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圓科
摘 要:初中化學教師在引導初三的學生完成化學學習任務的過程中,需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給學生制定出總體的學習安排和布局,讓更多的學生在學習化學的同時能夠感悟到樂趣和美好,又能讓學生的思維變得更為嚴謹、客觀、理性和嚴謹。教師要沿著正確的教學道路去引導學生,讓學生的化學學習效率不斷提高,讓學生善于完成各式各樣的富有難度和趣味的化學實驗,增加對于自然科學的認識,讓學生對于世界的認識更為深刻。
關(guān)鍵詞:初中化學;興趣教學;方法探究;模式分析;影響分析
初中生的學習任務是相對比較大的,在這種狀態(tài)下教師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認真地“苦中作樂”,在艱澀、壓力沉重、使命在肩的同時克服學習的壓力,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初中化學作為一門在初三年級才正式開始的學科,學生或許在剛剛學習的時刻容易感到吃力。教師如何提高學生的反應和接受速度是一項課題。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這門課程的同時,試著用孜孜不倦、樂于鉆研的態(tài)度去應對,同時能在應對的過程中卸下被動的學習心態(tài),在記憶化學知識點的同時認真地完成不同的化學實驗,增強自身的化學素養(yǎng)。
一、在改變學生學習狀態(tài)的同時助其構(gòu)建學習小組
心態(tài)決定狀態(tài),態(tài)度決定一切。當下的初中生在學習化學等等課程時,存在著一種壓力沉重的感覺,這種心態(tài)和初中生即將面對著的中考有著莫大的關(guān)系。教師要讓學生懂得:學習化學是打開一扇研究和感知世界的另一扇大門,并且這扇門內(nèi)的景色也是相當迷人的。教師要讓學生增強學習的勇氣和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夠在學習化學的同時獲取更多的知識和力量,也能讓本人成長為一個更為出色的個體[1]。教師同時可以讓學生結(jié)合自身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喜好,和自己的同伴搭建起化學學習和實驗小組,在彼此相互幫助的同時,增長各自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讓本人在同伴的幫助下收獲更大限度的成長和進步。教師在試著幫助學生搭建起合作小組時,可以讓學生能結(jié)合自身的能力去組合學習小組,彼此相互扶持、互幫互助,讓自身的才華和同伴的才華結(jié)合在一起,由此能產(chǎn)生相得益彰的效果。
二、將大量的學習方法和記憶技巧傳遞給學生
初中化學教師在幫助初中生學習化學、記憶相關(guān)的化學知識點、化合價、元素周期表、金屬活潑性時,要將嚴肅的、刻板的、艱澀的知識性記憶和生動有趣的、富有活力的知識傳輸相結(jié)合,將很多方便學生記憶的口訣和順口溜帶給學生,同時讓學生在學習這些知識點時,能放下本人的包袱和心理負擔,用正確的方式去記憶,從而收獲更好的學習結(jié)果。例如,金屬活潑性順序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化學知識,很多初中生在初步學習化學時,往往花費了不少的時間和精力去記憶,但是其結(jié)果并不好。資深的、一線的化學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同時,總結(jié)出一個順口溜:撿個大美女,身體細纖輕,總共一百斤。翻譯一下:鉀鈣鈉鎂鋁,鋅鐵錫鉛氫,銅貢銀鉑金。事實上,這種詼諧幽默的記憶模式就是學生的記憶輔輪,任何一個學生在學習化學時,如果感受到了來自于背誦的壓力和負擔,通過這樣有趣的記憶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化解自身的壓力,并且能提高學習效率。
三、教師要讓化學課堂向著實驗性課程逐步傾斜
當下的初中生對于化學提不起學習興趣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學生無法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化學本身帶給自己的研究熱情。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化學本身是一門通過大量的實踐和探索才能學通的課程,但是當下的初中生在學習化學時并沒有得到足夠充分的實驗機會,而是用大量的背誦和記憶去取代實驗,這就導致了學生所得到的都是“二手知識”。如果學生失卻了對于知識本身的研究和探索的過程,他本人對于知識的學習和掌握也就大打折扣[2]。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氫氣等氣體時,如果不讓學生完成相關(guān)的實驗,不通過實驗去啟迪學生掌握相關(guān)的氣體性質(zhì),學生很容易混淆;再比如學生在學習五氧化二磷的制作過程時,也可以給學生呈現(xiàn)相關(guān)的實驗結(jié)果;再比如教師給學生探尋金屬的活潑性質(zhì)時,就應該讓學生試著去分析和探索實驗,通過觀察實驗現(xiàn)象去分析隱藏在實驗中的化學原理。簡言之,化學實驗對于學生的化學學習能力的提高和發(fā)展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如果學生不能克服自身的懶散,如果施教者不能改變課程的基本結(jié)構(gòu),不能讓學生得到更多的實驗機會,毫無疑問這是非??上У?。
結(jié)束語
初中化學教師要重新反思和梳理自己的課程,并且能讓更多的學生在學習化學的同時,克服自身的懈怠和懶散,找到全新的記憶模式和方法,并且讓更多的學生消除本人的被動心情,養(yǎng)成積極探索的態(tài)勢。教師要試著讓學生組合成為化學學習和實驗小組,彼此相互扶持、相互推動,讓整個班級的學習氛圍變得更活躍,也能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養(yǎng)成更為積極的態(tài)度,彼此互幫互助,實現(xiàn)綜合性的進步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李繼紅.初中化學“導學案”設計與施用初探[J].學周刊·學術(shù)研究,2013(5),88-89.
[2] 章飛,袁虹.學法指引是學案設計永恒的追求[J].基礎教育課程,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