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蘭·亞歷山大·諾萊哲
我從高威大學畢業(yè)以后,進入斯莫菲特·卡帕包裝公司應聘包裝設計師。
馬丁先生是我們的面試官,他來會議室清點了一下人數(shù),一共有八個應聘者。他給我們分成了A和B兩組,每組四個人,我被分在了B組。馬丁先生在桌子上放好紙筆,讓我們在半小時內完成一幅關于飲料的包裝設計。當我們完成以后,馬丁先生開始審閱我們的作品,他剛拿起A組的作品就皺著眉頭說:“你們?yōu)槭裁从煤谏P畫設計圖?”
“這是你給我們的筆呀!”A組的好幾個應聘者回應說,“用黑色筆也沒什么不可以,我們是在做設計,并不是畫水彩畫!”
“這是不可以的,要用紅色筆才行!”馬丁先生認真地說。包括我在內,所有的應聘者都對此覺得難以理解,其中有個年輕應聘者好奇地問:“這是為什么呢?”
“哪有為什么?他就是在胡說八道!”A組的另幾個應聘者都這樣不滿地說。
馬丁先生笑笑,并沒有回答。他接著開始看我們B組應聘者的作品。非常幸運,馬丁先生給我們B組應聘者的是紅色筆。我們正盼著得到馬丁先生的贊揚,可沒想到他看了我們的作品后卻說:“你們?yōu)槭裁从眉t色的筆畫圖紙?應該要用黑色筆才對!”
“太離譜了!你是在戲弄我們嗎?”一個A組應聘者不滿地說。
“我看他就是在戲弄我們,我們離開這個地方吧!”“是的,我們雖然是應聘者,但我們有尊嚴!”另幾個A組應聘者也跟著說,他們說完后就憤憤不平地離開了會議室。
“我覺得我們應該聽一聽其中的原因……”我想呼吁大家冷靜下來,可我的話還沒有說完,我身邊另一個B組應聘者就打斷我的話說:“這有什么原因?他就是在戲弄我們,這樣的面試官太令人失望了?!?/p>
就這樣,B組也有兩個應聘者離開了會議室。這時,只有我們B組兩個應聘者和A組那個問為什么的年輕應聘者留了下來。
“馬丁先生,您給了A組黑色筆,卻批評他們不該用黑色筆,而應該用紅色筆;您給了我們紅色筆,又批評我們不應該用紅色筆,而應該用黑色筆。您可以告訴我們這是為什么嗎?”那個A組的年輕應聘者再次問道。我和另一個B組的應聘者也連連點頭,表示我們對此也充滿著好奇,我們也想要知道答案。
“其實用什么顏色的筆根本不重要,我只是在測試各位在面對質疑和批評的態(tài)度!”馬丁先生笑著說,“如果一個人經(jīng)受不住質疑和批評,即使作品再好也不會有很大的提升,而如果一個人能用好奇心面對質疑和批評,他就會有無限的進步空間。所以,你們這三個因為好奇而留下來的人,就是公司所需要的人!”
就這樣,我們三個人成了斯莫菲特·卡帕包裝公司的新設計師。正如馬丁先生所說,我們在此后遭遇過無數(shù)的質疑和批評,但我們一直都用這樣的好奇心去面對,我們的設計水準也因為這份好奇心而不斷提升,我們的設計作品在整個愛爾蘭都享有很高的聲譽。
1987年,是我成為設計師的第八年,我們公司在那一年里有三件作品獲得了“全球包裝設計獎”,而其中有一件就是我的作品,我也是這一獎項的全球最年輕獲得者。
在慶祝會上,我真誠地感謝了公司對我們的栽培,但馬丁先生卻哈哈地笑著說:“栽培?不,不,公司沒有栽培你們,公司反而是因你們而沾光,真正成就你們的不是公司,而是你們在面對質疑和批評時,心中所保持著的那份好奇心呀!”
(責編? 宋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