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博 張光文
1.新鄉(xiāng)醫(yī)學院第一臨床學院,河南新鄉(xiāng) 453000;2.新鄉(xiāng)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感染疾病科,河南新鄉(xiāng) 453000
肝細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惡性腫瘤,在全世界范圍內,HCC 是第六大常見癌癥,也是第三大癌癥死因[1-2]。肝炎病毒感染是引發(fā)HCC 的主要因素,糖尿病、肥胖和代謝紊亂也與HCC 有關[3]。HCC 惡性程度高,進展迅速,大多數(shù)患者在最初診斷時已經(jīng)處于中晚期,失去手術機會。經(jīng)動脈化療栓塞術(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HCC 常用的非手術治療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的整體生存率[4]。目前TACE 主要有兩種,分別為常規(guī)經(jīng)動脈化療栓塞(conventional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cTACE)與載藥微球經(jīng)動脈化療栓塞(drug-eluting beads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DEB-TACE)。DEB-TACE 基于載藥微球的使用,在目標病變內緩慢釋放細胞毒性藥物,可以減少全身藥物循環(huán)產(chǎn)生的相關毒性,研究[5-6]顯示,DEB-TACE 能提高腫瘤緩解率、減少并發(fā)癥,但是目前兩種治療方法的臨床效果還存在爭論。本研究將評估DEB-TACE 和cTACE治療中晚期肝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為臨床決策提供支持。
檢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 和中國知網(wǎng)、萬方、維普數(shù)據(jù)庫中有關cTACE 和DEB-TACE治療中晚期肝癌的文獻,檢索時間為建庫至2020 年6 月,文獻語種為中英文,主題詞與自由詞結合。英文檢索詞:hepatocellular carcinoma、liver cancer、HCC、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drug-elutingbeads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DEB-TACE;中文檢索詞:肝癌、肝細胞癌、肝動脈化療栓塞、載藥微球、藥物洗脫微球、微球栓塞。
納入標準:①研究類型為隨機對照試驗(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②經(jīng)放射學、病理學確診的中晚期肝癌患者,失去手術機會或不愿手術;③根據(jù)是否采用DEB-TACE 治療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他治療一致;④研究結果包含疾病控制率、生存率、不良反應率指標之一。
排除標準:①綜述、薈萃分析、病例報告、會議摘要、動物研究;②不滿足結局觀察指標;③重復發(fā)表或數(shù)據(jù)雷同的文獻。
由2 名研究者獨立檢索數(shù)據(jù)庫,提取文獻資料,如有爭議則與第三方協(xié)商解決。提取的信息包括:文獻作者及發(fā)表時間、樣本量、Child-Pugh 分級、干預措施、結局指標、質量評價情況等。使用Cochrane 偏倚風險圖評估文獻質量。
meta 分析的指標為治療后的疾病控制率、1 年生存率、2 年生存率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依據(jù)改良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7]分析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包括治療后的完全緩解率、部分緩解率、疾病穩(wěn)定率之和。
Stata 15.1(Stata Corporation,USA)軟件分析,計數(shù)資料選用OR 值表示并給出95%CI,采用I2和χ2評價異質性,以P <0.05 時認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當I2<50%,認為文獻異質性小,應用固定效應模型分析;當I2≥50%,認為文獻異質性大,應用隨機效應模型分析。應用森林圖評估治療效果,采用漏斗圖評估偏倚風險。
共檢出文獻1395 篇,最終納入13 項[8-20]RCT 研究,文獻篩選流程見圖1。
圖1 文獻篩選流程
13 項[8-20]RCT 研究共納入1478 例患者,其中DEB-TACE 組727 例,cTACE 組751 例,見表1。對納入的研究應用Cochrane 偏倚風險評估工具進行文獻質量評價,結果顯示文獻整體質量較高,見圖2。
圖2 偏倚風險評估圖
2.3.1 兩組治療后DCR 比較 6 項[8,10,12,14-15,20]研究比較DCR,其中I2=0.0%,P=0.510,提示文獻無明顯異質性,采用固定效應模型分析。結果顯示DEB-TACE 組治療后DCR 高于cTACE 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OR=2.18,95%CI:1.49~3.19,P <0.001)。見圖3。
