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心理健康指個體持續(xù)的心理狀態(tài),在健康心理狀態(tài)下,個體能夠形成積極心理體驗,增強生命活力和社會適應力,更好的發(fā)揮自身內(nèi)在潛力和社會功能。對此,中職課堂教學應高度重視學生心理健康,將積極心理學理念融入中職課堂教學,通過創(chuàng)設和諧課堂氛圍、重視學生個體差異、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加強學生積極引導等策略,提升課堂教學成效,促進中職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理念;中職課堂;教學模式
引言
積極心理學融入中職課堂教學,對學生形成積極樂觀人生態(tài)度、學生自信心、學生責任意識,對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具有重要價值。對此,中職教師應提高重視度,加強中職課堂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
一、積極心理學理念融入中職課堂教學的意義
將積極心理學理念融入中職課堂教學,第一,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積極樂觀人生態(tài)度,中職學生文化基礎相對薄弱,且學習能力提升速度慢,中職學生需要面臨較大的學習壓力和就業(yè)壓力,加之青春期懵懂的情感、人際交往等問題,若無法及時舒緩和排解,則會積壓成為心理問題。將積極心理學與課堂教學有機融合,在系列課堂教學活動后,學生可以排解心理壓力、疏導心理問題,塑造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形成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第二,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強化學生責任意識。中職學生大多為中學畢業(yè)生,其年齡較小,心理承受能力有限,外界因素對學生影響相對較大,對自己的人生發(fā)展缺少規(guī)劃,渴望獲得肯定與認可,內(nèi)心深處自信心相對匱乏。此時不僅需要教師為其傳授知識,更需要指導人生,為其做好日后規(guī)劃,幫助學生逐步建立人生規(guī)劃和責任感。因此,在積極心理學融入中職課堂教學時,可以構建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相互信任的師生關系,教師課堂中的鼓勵與認可,對學生自信心形成具有積極意義。除此之外,積極心理學理念認為,自主選擇是個人成長過程中的必須,且需在選擇后承擔后果,繼而形成責任感。
二、積極心理學理念下中職課堂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策略
(一)創(chuàng)設和諧課堂氛圍
新課標要求課堂教學中,教師需構建和諧融洽課堂氛圍,彰顯師生之間平等地位,強化學生課堂積極體驗感,依托積極心理學理念滲透增添課堂活力,強化中職課堂教學效果。所以,在融入積極心理學理念過程中,教師應加強教學設計,從多維度滲透積極心理學知識,促進學生解讀積極心理學理念內(nèi)涵。一方面,中職課堂教學過程中,形成親密師生關系。課堂中教師不應一味苛責學生,而是適度示弱,例如,在維護課堂秩序時,教師可以輕咳兩聲并說“老師今天嗓子不太舒服”,這樣學生即可自覺配合教學秩序,避免課堂中交頭接耳,共同創(chuàng)設課堂的愉悅和諧氛圍。另一方面,加強生生互助,由于中職階段學生處于青春期,外界對學生影響較大,學生會對同學的行為相互模仿。所以,為促使學生形成積極心理,可以在課堂教學中提倡生生互助,在彼此幫助中交流情感,激發(fā)學生內(nèi)在積極情緒與積極體驗,增強學生課堂收獲感。
(二)重視學生個體差異
由于中職學生基礎知識和學習能力存在較大個體差異性,且體現(xiàn)出參差不齊的特點,加劇課堂教學難度。因此,基于積極心理學理念指導下,教師應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增強學生課堂積極體驗,使學生感受課堂學習的快樂,強化學生自我需求滿足感。其一,教師應加強學生積極引導,許多學生由于學習成績差導致缺少學習興趣,在學習方面十分拖拉,甚至出現(xiàn)自暴自棄的情況。此時教師則可引入積極心理學理念引導學生,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挖掘內(nèi)在學習動機,肯定學生積極表現(xiàn),促進學生將消極情緒逐步轉(zhuǎn)化為奮進的助力,使其堅持不懈的努力學習,面對學習秉持積極樂觀態(tài)度。其二,教師要將學生的個體差異充分了解,繼而科學合理選擇教學內(nèi)容,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針對性設定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充分發(fā)揮教師在學生成長中的推動者作用,充分信任學生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獲得個性化發(fā)展,增強學生學習的成就感與滿足感。
(三)運用信息技術手段
為改變中職課堂教學現(xiàn)狀,增強學生積極情感體驗,樹立健康心理狀態(tài),可以引入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手段,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教學情境。例如微課、慕課、動畫、音樂等,均可以在中職課堂教學中運用,了解學生興趣點精準融入,引導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自主獲得積極情感體驗,感受相互尊重、交流互動帶來的樂趣,實現(xiàn)個性化發(fā)展。首先,在課堂中借助慕課與微課,構建線上線下混合式的教學模式,融合課前自主學習、課堂集中講解與課后復習為一體,使學生積極面對學習。其次,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仿真動畫,為學生構建生動化的教學情境,增強學生課堂學習興奮度和注意力,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內(nèi)化知識。再次,課堂中播放舒緩優(yōu)美音樂,使學生更好地進入課堂學習狀態(tài),緩解內(nèi)心壓力,獲取積極的情緒和心理體驗。最后,借助網(wǎng)絡教學平臺,依托線上互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培育學生自主學習與解決問題能力。
(四)加強學生積極引導
教師對學生的積極正面引導,為學生的學習成就予以鼓勵,對學生積極心理狀態(tài)和情緒形成具有積極意義。所以,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積極運用正面引導,通過課堂中鼓勵贊賞的眼神給學生暗示,親切的摸肩膀動作、微笑點頭,或運用語言對學生說“你做的真棒”、“已經(jīng)很好了,繼續(xù)努力”、“我相信你可以做的更好”等,在教師經(jīng)常的夸贊下,學生則會感受教師傳遞的積極情緒,不斷挖掘自身內(nèi)在潛能,實現(xiàn)自我激勵,促進其能力提高與良好習慣形成。此外,教師自身應形成健康心理狀態(tài),不斷補充積極心理學知識,才能為學生滲透和傳遞積極情緒。
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積極心理學理念下開展中職課堂教學,教師應在自身樹立積極樂觀心態(tài)的基礎上,加強與學生的平等交流和對話,發(fā)掘?qū)W生的興趣點,科學合理設計課堂教學活動,繼而使學生形成健全讓那個,學會管理自身情緒,形成自立自強、堅韌樂觀的良好品質(zhì),增強心理健康水平與職業(yè)心理素質(zhì),為中職學生未來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唐建軍.積極心理學下中職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反思[J].知識文庫,2021(12):75-76.
[2]陳敏.積極心理學在中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分析[J].山西青年,2021(07):147-148.
[3]李俊芳.積極心理學視角下中職護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探討[J].心理月刊,2021,16(06):29-30.
作者簡介:郭茜茜,1981.11,女,漢族,湖北恩施市人,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