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德兵 欽小英
摘 要 閱讀是初中語文教學體系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它對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有著深遠的影響。但就現(xiàn)階段初中閱讀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閱讀教學的效果極為不佳,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閱讀能力都有待進一步提升和增強。開展群文閱讀能在優(yōu)化語文教學的內容、模式、方法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閱讀教學的整體質量。本文將從不同的角度探討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的有效指導策略,以此推動群文閱讀教學的穩(wěn)步開展。
關鍵詞 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指導策略;教學質量
群文閱讀是相對單篇文本的閱讀而言的,它是指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對一個或多個主題的文本進行的閱讀和討論。相比單篇閱讀而言,群文閱讀對學生的認知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思考能力都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在進行群文閱讀教學指導時,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身心發(fā)展狀態(tài)進行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和安排,以生動多樣的教學情境和靈活多變的教學模式進行群文閱讀教學指導,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的學科綜合實力。
一、初中群文閱讀教學指導的現(xiàn)狀
在現(xiàn)階段的初中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更多的是就教材中的群文進行小范圍的群文閱讀教學,沒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閱讀能力形成科學的群文閱讀教學體系,課堂教學模式缺乏新意,群文閱讀教學效果也比較差。面對這樣的群文閱讀教學,學生不僅難以產(chǎn)生足夠的閱讀興趣,也不愿意與教師進行互動,課堂氛圍沉悶單調,降低了群文閱讀教學的整體效率。由此可見,當下的初中群文閱讀教學存在著諸多亟需改善的問題,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配合解決。首先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在全面考慮學生閱讀需求的基礎上科學創(chuàng)新群文閱讀的教學模式,以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激活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學習熱情,讓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群文閱讀當中。為充分提升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增加學生的群文閱讀時間和效果,教師可以分專題進行一系列的群文閱讀教學,增加學生群文閱讀的連貫性和多樣性,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形成系統(tǒng)的知識框架和理論體系。
教師作為群文閱讀教學的引導者,要充分發(fā)揮引導作用,努力優(yōu)化群文閱讀教學的方式方法,推動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群文閱讀中。輕松愉悅的群文閱讀氛圍、活潑有趣的群文閱讀課堂以及循序漸進的群文閱讀指導都能給學生帶來很好的閱讀體驗,在豐富學生群文閱讀感受的同時,激活他們的閱讀自主性,積極參與教學過程,不斷提升自己的閱讀實踐能力和學科核心素養(yǎng)。
二、群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
就當前初中群文閱讀教學的整體情況來看,教師要采取科學有效的教學策略來提升群文閱讀教學的效果和質量。教師要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群文閱讀教學,以豐富多彩的群文閱讀活動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以創(chuàng)新的課堂設計和趣味性的教學模式拓寬學生的文學視野和語言儲備,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領悟能力。
1.選擇和推薦群文閱讀篇目
要讓群文閱讀科學有序地開展,教師要選擇和推薦合適學生進行群文閱讀的篇目。首先,教師要根據(jù)教材課文的水平和難度給學生選擇匹配的群文閱讀文本,以恰當?shù)奈谋就苿訉W生對群文閱讀的接受和認可。其次,教師還要兼顧到學生的閱讀興趣,以學生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興趣為出發(fā)點,結合網(wǎng)絡平臺選擇和推薦一些文質兼美的散文、詩歌等,讓學生在群文閱讀中受到良好的文學熏陶,提升他們的文學素養(yǎng)和行為修養(yǎng)。
