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燦燦 李惠萍 黃維鳳 李媛媛 徐 霞 吳景錦 宋 靜
1.合肥市第二人民醫(yī)院血液凈化中心,安徽合肥 230011;2.安徽醫(yī)科大學護理學院,安徽合肥 230601
血管內瘺具有為長期血液透析患者建立血管通路的作用,在患者維持血液透析中具有至關重要作用,進行內瘺穿刺時,若患者血管較細、較深、充盈性差,則會增加穿刺難度,B 超引導下穿刺,可提供較為豐富的血流動力學信息,改善穿刺效果[1-2]。但有研究學者指出,患者行內瘺穿刺后效果不佳,易增加穿刺次數(shù),還易發(fā)生滲血、血腫、疼痛加重等并發(fā)癥,對患者造成極大痛苦[3]。非熱康普照射屬于一種低能量遠紅外線療法,最大特色為非熱效應,長期使用可有效提升內瘺管暢通率,增加透析血流量,改善穿刺效果,預防并發(fā)癥[4]。但有關其具體臨床應用價值,相應研究較少,無法充分證實其臨床效果,基于此,本研究選取2019 年1 月至2020 年9 月合肥市第二人民醫(yī)院(以下簡稱“我院”)收治的100 例B 超引導下內瘺穿刺患者作為研究對象?,F(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收治的100 例在B 超引導下內瘺穿刺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抽簽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 例,對照組中男30 例,女20 例;年齡27~85 歲,平均(60.12±13.78)歲;內瘺直徑(5.37±1.24)mm;內瘺深度(6.00±0.40)mm;觀察組中男33 例,女17 例;年齡30~75 歲,平均(56.88±10.41)歲;內瘺直徑(5.36±1.25)mm;內瘺深度(6.02±0.41)mm。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過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①內瘺功能正常,行B 超下內瘺穿刺;②可耐受非熱康普照射;③患者知曉本研究且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具有精神類疾病或者病史;②使用移植血管內瘺;③依從性不佳。
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患者透析結束24 h 之后,由護理人員使用熱毛巾對其內瘺血管進行熱敷,其熱敷溫度應按照患者具體耐受程度而定,以有效避免發(fā)生燙傷、引起內瘺管感染等癥狀,注意不斷更換毛巾,避免其因溫度散發(fā)較快而無法起到較好的熱敷效果。且護理人員于穿刺時,應與患者積極主動溝通,了解其心理狀況,并開展針對性心理疏導。詳細講解穿刺的方法、優(yōu)勢。每次對患者進行透析前,應使用洗手液徹底清潔其內瘺側肢體。
觀察組行常規(guī)護理+非熱康普照射,應用非熱康普內瘺治療儀(生產廠家:寬譜醫(y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械注許20162260036,型號:TY-102),將患者內瘺血管部位進行充分暴露,將儀器連接電源,將開關打開,進行定位,對準照射部位,使照射部位與治療儀距離至少20 cm,每次照射時間持續(xù)40 min,每次于透析前進行照射。
①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于治療后,比較兩組內瘺重復穿刺、滲血、血腫發(fā)生率[5-6]。②疼痛程度判定標準:于干預前、干預后,參照視覺模擬評分表,畫一長度為10 cm直線,最左端0 表示無痛,最右端10 表示劇痛,由患者根據自身感受進行具體標記,數(shù)值高低與其疼痛程度呈正相關[7-8]。③患者滿意度判定標準:由我院自制滿意度統(tǒng)計表,主要對護理人員的態(tài)度、護理方法、照射治療的有效性等進行評價,設定分值0~100 分,由兩組患者對醫(yī)護人員工作滿意情況進行評分,0~69分:不滿意;>69~89 分:較滿意;>89~100 分:滿意量表信效度為0.88[9-11]。滿意度(%)=(較滿意+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采用SPSS 21.0 對所得數(shù)據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例數(shù)和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內瘺重復穿刺率、滲血發(fā)生率、血腫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內瘺重復穿刺、滲血、血腫發(fā)生率比較[例(%)]
