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站穩(wěn)
(福建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福建 泉州 362000)
在高職院校日常教育工作過程中,學生管理工作的質量直接體現著學校的管理水平。高職院校在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要積極地適應社會發(fā)展需要,為社會培育出更多專業(yè)能力過硬的高素質人才。學生管理作為日常教育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當在實際工作中突出現代化教育理念,尊重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性地位,崇尚以人為本的學生管理基本原則,充分發(fā)揮學生在管理過程中的自我教育與管理能力,構造新型師生關系,促進高職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
在現代化教育改革工作中,要求教師在日常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中突出以人為本的基本教育管理理念,強調傳統(tǒng)教育與自我教育相融合的教育管理理念。在實際工作中,既要發(fā)揮出學校教師以及黨團組織的教育引領價值,同時也要立足學生實際發(fā)展需要,充分發(fā)揮出學生自我管理意識,引導學生在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過程中能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將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應用到高職院校日常管理工作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堅持以學生發(fā)展為實際需要,立足學生實際特點,突出學生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的主體性意識。除此之外,在實際學生管理工作過程中以人為本的工作內涵還包含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立足學生實際需要,完善教學及學生管理工作。在實際工作中,從高職學生的實際發(fā)展需要出發(fā),為學生提供長效學習和發(fā)展的空間,滿足學生在成長和學習過程中多樣化的需求,為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幫助學生更好的實現自我價值。二是針對學生實際性格特點,進行針對性的人性化教育管理工作。在實際工作過程中,突出關心、理解、引導、尊重的教育管理價值觀念,充分調動學生自我管理的意識,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自我管理與自我服務的積極性,使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在學習和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都能夠得到充分的發(fā)揮。三是明確學生是一切的工作重心與教育管理理念,將解決學生實際學習困難、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作為以人為本學生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通過日常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逐步滲透學生自我管理的意識,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
受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影響。當前我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依舊存在著嚴重的官本位現象。具體而言,在實際教學管理工作過程中,仍舊以教師單向的知識輸出為主,學生被動的接受著教師所講授的知識內容,忽略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學習方法的養(yǎng)成教育。在高職院校整個教育管理體系中仍就以學校高層領導管理模式為主,并未將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作為教育改革與創(chuàng)新的根本,在實際管理工作過程中,缺乏以人為本管理理念的正確認識,無法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得到真正的體現。
隨著我國高職院校自身發(fā)展以及各院校之間教育競爭壓力的不斷增加,當前高職院校中普遍存在重科研,輕教學管理工作的現象?;谶@一實際教育條件,在實際學生管理工作過程中,教師更多的關心,重點與重心都放在了相關項目的研究上,并未將學生管理工作作為日常教育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際工作過程中也只是按照既定的管理制度實施學生管理工作,并沒有從學生實際發(fā)展需要角度出發(fā)而設計的管理舉措,弱化了學生在學校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和價值。
在學生日常管理工作過程中,管理者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是管與被管的關系,通過相應的規(guī)章制度約束學生的行為。這種傳統(tǒng)的學生管理模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規(guī)范和約束學生的行為,但是隨著教育模式的不斷發(fā)展和完善這種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方式也存在著嚴重的管理弊端。一方面來說,單一僵化的管理模式容易引發(fā)學生抵觸的心理和情緒,從而影響正常學生管理工作的有序推進,無形中增大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隔閡,影響師生間正常的溝通與交流。另一方面,這種單一的管理模式,極易使學生產生依賴性的心理。是學生無法自主約束自己的行為和習慣,只是被動的依托教師的管理。就學生長期發(fā)展而言,并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和發(fā)展。
在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過程中,學校管理人員應當與時俱進的樹立現代化的學生管理理念,積極的解放思想,從學生實際學習及生活發(fā)展需要出發(fā)樹立以人為本、以生為本的現代化學生管理理念,立足高職院校學生實際發(fā)展需要進行科學化的管理,為學生成長發(fā)展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與此同時,在實際學生管理工作過程中,教師還應當充分的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意識,突出學生在管理過程中自我管理的意識培養(yǎng),強調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高職院校學生管理是一項長期而系統(tǒng)的教育管理工作,需要學校教師以及直接管理人員共同參與協(xié)調配合,形成教育管理的合力?;诖?,在實際院校管理過程中,教師以及管理人員應當堅持以生為本的基本教育管理工作新理念,主動承擔起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責任。在具體的工作中,教師以及管理人員應當不斷的提升自我教學管理工作能力,充分發(fā)揮教師的榜樣作用,將學校日常管理工作引入到學生管理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通過多方面教育合力的形成,在學校內構建一種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以人為本教育新格局,引導學生將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的意識融入其中,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
