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 伶,韓振強,林志金,白麗娜,韓 雪,王建國
(1河北省眼科醫(y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2河北省眼科醫(yī)院醫(yī)務科,3邢臺市人民醫(yī)院急診科,4邢臺市人民醫(yī)院全科醫(yī)學科,河北 邢臺 05400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一種常見慢性睡眠疾病,由于患者在睡眠期間上氣道發(fā)生阻塞或塌陷,從而引起通氣不足或呼吸暫停,并伴有打鼾、呼吸不足、血氧飽和度下降、睡眠結構紊亂等一系列臨床癥狀[1]。OSAHS 引起的呼吸暫停可導致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以及糖代謝異常,造成多系統(tǒng)和器官損害,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健康,早期識別和適當治療是控制該病的主要方式[2-4]。鼻通氣阻力增加與睡眠呼吸障礙關系密切,約有一半OSAHS 患者存在鼻、咽等上氣道狹窄,鼻腔結構異常是OSAHS主要致病因素之一,糾正患者通氣功能障礙對于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5]。既往研究顯示,鼻腔擴容術可糾正鼻腔結構異常,擴大鼻腔通氣容積,降低鼻阻力,改善通氣障礙,恢復正常通氣功能[6]。本研究采用鼻腔擴容術治療OSAHS 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選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河北省眼科醫(yī)院耳鼻喉咽頭頸外科收治的OSAHS 患者89例,其中男性73 例,女性16 例,年齡36~75 歲,平均年齡(53.16±5.25)歲;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shù)(apnea hy?popnea index,AHI)5~15 次/h 31 例,AHI 16~30 次/h 45 例,AHI>30 次/h 13 例。所有患者均存在鼻塞、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夜間打鼾及呼吸暫停等癥狀。納入標準:(1)符合OSAHS 診斷和外科治療指南標準[7],多導睡眠圖(polysomnogram,PSG)監(jiān)測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shù)(AHI)≥5 次/h;(2)鼻竇CT 及鼻內徑檢查存在鼻中隔偏曲,鼻腔外側發(fā)生肥大、彎曲等結構異常現(xiàn)象;(3)年齡≥18 歲;(4)鼻內鏡結合鼻竇CT 檢查均存在不同程度口咽平面阻塞;(5)治療前1 個月未服用影響呼吸功能或睡眠的藥物。排除標準:(1)近1 月內發(fā)生感染;(2)合并有心肺疾??;(3)合并鼻竇炎、鼻腫瘤等導致呼吸功能障礙的疾??;(4)合并免疫系統(tǒng)疾?。唬?)認知功能障礙;(6)上氣道手術史;(7)先天性頜面部發(fā)育畸形者。
1.2 治療方法所有患者術前行常規(guī)鼻腔檢查及鼻腔鼻竇CT檢測,明確患者病變程度,評估鼻咽平面阻塞情況。鼻腔擴容術主要包括鼻中隔成形術、下鼻甲消融術、下鼻甲外移術、中鼻甲內移術及中鼻道雙側對稱開放術等。術者全身麻醉,氣管插管,在鼻內鏡下微創(chuàng)操作,手術均由同一組醫(yī)師操作。(1)鼻中隔成形術:于鼻中隔左側做L形切口,暴露術野,分離軟骨黏膜,切開軟骨,同時分離對側黏膜,暴露偏曲部位,使用軟骨刀切除偏曲軟骨,查看患者鼻腔通暢情況,檢查中隔居中后,使用膨脹海綿等填塞鼻腔,對合切口,間斷縫合。(2)下鼻甲部分消融術:使用等離子低溫射頻消融手術系統(tǒng),自鼻甲由前向后進行消融,之后消融鼻甲兩側,同時注意止血,術后填塞海綿。(3)下鼻甲外移術:下鼻甲骨增生患者,使用剝離子骨折下鼻甲骨,向外側移位。(4)中鼻甲內移術:切除中鼻甲泡性部分,骨折中鼻甲向內側移位。(5)中鼻道雙側對稱開放術:對中鼻道狹窄患者,可擴寬中鼻道。術后2~3 d 取出填塞海綿,給予抗生素治療,定期清理鼻腔。
