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向力子,四川省綿陽中學(xué)學(xué)生,曾獲第二十一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二等獎。此文系其在綿陽中學(xué)“我們都是追夢人”系列活動中的演講。他擲地有聲地對同齡人說:我希望你在下一次翻開書的時候能夠思考,能夠直視你的疼痛,因為總有一天疼痛會換來成長。
今天的演講我刪除了烏托邦,刪除了克蘇魯,刪除了弗洛伊德,最后決定以一個同齡人的身份,去告訴各位我已經(jīng)經(jīng)歷過的一些事情。
我把閱讀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你剛接觸到書本的時候。我其實不太會描述這種神奇的感受,就像是你想拍攝一次日出日落,很神奇地,天邊的那朵烏云突然散去,于是你完完整整地看著一個圓滾滾的太陽東升西落,而你的相機(jī)里記錄的一切都充滿朝氣。
第二個階段是黑夜。方才拍攝到的太陽落山了,你卻抓不住余暉的美麗。用句通俗的話來講,你可能就是不帶腦子讀書的人,本質(zhì)上是“復(fù)讀機(jī)”。也許我這句話有點刻薄,不過我能看見的現(xiàn)狀的確不太樂觀。那些把“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當(dāng)作簽名的人,每天都在發(fā)喪氣的動態(tài),抱怨這個社會的黑暗,數(shù)落身邊人的膚淺,最常說的話是“你們都不懂我,我只想做天邊的星辰”。而我想說的是,是你太好懂了,所以才渴望別人懂你吧。
我不否認(rèn)這是一個讓人鮮血淋漓的過程,這是最孤獨的一段時光——我們懷揣著對身邊之人的不信任,懷揣著對未來的迷茫,我們急于確認(rèn)自己的存在,確認(rèn)自己生而為人到底能做什么,確認(rèn)我們的價值,確認(rèn)我們?nèi)松囊饬x。我們常常為了一些小問題而撞得頭破血流。最后甚至說不清我們逃避的是現(xiàn)實還是不敢面對現(xiàn)實的自己。
很多同學(xué)應(yīng)該都聽說過《人間失格》這本書,其實它有另一個譯名:《失去做人的資格》。很多時候我們看見“人間”,會理解成“人世間”,會在讀完之后認(rèn)為它揭露了社會的黑暗,是一本讓人很絕望的小說;有時候我們會以讀過這本小說為榮,證明自己不是傻樂傻樂活著的人。但其實呢……至少我是這么認(rèn)為的,我認(rèn)為這還是一本探討人的小說,是太宰治對自己的愧疚和憎惡交織而成的小說。他絕望的原因在于,他不敢面對真實的自己,不敢面對那個一邊叫著“沒有人懂我”一邊把自己藏起來的自己。他說不清楚他憎惡的是父親還是不敢反抗父親的自己。
這個世界是既定的,我們能做的,就是跌跌撞撞地在人間走一程,試試能不能改變一下自己。理解到這個地步,理所當(dāng)然的,第三個階段就來了,那是熬過漫長的黑夜后,有光亮從東方緩緩升起,有微光從云縫里擠出來。
假期的時候,我看了反烏托邦三部曲——《一九八四》《我們》和《美麗新世界》,這更讓我懂得了獨立思考的重要性。講真的,這三本書看得我都很痛苦,我甚至覺得自己的思想都是有罪的,有種想撕爛手里的書的沖動。直到讀完最后一頁,我才覺得,我的思考,真的是一種使命。
讀書,從問不出為什么,到多問幾個為什么,再到不問為什么。
眼前的山水,似山水而又不似山水,但定睛一看山還是黛色的山,水還是青色的水。
從自卑到自大,再到謙卑,讀書也就成了一個尋找自我的過程,是在和一個個鮮活的靈魂跨越時空交流的過程。
你們大概想象不到我有多喜歡汪曾祺這個人,喜歡他筆下的草茉莉,喜歡他話里的小和尚,喜歡到想鉆到字里行間之中去。但是,我不會強(qiáng)求另一個人也喜歡汪曾祺。這是我對你的尊重。同樣的,我也希望你尊重我的汪曾祺。
好像又扯遠(yuǎn)了。大抵是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我沒有義務(wù)讓不愿意懂我的人懂我,我也沒有義務(wù)去規(guī)勸一個鐵了心離家出走的孩子,我只會告訴他:你準(zhǔn)備好了嗎?如果準(zhǔn)備好了就請出發(fā)吧!但請記住,你一定要為自己的選擇負(fù)責(zé)。
畢竟成長總是在我們猝不及防的時候到來。是什么時候呢?或許是睡了幾天橋洞看見父母終于找過來的時候,或許是目睹了一個個悲劇感到無力而乖乖回家的時候,又或許是某個莫名的瞬間……誰也不知道世界會發(fā)生什么,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黑暗中選擇光明。
我想起太宰治說的話——“唯有盡力自持,方不至癲狂。”我在最絕望的一段時光里遇見了霍爾頓,他告訴我成長是人生必經(jīng)的一次潰爛??赡芫褪且凰查g的事情,我突然不害怕自己所面臨的困境。我想我現(xiàn)在所承受著的,到最后都會變成我應(yīng)得的。如果說因為死亡,生存成了一場必敗的戰(zhàn)役,那么我們所有人都不過是一個跌跌撞撞在人世間走一趟的靈魂罷了,在所謂人世間,談不上幸運,也算不上不幸,唯一值得相信的真理是:一切都會過去的。
說了這么多,我的目的其實很簡單。
我只是想要叫醒一個裝睡的人,往他的心里填滿鮮花和野獸,讓他正視自己生而為人的欲望,在人世間有一個朝向——讓不完美成為獨一無二的標(biāo)識,讓我和我們有同等的重量。我想讓你永遠(yuǎn)不失掉想象的力量,我想讓你有不懼怕思考的勇敢,我想讓你大聲地對我說出“我不這樣認(rèn)為”。我不需要機(jī)械的掌聲或是贊美,我只需要你好好想想,既然無法永生,在生活面前你是否還能以一個必敗者的姿態(tài)驕傲地走下去。
我希望你在下一次翻開書的時候能夠思考,能夠直視你的疼痛,因為總有一天疼痛會換來成長。我想讓一個迷失在三月早晨的人嗅到南來的春意,我想讓一個枕著石頭假寐的人聽到石頭里海浪的聲音。千萬年之前石頭被海浪沖來人間,載著貝殼的尸體和深海的精靈,千萬年后它風(fēng)化成沙礫,在沙漠里種下海的心。
最后的請求大概就是,請保留你的想象力,說出你自己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