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慧 高凌峰 蔣艷*
全球約30%的成年人受到睡眠障礙的困擾,6%~10%可被診斷為失眠[1]。失眠作為一個公共衛(wèi)生問題,損害患者的身心健康,降低生活質量,增加其他疾病發(fā)生的風險。原發(fā)性失眠癥是一種排除藥物、精神疾病或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2-3],在入睡或維持睡眠上存在困難,是最常見的臨床疾病之一。現(xiàn)階段,治療原發(fā)性失眠主要有藥物和非藥物兩種手段。藥物主要包括苯二氮卓類、褪黑素和其它鎮(zhèn)靜劑等,能起到一定療效,但存在藥物副作用。目前國內外專家均在積極尋找治療原發(fā)性失眠的非藥物治療手段[4]。中醫(yī)治療失眠的方法較多,推拿療法被認為是可能有效的輔助療法之一。在普通失眠推拿基礎上引入中醫(yī)五色理論而形成五色誘導失眠推拿,是對原有治療方法的改良。本次采用多導睡眠監(jiān)測(PSG)客觀評價五色誘導推拿療法干預原發(fā)性失眠的臨床療效。
運輸路線問題一直都是物流的核心問題,它屬于典型的組合優(yōu)化問題,尤其是當節(jié)點較多時,容易導致運輸路線變得非常復雜而難以選擇。例如在實際運輸中,有多個裝卸貨點需要停留,這就要求控制中心提前安排好行車路線,避免不合理運輸?shù)陌l(fā)生,同時配備適運車輛,保證車輛能夠以最短時間、花費最少成本順利地通過這些路徑,完成運輸任務[12]。
味的地方了。從我家中到那個新的學塾里去時,路上我可看到針鋪門前永遠必有一位老人戴了極大的眼鏡,低下頭來在那里磨
1.1 臨床資料 2018 年8 月至2020 年10 月招募符合原發(fā)性失眠癥患者90 例。(1)納入標準:①符合“CCMD-3 診斷標準的原發(fā)性失眠癥”診斷的患者;②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量表(PSQI)≥7 分;③年齡18~65歲,精神、認知能力正常。(2)排除標準:①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14 分、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17 分或法律規(guī)定的精神障礙;②存在全身性疾病如疼痛、發(fā)熱、咳嗽、手術或合并重要臟器功能衰竭;③對本項目高度敏感,難以解釋和溝通;④因其他因素,如聽力障礙。隨機分為對照組、普通失眠推拿組(普通組)、五色誘導失眠推拿組(五色組),每組各30 例,三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州、縣(市)建立了投資創(chuàng)業(yè)管委會及政務服務中心,為社會投資者提供審批優(yōu)質服務。抽調具有行政許可、審批和管理服務事項部門相關人員進駐政務服務中心集中辦公,開展一站式服務。對在政務中心不能辦理清楚的,由投資創(chuàng)業(yè)管委會安排專人陪同,協(xié)助到相關部門辦理清楚。對簡易程序無法辦理的項目,根據(jù)項目性質由投資創(chuàng)業(yè)管委會或發(fā)改、招商、工信部門牽頭相關單位集中開會,現(xiàn)場解決。
表1 三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表1 三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2.1 三組治療前后PSQI 評分比較 見表2。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 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4 觀察指標 所有患者均在治療前及1 個療程予PSG 監(jiān)測。PSG 監(jiān)測[5]過程中開燈、關燈臥床時間≥8 h,記錄過程不間斷。監(jiān)測內容包括:①睡眠進程:總記錄時間(TRT)、實際睡眠時間(TIB)、睡眠效率(SE)、覺醒次數(shù);②睡眠結構:非快速眼動1 期(N1)、非快速眼動2 期(N2)、非快速眼動3 期(N3)、快速動眼睡眠期(REM)的時長及占比。
