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小,且受身心發(fā)展的限制,對于自身的行為不具備約束力,因此新課改對小學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在進行管理工作時,應當充分運用溝通藝術,有效引導使生正確地約束自己的行為,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通過溝通解決班級中出現(xiàn)的各類問題。
【關鍵詞】溝通藝術;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
中圖分類號:G625.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29-0038-02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Communication Art in the Management of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Haiwan Primary School, Chuanwang School District, Zhangjiachuan County, Tianshui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MA Guoliang
【Abstract】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re young and are restricted by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so they are not binding on their own behavior. Therefore,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class management of primary school head teachers. The teacher in charge of the class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the art of communication,? effectively guide students to correctly restrict their behavior, establish a harmonious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and solve various problems in the class through communication.
【Keywords】Communication art; Primary school head teacher; Management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在成長的重要時期,小學時期的教育影響學生的終身成長。因此,小學班主任在進行管理工作時,應當注重溝通藝術的應用。溝通是實現(xiàn)班級管理工作的基礎和前提,也是班主任和學生進行信息傳遞、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溝通的過程中,充分運用溝通藝術,才能夠建立有效的交流,從而建立完善的師生關系,構(gòu)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才能健康成長,養(yǎng)成良好的品格,樹立正確的行為習慣。
一、溝通藝術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意義
溝通是生活和交際技巧,教師在管理工作中巧妙運用溝通藝術,能夠建立新型和諧的師生關系,通過溝通促進與學生之間相互理解,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同時,通過溝通,班主任也能夠及時了解學生的生活狀況和學生的個性特點,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因材施教的引導方式,在實現(xiàn)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同時,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體現(xiàn)素質(zhì)教育的深層次理念。
從客觀原因來看,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心智不成熟,受身心發(fā)展的影響,因此對自己的行為后果缺乏理智的考慮,也無法有效約束自己的行為。因此,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應當充分運用溝通藝術,讓學生能夠真實地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在了解學生想法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的問題,對學生進行引導。同時,通過溝通藝術在班集體內(nèi)灌輸集體意識,提高班集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強集體榮譽感,也能夠使學生學會與他人和諧相處,從而增強學生的社會性和適應能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一方面,通過與學生的有效溝通,教師能夠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能夠根據(jù)學生的個性特征進行幫助,增加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感。另一方面,溝通藝術的應用能夠使學生消除對教師的畏懼感和身份上的差距感。消除距離和身份上的差距,才能夠使學生更好地尊重教師的引導,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二、溝通藝術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應用策略
(一)給予關愛,融洽相處
班主任在運用溝通藝術的過程中,首先要踐行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的職業(yè)道德理念,這樣才能在管理工作中一視同仁,對于學生付出更多的關心和耐心,讓學生深刻感受到班主任對自己的愛。有了這樣的基礎和前提,教師才能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在有效溝通的基礎上運用溝通藝術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受身心發(fā)展影響,大多數(shù)對教師有著天然的畏懼感,因此不敢對班主任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這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難度。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大多數(shù)班主任在此過程中未能運用溝通藝術解決問題,更多地采取班級制度的約束,這樣的管理理念導致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隔閡加深,無法實現(xiàn)有效管理。因此,班主任應當深刻認識到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及其特點,深入研究學生的個性特征,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的引導,這樣才能更好地運用溝通藝術。因此,給予學生更多關愛促進融洽相處,是運用溝通藝術的基礎和前提。
