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朗
在搜索引擎上輸入“給年輕人”四個字,后面自動聯(lián)想出來的問題如下:“給年輕人的忠告”“給年輕人的工作建議”“給年輕人的祝福語”“給年輕人加油打氣的話”“給年輕人的金句”“給年輕人鼓勵的詞句”。
嗯,回想起自己還是年輕人的時候,看到這些問題往往會嗤笑一聲:好濃的“爹味兒”。不過,也許有很多人真的搜過這些問題,不然無法解釋為何搜索引擎會自動聯(lián)想出它們。那么,年輕人真的需要這些答案嗎?
我以為真正的青年,需要的不是這些忠告、建議,縱然里面滿是金玉良言。每一個人生的答案永遠(yuǎn)只有自己才能給出,所有教你避坑的總結(jié),無非都是正確的廢話。
有些年輕人不樂意聽老一輩的忠告、建議、誡命,并不因為這些過來人的經(jīng)驗是錯的,而是他們發(fā)現(xiàn)自我的獨立思考,比接納一個現(xiàn)成的答案更為珍貴。他們需要的不是上一輩直接給予的現(xiàn)在,而是自己摸索出的未來。
在這個年代,很多人擅長用歌詠青年的方式,來博取年輕人群體的認(rèn)同,他們給出一套又一套的總結(jié)陳詞:年輕人是什么,年輕人會怎樣,年輕人將要怎樣……卻不知道,真正的年輕人,永遠(yuǎn)在老一輩的想象之外,而這些歌詠,真的就給了年輕人一個廣闊的現(xiàn)實空間嗎?
所以,泰戈爾的這首《禮物》就顯得非常特別了。
他首先給年輕人描繪了一幅真實的圖景:我們,年輕人,和不再年輕的人,無非都是這個世界洪流中的漂泊者,而且我們注定與年輕人分開、遠(yuǎn)離。
但泰戈爾的“禮物”,不是一則背后藏著流量交易的廣告,用來收買年輕人的心。
《禮物》后四句看起來一個字都沒有說明他給年輕人的“禮物”到底是什么,但這四句話合起來,就是以下這個信息:
在老到無法奔跑的時候,在河流變成山巒的時候,甚至山巒會成為河流的障礙的時候,讓到一邊,目送年輕人遠(yuǎn)去,滿懷著愛意,這就是老一輩人給年輕人最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