1.2 方法(1)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保持病室安靜,溫濕度適宜,指導睡前保持情緒穩(wěn)定,避免飲用濃茶、咖啡等刺激性飲料、避免進食不宜消化食物,不采用推拿療法。(2)普通組:普通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頭面部的引陽入陰失眠推拿法[5],每晚19 ∶00~21 ∶00給予推拿。步驟如下:患者取仰臥位,全身放松,配以輕柔音樂,光線灰暗,推拿操作包括開天門、推坎宮、揉太陽、揉百會、勾風池、勾廉泉、壓承漿等。以上操作每步約2 min,動作緩慢柔和,2 個循環(huán)/次,約25 min,1 次/晚,10 次為1 療程。(3)五色組:首先依據(jù)患者的中醫(yī)辯證結合五色入五臟原理,推拿前使用投影儀在推拿室內投以相應的燈光顏色,如脾氣虧虛者投以柔和的黃光、肝氣郁結者投綠光,然后讓患者取舒適仰臥位,操作者給予五色助眠誘導語。導語結束后調暗燈光,再按普通組方法予以推拿,1 次/晚,35 min/次,10 次為1 療程。
表2 三組治療前后PSQI評分比較
表3 三組治療前后PSG監(jiān)測指標比較
睡眠是一種重要的生理現(xiàn)象,是人類不可缺少的基本生命活動之一,對維持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失眠者醒后自覺疲勞、乏力,無滿足感,中醫(yī)稱之為“不寐”“不得臥”,是由五臟過極、七情失衡[6]、飲食不節(jié)致營衛(wèi)不和,陰陽不交[7],或虛證或實證。心主神明,失眠者病位在心,與肝、脾、腎關系密切。對于失眠癥專家均在積極尋找非藥物療法,如針灸、認知行為治療等普遍被失眠患者接受,也獲得一定的療效[8-9]。中醫(yī)推拿療法功效獨特,楊潤[10]等研究證實,推拿療法干預失眠有一定療效。頭為一身陽脈所聚,天門、坎宮、印堂、太陽、百會、安眠、風池、廉泉、承漿等穴為頭部陽經及小周天要穴,對其推、揉、勾、壓可刺激神經末梢和皮下血管,緩解疲勞,放松心身,調暢氣機,引陽入陰[5],改善睡眠質量。
中醫(yī)五色理論最早源于《內經》[11],先賢借助陰陽象似構建五色理論?!鹅`樞·五色》曰:“以五色命臟,青為肝、紅為心、黃為脾、白為肺、黑為腎”,以五色養(yǎng)五臟,調和心境。青(綠)色能松弛神經、調節(jié)血壓、緩解疲勞、控制過激情緒;赤(紅)色可興奮神經系統(tǒng),緩解憂郁,讓人感到充實飽滿;白色讓人感到舒暢與平靜;黃色能助消化,調節(jié)神經內分泌系統(tǒng),可健脾緩解神經衰弱;黑色讓人感到平靜、下沉,引火歸源。研究顯示[12]社會環(huán)境改變、心理因素是導致失眠的一個重要因素,這與中醫(yī)七情失衡相一致,故情志舒暢,對改善失眠有較大作用。邱杰慧[13]等學者研究證實,色彩可以使人產生心理暗示,有助于入睡,稱之為“色彩療法”。通過象物生時色的意象思維誘導患者循環(huán)一天生理過程,以聯(lián)想五色來撫蘊五臟,然后實施引陽入陰推拿療法,重視調暢情志,達到調理五臟、平衡陰陽、治療疾病的目的,體現(xiàn)了以五臟為中心的整體觀。
本資料結果顯示,普通組與五色組與對照組比較PSQI 評分提高,提示推拿療法對原發(fā)性失眠有效。相比于普通失眠推拿,五色誘導失眠推拿療法有更好的臨床效果,其不僅能縮短N1 睡眠潛伏期,緩解患者的入睡困難,幫助患者更快進入睡眠,而且能提高睡眠效率,延長睡眠時間,同時能減少患者夜間的覺醒次數(shù),總體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
綜上所述,中醫(yī)五色理論的應用十分廣泛的,環(huán)境色彩對疾病有輔助治療作用,應當不斷地發(fā)掘并加以利用。五色誘導睡眠推拿療法操作簡便安全,易于掌握,是一項中醫(yī)特色鮮明的適宜技術,具有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