(二)相互理解,平等溝通
在與學生進行溝通的過程中,班主任首先要放下自己管理者的身份,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才能在管理工作中與學生平等溝通,實現(xiàn)相互理解。在溝通的過程中,班主任要像學生的朋友一樣,用平和的語氣、平易近人的語言敞開自己的心扉,讓學生能夠真實地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這樣才能夠有效運用溝通藝術。同時,班主任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特征,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這樣才能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例如,班級內(nèi)的一位小學生在唱歌方面的天賦較高,但由于對自身的行為認知缺乏認知,因此這位學生通常會花大量的時間唱歌,從而耽誤了其他課程的學習。針對這樣的問題,班主任應當充分發(fā)揮溝通藝術的作用進行引導,在管理工作中,如果班主任直接運用自己的教師身份對學生進行居高臨下的批評,不僅無法起到引導效果,還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因此,在運用溝通藝術的過程中,班主任首先可以對學生的愛好與天賦進行贊揚,并且在學校的各類文藝活動中積極推薦這位學生參與。接下來,通過一些著名歌唱家的事跡進行引導,讓學生認識到只有學好文化課程,才能使自己走得更遠,才能更好地發(fā)揮自己的歌唱藝術天賦,這樣的引導模式才能夠使學生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在這樣的溝通基礎上,針對學生的學習和歌唱進行協(xié)調(diào),既能使學生不影響學習,同時也能使其發(fā)揮自己的興趣愛好。學生也在此過程中感受到了班主任對自己的關愛和良苦用心,才能夠更好地配合班主任的工作。
(三)真誠溝通,認真聆聽
真誠溝通是順利進行溝通的要求,運用溝通藝術進行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過程中,教師也要以真誠溝通為前提,要以自己的真心打動學生,同時認真聆聽學生的想法。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活躍,對于事物有著不同的看法,由于這些看法天馬行空,在成年人看來大多不切實際,因此,大多數(shù)班主任在進行管理工作時會直接否定學生的這些想法,這樣的管理理念遏制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也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因此,利用溝通藝術進行班主任管理工作時,班主任應當尊重學生的想法,也要認真聆聽學生的表達,使學生認識到班主任對自身的重視與尊重,這樣學生才能夠更好地配合班主任。例如,在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與學生溝通時學生說出了錯誤的觀念,此時班主任應當認真聽完學生的講話,在學生講話完畢后,再對學生的講話內(nèi)容進行分析,指出學生出現(xiàn)錯誤的地方。在指出錯誤時,班主任不應當直接否定學生的錯誤,而是可以講述身邊的人和事,通過類比的方式使學生認識到自己錯誤的地方,也可以通過講解故事的方法,使學生在聽故事的過程中受到啟發(fā),從而對自身的錯誤觀念和認知進行反思。這樣的方式比起講大道理更有用,學生在聽故事的過程中能夠降低抵觸情緒,也能夠自覺地改正自己的行為。
(四)應用技巧,積極鼓勵
采用溝通藝術的過程中,班主任應當充分運用溝通技巧,不斷地對溝通方法和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針對不同個性特征的學生采取相應的溝通方式,才能夠使學生更好地配合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例如,在與學生進行溝通之前,班主任首先應了解學生的生活情況以及學生的家庭背景,通過與學生家長的交流,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這樣才能根據(jù)學生的個性特征進行交流,運用溝通藝術進行有效的管理工作。利用溝通技巧的過程中,班主任還應當積極鼓勵學生,以自己的真情打動學生。例如,班級內(nèi)的一位學生書法好,但比較自卑,不敢參加學校組織的書法活動。針對這樣的情況,班主任在利用溝通藝術時,應當積極鼓勵該學生,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長處,在參加活動的過程中克服自己的自卑心理,把自己優(yōu)秀的一面展示給同學們,這樣的引導方式才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三、結(jié)語
綜上所述,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身心發(fā)展的影響,對于自身的行為缺乏約束,價值取向和認知觀念尚未成熟,因此需要班主任進行有效的管理,才能夠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對小學階段的學生進行管理時,教師還要充分結(jié)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溝通藝術進行交流溝通,使學生更好地配合教師的管理工作。通過溝通藝術,教師也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的問題,根據(jù)學生的個性特征采用相應的方式進行溝通,從而不斷提高溝通的實效性,在相互溝通與交流的過程中提高管理工作的質(zhì)量和效率,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曹楊麗.溝通藝術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應用研究[J].漢字文化,2017(08).
作者簡介:馬國良(1983-),男,回族,甘肅張家川人,本科,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數(shù)學教學。
(責編?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