圖3 兩組治療后疾病控制率比較森林圖
2.3.2 兩組1 年生存率比較 6 項[10,12-13,15,18-19]研究比較1 年生存率,其中I2=0.0%,P=0.889,提示文獻無明顯異質性,采用固定效應模型分析。結果顯示DEBTACE 組1 年生存率高于cTACE 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OR=1.91,95%CI:1.32~2.75,P=0.001)。見圖4。
圖4 兩組1 年生存率比較森林圖
2.3.3 兩組2 年生存率比較 5 項[9-11,16,18]研究比較2 年生存率,其中I2=19.1%,P=0.293,提示文獻無明顯異質性,采用固定效應模型分析。結果顯示DEBTACE 組2 年生存率高于cTACE 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OR=1.70,95%CI:1.16~2.50,P=0.006)。見圖5。
圖5 兩組2 年生存率比較森林圖
2.3.4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7 項[8-9,11,13-14,17-18]研究比較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其中I2=47.4%,P=0.077,提示文獻無明顯異質性,采用固定效應模型分析。結果顯示兩組不良反應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OR=0.74,95%CI:0.53~1.02,P=0.068)。見圖6。
圖6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森林圖
使用漏斗圖評估偏倚風險,選取DCR 數(shù)據(jù)進行評估,結果顯示圖像左右兩側基本對稱,提示各文獻無顯著的發(fā)表偏倚(P >0.05)。見圖7。
圖7 發(fā)表偏倚漏斗圖
目前DEB-TACE 與cTACE 兩種方法治療中晚期肝癌的效果及安全性仍存在爭議,Yang 等[21]meta分析結果顯示,接受DEB-TACE 治療的患者DCR、無進展生存期與cTACE 治療的患者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但DEB-TACE 治療的患者明顯降低了乏力、感染、發(fā)熱等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Han 等[22]的研究結果顯示經(jīng)DEB-TACE 治療的患者有更高的DCR 和3 年生存率,DEB-TACE 比cTACE 有更好的生存獲益,而兩者之間的安全性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本研究共納入13 項[8-20]RCT 研究,比較兩種方法治療中晚期肝癌的效果及安全性,結果顯示DEB-TACE 治療中晚期肝癌的效果優(yōu)于cTACE,安全性不劣于cTACE。
栓塞后綜合征(postembolization syndrome,PES)是DEB-TACE 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轉氨酶異常、發(fā)熱、消化道癥狀等[23],與術后組織缺血缺氧及壞死物質吸收有關。Huppert 等[24]指出PES 的程度和持續(xù)時間取決于TACE 影響的范圍以及應用栓塞材料的數(shù)量。目前已經(jīng)應用直徑40 μm 的微球進行DEBTACE,可以進入更小的腫瘤供血血管,促進靶組織的壞死,減少副作用[25]。研究顯示,采用40 μm 載藥微球行DEB-TACE 的嚴重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為10.64%,其中PES 發(fā)生率為8.51%,使用較小尺寸的微球可以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26]。DEB-TACE 和cTACE 誘發(fā)的局部組織缺血缺氧作用可引起促血管生長因子高表達,其對腫瘤復發(fā)和生長具有潛在影響,Schicho 等[27]研究顯示DEB-TACE 造成血漿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上升的程度小于cTACE,可能因為cTACE 使用的碘油無法完全栓塞血管,會引起缺血再灌注,導致VEGF 高表達,而DEB-TACE 能完全栓塞血管,不會促進缺血組織的再灌注。
本研究分析了兩種治療方式的腫瘤控制率、生存率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但各項研究評估腫瘤反應及隨訪終點的時間不一致,可能造成分析結果差異??紤]多數(shù)研究隨訪時間過短,未提供足夠的遠期生存率結果,未能分析兩種治療方式的遠期生存率差異。本研究中DEB-TACE 組載藥微球直徑大小不等,裝載藥物不一致,cTACE 組在藥物使用上也存在差異,可能存在未知的混雜因素。本研究結果顯示DEB-TACE 的治療效果優(yōu)于cTACE,治療安全性不劣于cTACE。未來需要納入更高質量的研究,對兩種治療方法的效果及安全性進行進一步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