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信先
摘 要:小學是人生啟蒙的重要階段,在這一階段中,班主任的作用毋庸置疑。與一般教師僅需上好每一節(jié)課不同,班主任需要隨時關注學生與班級的動態(tài),讓班級的每個學生都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因此,作為新時期的小學班主任,應當不斷創(chuàng)新班級管理策略,提升育人品質,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策略;幾點嘗試
引言
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擔負著重要職責,其采取的管理方法影響著班級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因此,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要遵照對學生負責的要求。小學是學生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在這個階段,良好的班級文化氛圍和科學的管理制度會對學生的成長產生積極的作用,也會推動班級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一、以身作則,自主管理,構建和諧的班級環(huán)境
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學生對教師工作的積極配合,能夠提高管理效率。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觀念,讓他們在課外活動中感受集體的力量。首先,作為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要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在德育方面,用自身的行動去感化學生,通過自身行動來感染學生,對學生進行積極的思想品德教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質。其次,要加強學生的自主管理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可以采用輪流擔任班干部的形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到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在這個過程中,互相制約、互相監(jiān)督、互相交流、共同進步,讓學生感受作為班級管理者所要承擔的責任和義務。最后,要形成和諧的班級環(huán)境就必須從樹立良好的班風做起。
二、結合學生差異,組織班級管理
班主任在小學階段組織班級管理工作時,需要對學生的生活習慣進行全面了解,結合學生在班級中的表現(xiàn)制定相應的管理條例,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在管理中時刻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分析學生生活現(xiàn)狀,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教育,促使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過去,班主任在對小學低年級班級進行管理時,為了使學生服從自己,基本上都比較嚴厲,導致學生普遍都十分畏懼班主任。例如,部分學生性格內向,班主任不應以粗暴的方式管理這部分學生,如果學生聽課不認真或者出現(xiàn)錯誤的行為,班主任應結合學生近段時間的表現(xiàn)情況,分析學生出現(xiàn)這些問題的根源,用溫柔的語氣與學生進行溝通,從學生的個性出發(fā)引導他們,促使學生在與班主任的交談中意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從而采用合理的方式解決問題。部分學生性格開朗,卻經常出現(xiàn)明知故犯的問題,這部分學生可能意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但是在班級中仍舊會反復出現(xiàn)相同的錯誤。班主任在管理這部分學生時,可以采用同學相互管理的方式,協(xié)助他們糾正自身的錯誤。當他們出現(xiàn)違反班級紀律的情況時,班主任可以通過懲戒的方式,端正他們的思想意識,并讓他周圍的學生對其進行監(jiān)督,若他們一個月出現(xiàn)了三次違反班級紀律的情況,班主任可以讓他們負責打掃班級衛(wèi)生,直到他們在接下來一個月中不再出現(xiàn)同樣的錯誤。但是,對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的內心較為脆弱,即使性格開朗的學生也不例外,班主任在制定好懲戒措施之后,可以通過詼諧幽默的方式進行講解,以防止語言或者懲戒過重,對學生心理造成傷害,影響學生的未來發(fā)展。
三、組織班級活動,鍛煉學生
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班主任應當通過組織各項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成長為個性化、多樣化的人才。此外,有效的班級活動的開展,還能提升班級的凝聚力,起到良好的德育效果。比如,在“法制宣傳日”當天,可以組織學生在班級內以“法在我身邊”為主題,組織一次班會。在班會開始之前,以抓鬮的方式,將學生分為三個活動小組,每個小組在班會開始之前,需要完成一次有關“法制”知識的校園或者社區(qū)調查,需要設計并完成一次法制宣傳實踐活動,并在班會上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活動成果的匯報,表演法制宣傳文藝節(jié)目。由其它小組的成員和學科教師作評委,對學生活動的開展、文藝節(jié)目演出的效果進行評選,最終獲勝的小組將獲得一定的獎勵。小組成員為了完成這一活動任務,不僅需要查閱相關的法治知識設計調查問卷,開展實踐活動,還需要對活動開展的過程與成果進行總結。學生要想很好地完成這項任務,就要分工協(xié)作,每個人都百分之百地投入,經過此次活動,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團結協(xié)作、勇于競爭的精神,還使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增強了自身的法治知識,鍛煉了溝通、交流、表達的能力,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四、與學生家長建立密切的聯(lián)系
對于小學生的管理,不能僅僅依賴在學校的時間,班主任要和家長建立密切的聯(lián)系,對學生的狀況要勤溝通。班主任可以通過和家長的溝通了解學生的家庭狀況、成長環(huán)境,從而更加深入地了解每位學生,這樣在管理方法的選擇上也能更有針對性。例如,班主任可以在每周固定的時間舉行家長會,這樣就有機會和家長進行面對面的交談;在布置作業(yè)方面,可以適當地增加一些學生和家長共同完成的項目,讓家長給予反饋,通過這些手段來收集家長對孩子教學的建議,從而重新審視自己的管理方法,改正自己在管理工作中的不足。此外,家長也能在這個過程中對孩子有更全面的了解,給予其更多的關注和教育,從而輔助班主任的工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結束語
小學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真正地站在學生的角度,為他們的發(fā)展考慮。同時,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班主任要用真誠的態(tài)度和科學的方法管理學生,要真正了解學生,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位學生,將管理工作落到實處。最后,班主任在工作的過程中要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水平,更好地教導學生。
參考文獻:
[1]徐晨亮.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與領導策略優(yōu)化研究[J].小學生(中旬刊),2021(03):4-5.
[2]馬英.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策略探究[J].讀寫算,2021(01):71-72.
[3]毛曉莉.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優(yōu)化策略[J].教育觀察,2020,9(47):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