在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過程中,突出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的本質在于充分尊重學生在管理過程中的自主權益,確立學生在管理過程中的主體性地位,并通過教師的教育引導幫助學生逐步建立起自我管理的意識,有針對性的發(fā)展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這是以人為本學生管理工作順利開展的基礎和前提。在實際管理工作過程中,教師應當成為學生生活和學習中的良師益友,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自我管理和實踐活動,將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yǎng)和學生日常管理工作進行有效的融合并以日常工作實踐為契機大力發(fā)展學生自我管理能力。除了在日常工作理念上要突出學生自我管理意識培養(yǎng)之外,還要充分發(fā)揮出學生黨、團組織的領導管理作用,借助學校團體的影響作用,選取品行優(yōu)秀的學生作為學生管理工作的志愿者參與各項學生管理工作實踐,有目的的組織學生開展各項實踐學習活動,將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yǎng)工作落實到具體的活動中去,切實做好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教育引導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力推進學生自我管理意識培養(yǎng)的教育工作中,教師應當充分把握好學生參與的“度”,在充分發(fā)揮教師教育引導作用的同時,為學生預留出足夠的自我思考和發(fā)展鍛煉空間,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自我管理中的主觀能動性作用,形成獨立思考、樂于求新的創(chuàng)新精神逐步提高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的能力。
推動以人為本的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離不開專業(yè)化管理師資團隊的建設。在日常工作過程中,要從學生實際管理需要出發(fā),構建出一支業(yè)務能力強、專業(yè)化素質高的學生管理團隊,更好地服務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在具體的管理團隊建設工作中。高職院校的班主任,教師,學校教育輔導員等一線教職人員是學生管理團隊的骨干力量,較之人員專業(yè)化能力的質量直接關系著學生管理工作的實效性。高職院校在實際學生管理工作過程中要采取針對性的。管理措施,組建出一支高水平的教職管理人員,從學生日常實際學習生活和課余生活的角度出發(fā)落實以人為本的學生管理舉措。為了進一步強化學生管理團隊的專業(yè)化能力及素質,在學校內部環(huán)境中也可以從政策以及待遇方面給予適當的傾斜,并制定出完善的教職團隊管理政策,明確各自的崗位職責和工作考核方式,通過完善的教育管理舉措首先保障教職團隊內部的團結穩(wěn)定,營造教書育人、管理育人的新型教育工作氛圍,奠定良好的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基礎。在以人為本的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模式下,相關管理人員的教育管理職責重心在于通過教學引導和服務工作促使學生健康全面的發(fā)展。在具體工作的開展過程中,教職管理人員也應當積極的轉變傳統(tǒng)管理理念,明確自身工作作用及崗位價值,積極的為學生提供學習以及生活管理方面的幫助,助力學生更好的成長和發(fā)展。
在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過程中,以人為本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離不開完善的工作機制做依托,通過完善的學生管理工作制度保障各項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據可依的同時確保學生自主管理工作也能真正的落實到日常工作中去。在以人為本的學生管理工作實踐中,應當樹立依法治校和以制度治校的管理意識,從學生實際學習管理、日常行為管理、學校風氣建設等多個方面同步入手,按照學生管理工作的實際需要制定完善而科學的學校內部管理規(guī)章制度,規(guī)范學生的言行以及生活習慣,促使學生在日常學校生活中能夠自覺遵守學校的管理規(guī)定,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逐步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只有這樣,才能夠在實際學生管理工作過程中強化學生管理工作的效率,管理人員也能夠依據相應的規(guī)章制度嚴格執(zhí)行管理工作,做到以人為本、有法可依。除了剛性的制度管理工作之外,在人本管理的工作實踐中也應當建設完善的激勵政策,包括目標激勵,情感激勵以及語言激勵等方式,滿足學生個體的心理需要,借助正面的激勵和引導幫助學生積極參與日常自我管理活動,大力推進學生自立、自強與自信。在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過程中,應該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fā)立足學生個性化的發(fā)展需要采取針對性的激勵引導措施幫助學生更好的激發(fā)主動參與管理的意識,并在具體實踐活動中落實自我管理與自我教育的各項舉措,助力學生管理工作的有序推進。
在日常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過程中,營造一種開放、平等、輕松的師生溝通環(huán)境是實現以人為本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環(huán)境因素之一。對于告知學生管理工作而言,日常管理工作并不是單一通過剛性的制度而達成的一種教學管理模式,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工作要求建立在于學生升入溝通和交流的基礎之上,在實際工作過程中融入富有人文色彩的管理舉措,讓學生的實際管理過程中積極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充分發(fā)揮學生自我管理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促使學生管理工作更加具有人性化特點?;诖?,在實際學生管理工作過程中,管理人員應當從學生學習和生活角度多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從學生的視角出發(fā)靈活設計各項管理工作舉措,平等對待每一位同學,尊重學生的個性,通過各種教學引導工作,幫助學生解決各種生活和學習的困難,營造民主平等的教育管理氛圍,為學生個性化的成長和學習發(fā)展構建有利的基礎條件。與此同時,在管理工作過程中,還應當強調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和交流,積極構建雙向溝通的機制平臺,解決學生日常管理工作中低效的問題,在實際工作中不斷推進優(yōu)化學生管理工作舉措。
在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過程中,學校管理人員應當與時俱進的更新傳統(tǒng)教育管理理念,樹立以人為本的學生管理新理念。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圍繞學生發(fā)展實際需要注重學生自我管理意識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從學生角度出發(fā)靈活設計各項教育管理工作舉措,在完善的管理機制引導下,通過學生的自主參與和實踐提高學生管理工作質量的同時大力推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