以統(tǒng)編版七年級上冊教材中《春》《古代詩歌四首》《濟南的冬天》《雨的四季》的教學為例,教材根據(jù)單元主題“四季”將這些文本歸類為一個群文,以多篇文本展示了四季的景色變幻和作者的情感變化,讓學生在群文閱讀中領略不同的四季風光。這類文學性強的閱讀文本能促進學生優(yōu)美語言的積累和運用。在教學結束后,教師可以根據(jù)群文主題向學生推薦一些類似的文本,讓學生將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完整地結合起來。
2.重視和強化群文閱讀體驗
在群文閱讀的日常教學中,教師要以豐富多樣的閱讀活動激發(fā)學生參與閱讀的興趣和熱情,增強學生的閱讀體驗。傳統(tǒng)的灌輸型閱讀教學難以給學生帶來良好的閱讀體驗,還容易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形成一定的桎梏。要突破傳統(tǒng)閱讀教學的瓶頸,就需要采取多樣化的閱讀教學方式,以豐富多彩的群文閱讀活動強化學生的閱讀感受,進而增強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
以上面的群文教學為例,為增加教學的層次感,提升學生的體驗感,教師可以采取不同的課堂情境進行“四季”的教學。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圖片和播放短片,以直觀的方式向學生展示四季的變化,在此情境下,學生就會帶著自己的直觀感受進入到文本的閱讀和學習中,提升他們對文本的感知能力?;蛘撸處熯€可以舉辦“我是小小朗讀者”的活動,讓學生將這組群文中自己最喜歡的或感受最深的話語摘錄下來,并有感情地朗讀出來,摘錄和朗讀都能增加學生對群文內容的理解和掌握。
3.指導和傳授群文閱讀方法
對于初中生而言,他們需要接觸的文本信息較多,只有學會科學閱讀,才能迅速從文本中提取出有價值的信息。因此,教師在進行群文閱讀教學時,要向學生傳授科學的閱讀方法,幫助學生實現(xiàn)高效閱讀,增強他們的語言積累和運用能力。群文閱讀方法不僅能很大程度上減少群文閱讀的困難和障礙,讓學生事半功倍地進行群文閱讀,還能大幅度提升群文閱讀教學的效果,讓教師高效地達成課堂教學的目標。
以統(tǒng)編版八年級下冊教材中《桃花源記》《小石潭記》《核舟記》《〈詩經(jīng)〉二首》的教學為例,這些課文都不是單純的寫景,而是作者將情感寄托在不同景色的描寫中。要讓學生挖掘到作者的深層思想和情感,就需要讓學生學會不同的閱讀方法。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詳略得當?shù)胤鹤x,先大致了解群文文本的主要內容。其次,教師可以采用問題導入的方法讓學生有目的地精讀,這個環(huán)節(jié)可以讓學生細致地揣摩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獲得足夠多的文本信息和背景信息。在學生進行完精讀之后,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進行分組討論,讓他們就相關問題進行不同觀點的交流和討論,觀點的碰撞會讓他們獲取更多的閱讀啟發(fā),還能讓他們互相學到不同的信息獲取方式。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再次進行仔細地閱讀,使學生在原有的閱讀基礎上進行新的思想感情挖掘。
4.加強課內外群文閱讀的銜接
就初中階段的閱讀教學現(xiàn)狀來看,課內的閱讀文本容量相對較大,群文文本的內容和主題也相對較多,但學生進行課內閱讀的時間是相對有限的,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群文閱讀能力的提升。因此,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做好課內外群文閱讀的銜接,不僅要重視課內群文閱讀的教學,還要重視課外群文閱讀的引導,將課內外群文閱讀科學合理地結合起來,培養(yǎng)學生進行課外群文閱讀的習慣,增強他們的群文閱讀能力,最終提升群文閱讀的整體質量。
以上面四篇文本的群文教學為例,在進行完閱讀方法的傳授之后,教師可以選取同類型的課外文本,如《荊州記》《再游桃花源》等,將其引入到學生的課外閱讀中,讓學生將之前學到的閱讀方法靈活地運用于課外群文閱讀中。課內外同類型群文文本的閱讀能給學生帶來潛移默化的引導,能逐步提升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和自主性,讓他們更愿意花時間進行課外群文閱讀。
總之,在初中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打破傳統(tǒng)閱讀教學的單一固定模式,提升初中語文教學的整體質量和效率,促進學生文學素養(yǎng)和學科能力的培養(yǎng),為學生今后的成長和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不斷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的設計,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合適的閱讀實踐活動。此外,教師還要不斷完善群文閱讀的讀后評估體系,對學生的閱讀節(jié)奏和閱讀質量進行科學合理的管理和評價,全面提升學生的群文閱讀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