干預前,兩組疼痛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干預后,兩組疼痛評分均低于干預前,且觀察組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后疼痛程度比較(分,)
表2 兩組干預前后疼痛程度比較(分,)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3。
表3 兩組滿意度比較[例(%)]
隨著人們健康需求的不斷提高,患者越來越意識到動靜脈內瘺對于血液透析的重要性,愈加重視動靜脈內瘺。血液透析對于改善患者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時間具有顯著作用,在對患者進行血液透析中,選擇一個良好的血管通路,可顯著改善其透析效果,可有效保證血液透析的順利進行[12-14]。目前,動靜脈內瘺是公認的一種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重要、也是最理想的血管通路,但由于病情所需,需對患者內瘺進行多次穿刺,極易發(fā)生滲血、血腫等并發(fā)癥,嚴重時會造成內瘺損傷,影響內瘺功能[15-17]?;颊咄肝鼋Y束24 h 之后,由護理人員使用熱毛巾對其內瘺血管進行熱敷,可有效改善穿刺疼痛,避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18-19]。有研究指出,患者進行B 超引導下內瘺穿刺時,應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聯(lián)合非熱康譜治療儀可有效改善穿刺效果,減少血腫、滲血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20-22]。楊赟赟等[23]在相關研究中提出,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內瘺的照射采用非熱康譜治療儀,可有效改善患者內瘺血流量與血管彈性,減少滲血事件的發(fā)生,預防內瘺阻塞、血栓形成。魏萍等[24]提出,對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實施非熱康普照射紅外線照射聯(lián)合強化護理,可提高其動靜脈內瘺的血流量。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滲血發(fā)生率、血腫發(fā)生率、重復穿刺率均低于對照組,提示進行非熱康普照射,對于減少患者滲血、血腫、重復穿刺等事件具有重要意義。究其原因:非熱康普治療儀發(fā)射的相關遠紅外線具有熱效應與非熱效應兩種作用,通過熱效應將大量的能量進行傳遞,至其照射區(qū)域的皮下2~3 cm的組織,對其Ca2+的動員起到增加作用,從而可使其產生一氧化氮。此外,其熱效應對于末梢神經的興奮性具有降低作用,可有效解除肌痙攣、減輕疼痛。非熱效應則可使細胞內的水分子發(fā)生振動,對細胞進行有效激活,其遠紅外線對一氧化氮、精氨酸的途徑進行激活,可有效促使內皮細胞內合成一氧化氮,再生新生血管。此外,非熱康普治療儀還可對其內膜增生、氧化應激,產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從而起到保護內皮細胞與改善血流量的作用。對患者內瘺部位采用非熱康普照射時,對皮下組織穿透力強,從而可將照射部位的溫度提高,使其交感神經興奮,有效釋放舒張血管的活性物質,從而起到擴張血管的作用,促進血液的流動,改善血液循環(huán)、毛細血管通透性、組織營養(yǎng),對積壓管起到擴張作用,從而有效改善其充血狀況,促進炎性滲出物的吸收與消散,改善炎性水腫等不良癥狀[25-26]。且此儀器照射時為遠紅外線,不會造成皮膚燙傷、過敏等不良事件,通過改善血管內皮細胞功能,可有效促進內皮細胞的活化,增加內瘺血管壁厚度,有效促進局部腫脹情況的消散,避免發(fā)生血腫不良情況。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觀察組疼痛程度輕于對照組,這可能是由于非熱康普照射儀具有較為適中的能量與溫度,不對患者產生不適感,亦不會引起疼痛感。
綜上所述,針對B 超引導下內瘺穿刺患者,采用非熱康普照射可顯著降低患者滲血、血腫、重復穿刺等不良并發(fā)癥,患者疼痛程度較輕,干預后滿意度比較高,臨床應用價值十分顯著,值得臨床進一步進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