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琴琴
摘 要:閱讀和寫作之間的關系是密不可分,如果小學語文教師能夠將兩者有效結合在一起進行教學,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诖?,在教學之前,教師需要對讀寫結合策略進行研究,旨在發(fā)揮其作用。布置閱讀任務、積累寫作知識和組織寫作活動都是教師在應用讀寫結合策略時需要做到的,筆者在本文中對這三種落實手段進行了詳細闡述,旨在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讀寫結合策略;語文教學;有效應用
積累和運用語言是學生學習語文的根本任務,其中語言的積累需要通過閱讀來實現;語言的運用需要通過寫作來實現。在閱讀和寫作時,學生需要得到教師的引導,否則他們所積累的語言不足,在運用語言時也并不順利。因而,小學語文教師要為學生開展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并且保證教學質量。讀寫結合策略就是基于此產生的,教師需要對其進行有效應用。
一、布置閱讀任務
在落實讀寫結合策略時,教師要為學生布置閱讀任務,旨在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布置閱讀任務之所以能達到這一效果,是因為其讓學生有著明確的閱讀目標。除此之外,教師會讓布置的閱讀任務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這樣一來,在面對閱讀任務時,學生的態(tài)度是積極的。態(tài)度決定行動,學生的閱讀效率因此提高。
例如,《人物描寫一組》中涉及到了不同性格的人物,是積累“人物”這一主題寫作知識的重要素材,因而筆者會對該篇文章的教學加以重視。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筆者為學生進行了如下閱讀任務的布置:1、流利地閱讀課文2、對課文中所描寫的人物進行評價3、說出評價時的依據4、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個人物進行扮演。筆者會為學生提供展示機會,檢驗他們對第四個閱讀任務的完成情況,表演出色的學生能獲得獎勵。對學生而言,前三個閱讀任務都是為最后一個閱讀任務打基礎的,而最后一個閱讀任務激發(fā)了學生的表演欲?;诖耍瑢W生會認真地對待這四個閱讀任務,進而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收獲語言。這樣的話,筆者對讀寫結合策略的運用就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二、積累寫作知識
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會積累寫作素材和寫作手法,進而奠定寫作基礎。關于寫作素材,其比較簡單,學生很容易就積累到了。但寫作手法對于學生而言是比較抽象的存在,學生需要在閱讀中進行探究,因而他們在積累時會遇到阻礙,需要得到教師的幫助。教師此時需要肩負起職責,對學生予以有效幫助,進而促使讀寫結合策略的運用變得順利。
例如,每一名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同,他們對閱讀任務的完成度不同,所積累的寫作知識量亦有所不同。筆者讓學生對課文中的每一個人物進行評價,有些學生的評價就過于片面。通過學生所說的評價時的依據,筆者發(fā)現學生對描寫人物的寫作方法還沒有掌握到位。此時筆者會予以學生指導。筆者首先讓學生找出文章中描寫某一人物的各種語句,然后分析這些語句是屬于哪一方面的描寫,表現了人物的哪些性格。經歷了分析語句的過程中,學生對通過語言、外貌、動作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的寫作手法就有了了解。接下來筆者會通過舉例來加深學生的印象。此時筆者會選擇學生耳熟能詳的人物,如孫悟空、二郎神、魯智深等,說出描述他們的語句,讓學生進行猜測。如關于二郎神,筆者會說出“他的臉上有三只眼睛”這一句話,學生給出的答案也十分一致。在猜測的過程中,學生就能進一步感受到語言、動作、外貌描寫的重要性。
三、組織寫作活動
當學生通過閱讀達到積累語言的目的之后,教師需要鼓勵學生運用語言。此時寫作活動的組織很有必要,教師要盡力讓寫作活動有著良好開端、順利過程和圓滿結束。那教師該如何去做呢?他們要提前預熱,提高學生的寫作積極性;他們要幫助學生,提高學生的寫作效率;他們要重視修改,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
例如,在《人物描寫一組》這篇文章的深入閱讀中,學生最大的收獲是掌握了描寫人物的寫作手法。因而筆者會趁熱打鐵,為學生布置“描寫人物”的寫作任務。在人物的選擇方面,筆者只提供了大的方向,那就是聽過的或者現實中存在的人物,而不是學生自己憑空想象的人物。為此筆者還專門制作了一個人物集錦,用生動的視頻來刺激學生視覺,幫助他們進行選擇。然后筆者會為學生設置一、二、三等獎和安慰獎,獎項的名額很多,學生只要認真寫作,將所積累的語言運用進去,就有很大的幾率得獎。此時學生的寫作效率會有所提高,但這并不意味著學生所寫的文章沒有缺點。因而筆者會為學生組織修改活動,同樣會設置獎項,進而對學生予以激勵,促使學生改正缺點,培養(yǎng)寫作能力。
總而言之,學生的閱讀不到位,他們的寫作會成為無源之水;學生的寫作不到位,他們的閱讀會變得無效。為了讓學生的閱讀和寫作都到位,小學語文教師需要付諸努力。在教學中,教師需要進行思考,進而琢磨讀寫結合的最高境界。當教師在自己的教學中體現出這一境界時,他們會讓學生身處于讀寫的天堂,進而快樂地展開閱讀和寫作。
參考文獻:
[1]高代玲.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9(07):32.
[2]周美榮.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策略分析[J].科普童話,2019(2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