1.3 觀察指標患者分別于術前、術后6 個月觀察以下指標:(1)記錄鼻內鏡下表現(xiàn)。(2)PSG監(jiān)測:記錄AHI、鼾聲指數(shù)、最低血氧飽和度(lowest oxygen satu?ration,LSaO2)。(3)鼻聲反射測量:患者自持鼻聲反射儀測量,記錄單側鼻腔最小截面積(nasal minimum cross-sectional area,NMCA)、NMCA 距前鼻孔的距離(distance of the minimal cross-sectional area from the nostril,DCAN)及0~5 cm 鼻腔容積(nasal cavity in 0-5 cm volume,NCV 0~5)。(4)鼻阻力測量:將壓力管固定在患者一側前鼻孔,面罩扣于患者面部并固定,保證不漏氣,閉口平靜呼吸,記錄150 Pa 下鼻阻力值,包括鼻腔單側吸氣阻力(inspiratory resistance,IR),呼氣阻力(exhalation resistance,ER),計算雙側總阻力,總阻力=左側鼻腔阻力×右側鼻腔阻力/(左側鼻腔阻力+右側鼻腔阻力)。(5)術前通氣功能指標與PSG監(jiān)測指標的相關性。
1.4 統(tǒng)計學處理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2.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相關性分析采用Pearson法。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89 例OSAHS 患者鼻內鏡下表現(xiàn)患者術前存在鼻中隔偏曲、下鼻甲肥大、中鼻甲反張以及總鼻道狹窄等,術后6 個月鼻內鏡檢查,可見篩竇竇腔及上頜竇口開放性良好,術腔上皮化好。
2.2 89 例OSAHS 患者多導睡眠圖監(jiān)測結果與術前比較,術后6 個月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患者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shù)(AHI)、鼾聲指數(shù)明顯減小,最低血氧飽和度(LSaO2)明顯增加,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1。
表1 89例OSAHS患者多導睡眠圖監(jiān)測結果(-x±s,n=89)
2.3 89 例OSAHS 患者手術前后鼻聲反射檢測結果
與術前比較,OSAHS患者術后6個月單側鼻腔最小截面積(NMCA)、NMCA 距前鼻孔的距離(DCAN)、0~5 cm 鼻腔容積(NCV 0~5)明顯增加,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89例OSAHS患者手術前后鼻聲反射檢測結果(±s,n=89)
表2 89例OSAHS患者手術前后鼻聲反射檢測結果(±s,n=89)
時間術前術后6個月t值P值NMCA/cm2 0.29±0.15 0.44±0.21 5.483<0.001 DCAN/cm 2.08±0.36 2.32±0.48 3.774<0.001 NCV 0~5/cm3 5.06±1.24 6.74±1.56 7.953<0.001
2.4 89 例OSAHS 患者手術前后鼻阻力檢測結果與術前比較,OSAHS患者術后6個月鼻腔單側吸氣阻力(IR)、呼氣阻力(ER)、吸氣總阻力、呼氣總阻力明顯減小,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89例OSAHS患者手術前后鼻阻力檢測結果[±s,Pa/(cm3·s),n=89]
表3 89例OSAHS患者手術前后鼻阻力檢測結果[±s,Pa/(cm3·s),n=89]
時間術前術后6個月t值P值IR 0.49±0.21 0.21±0.15 10.236<0.001 ER 0.61±0.26 0.23±0.17 11.540<0.001吸氣總阻力0.18±0.06 0.09±0.03 12.657<0.001呼氣總阻力0.22±0.08 0.10±0.05 12.000<0.001
2.5 術前通氣功能指標與多導睡眠圖監(jiān)測指標相關性分析術前鼻聲反射指標NMCA、DCAN、NCV 0~5與AHI 呈 負 相 關,與LSaO2呈 正 相 關(P<0.05),NMCA、DCAN、NCV 0~5 與鼾聲指數(shù)無明顯相關性(P>0.05)。鼻阻力檢測指標IR、ER、吸氣總阻力、呼氣總阻力與AHI 呈正相關,與LSaO2呈負相關(P<0.05),IR、ER、吸氣總阻力、呼氣總阻力與鼾聲指數(shù)無明顯相關性(P>0.05)。見表4。
