各類生命體征監(jiān)測設備,對存在呼吸困難患者提供呼吸機輔助治療,同時與病房護理人員做好交接工作,并于患者完成治療第2天探視患者,詢問有無異常不良反應。
第四,針對性護理。原發(fā)性肝癌患者接受肝動脈化療栓塞介入治療后,需要依據(jù)患者病癥情況,相應開展治療后針對性護理,主要包括飲食護理、健康教育、疼痛護理。①飲食護理。由于患者疾病較為嚴重,因此在患者結束治療后需要相應接受專業(yè)護理人員飲食指導。護理人員需要指導患者術后24 h內注意避免進食油膩、有渣類食物,以清淡、高營養(yǎng)流質食物為主,確?;颊唢嬍嘲踩M瑫r患者需要增加高蛋白質、高維生素以及豐富維生素類食物,例如蔬菜水果、魚類,同時避免攝入辛辣刺激、生冷類食物,并且需要格外注意禁止食用過硬食物,避免造成消化道損傷,增加消化道出血等并發(fā)癥發(fā)生。②健康教育。護理人員需要為患者及患者家屬開展疾病健康教育,護理人員需要告知患者疾病發(fā)病原因以及手術治療效果,列舉本院以往相似疾病治療效果良好患者,以提高患者治療信心。在這一過程護理人員需要以親和、積極的態(tài)度,回答患者及患者家屬存在的疑問,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③疼痛護理。護理人員需要依據(jù)患者疼痛程度,相應為患者提供疼痛護理。針對疼痛感較輕微患者,護理人員可通過播放輕柔音樂或與患者聊天等方式,轉移患者注意力,降低疼痛感;針對中度疼痛感患者,護理人員可為患者提供按摩等方式,緩解疼痛感;而當患者疼痛感較為強烈時,護理人員可及時告知醫(yī)師,并遵循醫(yī)囑為患者提供鎮(zhèn)痛藥物治療,采用藥物鎮(zhèn)痛過程中,需要密切觀察患者臨床癥狀以及生命體征,確保患者用藥后生命安全。
1.3 觀察指標 采用本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評分量表,總分值100分,其內容主要包括護理人員護理態(tài)度,護理技能掌握程度等。80~100分為良好,60~79分為一般,60分以下為較差?;颊咦o理滿意度=(良好例數(shù)+一般例數(shù))/病例數(shù)×100%。同時使用VAS疼痛評分量表,對比分析兩組患者采用不同護理措施后疼痛情況,其中該量表分數(shù)越高疼痛感越強烈。最后分析記錄患者治療護理過程中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主要包括發(fā)熱、胃腸功能異常以及尿潴留。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使用SPSS22.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使用t和()檢驗、表示計量資料,使用χ2和率(%)檢驗、表示計數(shù)資料,P<0.05表示數(shù)據(j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患者滿意度為96.00%,其中良好38例,一般10例,較差2例,對照組為82.00%、17例、24例、9例(P=0.001,χ2=10.010)。
2.2 兩組患者疼痛評分、住院時間對比 對照組患者疼痛評分(4.04±1.23)分,住院時間(16.26±3.56)d;觀察組患者疼痛評分(1.26±0.57)分,住院時間(10.31±2.49)d(疼痛評分P=0.001,t=14.500;住院時間P=0.001,t=9.684)。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 患者接受不同護理措施后,均有一定概率造成患者出現(xiàn)不同程度不良反應發(fā)生,但對照組(16.00%)明顯高于觀察組(2.00%)(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n(%)]
在當前醫(yī)院患者疾病診斷與治療過程中,受多種因素影響,各類惡性腫瘤疾病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嚴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5-6]。其中肝癌作為臨床常見惡性腫瘤疾病,具有較高致死率,通常采用手術治療方法,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質量,降低疾病致死率。而原發(fā)性肝癌患者接受肝動脈化療栓塞介入治療的同時,相應采取科學有效護理措施,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質量,確?;颊呱踩玔7]。
常規(guī)護理措施主要是指在患者完成手術后,相應提供藥物治療指導以及病癥監(jiān)護等基礎性護理措施,能夠維持患者生命體征穩(wěn)定,確?;颊呱踩?。但是該類護理措施效果有限,患者術后出現(xiàn)疼并發(fā)癥護理不到位,不利于患者術后恢復。同時常規(guī)護理措施缺乏相應原發(fā)性肝癌術采用肝動脈化療栓塞介入治療后,患者肝區(qū)疼痛感護理,對患者術后恢復階段生活質量以及護理滿意度提高造成較大影響,不利于患者疾病治療。
依據(jù)患者實際病癥治療情況,相應提供全程高質量的針對性護理措施,能夠最大程度上提升患者治療效果[8-9]。在患者接受手術治療過程中,手術全程采取科學針對性護理方式,并在術后恢復階段,為患者提供飲食、健康教育以及相應疼痛護理,對促進其術后恢復,降低肝癌術后疼痛感具有顯著效果。在原發(fā)性肝癌術采用肝動脈化療栓塞介入治療全過程,采用針對性護理方式,能夠避免患者在手術各個階段由于心理變化等情況增加各類不良情況發(fā)生,同時能夠最大程度上降低感染等癥狀,提高患者預后效果。并且患者采用針對性護理措施后,能夠提高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了解程度,對提高治療后日常生活護理質量,延長患者生存周期具有良好效果。
本研究中,采用高質量護理干預措施的觀察組患者,在患者護理滿意度、患者疼痛評分以及住院時間方面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且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
綜上所述,臨床針對原發(fā)性肝癌肝動脈化療栓塞介入治療患者,采用積極有效護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質量,值得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