表4 術前通氣功能指標與多導睡眠圖監(jiān)測指標相關性分析(n=89)
OSAHS 是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OSAHS患者導致的死亡事件較非OSAHS患者明顯升高[8]。OSAHS 病因復雜,涉及上氣道解剖結構和功能異常、內分泌紊亂及炎癥反應等多種因素,由于鼻部結構異常及疾病引起的鼻腔狹窄是導致OSAHS 的重要病因之一,與OSAHS 發(fā)生具有相關性。鼻部阻塞引起鼻阻力增加,上呼吸道阻力上升,咽部負壓增加引起塌陷,氣流受阻震動軟腭,形成鼾聲;鼻阻塞后經(jīng)口呼吸,舌肌和鼻肌活動減弱,舌體及下頜骨后墜,阻塞氣道;另外鼻氣流減少后降低對呼吸抑制的調節(jié)作用,導致代償性過度通氣,引發(fā)呼吸暫停[9-10]。鼻腔擴容術通過一系列手術,解除異常結構及占位病變,從多方面改善患者通氣狀況,有助于通氣功能恢復。術前鼻通氣功能檢測可準確判斷阻塞程度,明確解決通氣問題的治療方式,對于患者手術治療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鼻聲反射檢查和鼻阻力測量用于評估鼻內部結構,具有較高準確性,能夠客觀評估鼻通氣狀況。鼻聲反射檢查利用聲波發(fā)射原理,與前鼻孔連接后,對發(fā)射聲波進行探測,測算鼻腔幾何形態(tài)、不同部位截面積大小以及鼻腔容積,可用于定量、定位診斷鼻阻塞位置[11]。研究顯示,鼻聲反射檢查可以準確反映鼻咽容積,對于鼻中隔偏曲行成形術的患者具有較高臨床價值[12]。鼻阻力測量主要測定鼻腔內氣流通過所遇阻力,臨床用于客觀評定鼻腔呼吸阻力[13]。鼻阻力主要由狹窄部位決定,阻力增加與上氣道阻塞性呼吸有關,治療前后進行鼻阻力檢測,可準確評估OSAHS患者病情及術后療效。OSAHS患者術前通過鼻聲反射檢查和鼻阻力測量,能夠明確阻塞部位,進而通過鼻腔擴容術糾正鼻中隔偏曲、鼻瓣區(qū)狹窄等降低通氣功能的因素,擴大鼻腔通氣容積,恢復上氣道通氣功能。PSG 監(jiān)測是診斷OSAHS 的金標準,可準確測定呼吸暫停類型及程度。本研究結果顯示,患者術后鼻腔異常解剖結構發(fā)生明顯改善,AHI、鼾聲指數(shù)較術前明顯減小,LSaO2明顯增加,提示鼻腔擴容術可通過有效減少鼻阻力,增加鼻腔容積,改善患者通氣功能,具有重要臨床價值。OSAHS 患者存在鼻阻力增加、鼻腔容積減小等癥狀,本研究對89例患者行鼻腔擴容術,術后隨訪6 個月結果顯示,鼻聲反射檢查指標NMCA、DCAN、NCV 0~5 均較治療前明顯增加,而鼻阻力指標IR、ER、吸氣總阻力、呼氣總阻力均明顯減小,與相關文獻[14-15]報道一致,由此證實,鼻聲反射檢查和鼻阻力測量可客觀評估OSAHS患者鼻腔通氣狀況。
OSAHS 發(fā)病與多種因素有關,鼻腔通暢程度對患者治療具有重要意義。OSAHS 患者NMCA 減小,鼻腔氣流加快,鼻阻力增加,引起咽腔塌陷,震動軟腭,進一步導致鼻腔容積減小,鼻阻力繼續(xù)增加,使病情加重[16]。AHI和LSaO2分別反映呼吸障礙和血氧降低程度,與OSAHS 預后密切相關。梁秀妮等[17]采用CT 對OSAHS 患者上氣道成像,認為上氣道容積與AHI、LSaO2高低有關。既往研究顯示,鼻阻力上升是鼻阻塞性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OSAHS 患者較正常人鼻阻力明顯增加,且與病情嚴重程度相關[18-19]。本研究經(jīng)Pearson相關性分析顯示,鼻聲反射指標NMCA、DCAN、NCV 0~5 與AHI 呈負相關,與LSaO2呈正相關,而鼻阻力指標IR、ER、吸氣總阻力、呼氣總阻力與AHI 呈正相關,與LSaO2呈負相關,提示OSAHS 患者AHI 增加和LSaO2降低與鼻腔容積減小及鼻阻力增加有關。
綜上所述,鼻聲反射及鼻阻力可準確評估OSAHS 患者鼻通氣功能,術前檢測有助于了解阻塞平面及病情程度,術后檢測有利于評價治療效果,對臨床治療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可作為臨床常用檢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