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燕燕, 薛孟周, 朱 寧
(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 神經康復科, 河南 鄭州, 450014)
腦梗死是一種高死亡率、高殘疾率的臨床常見病,睡眠障礙是腦梗死患者常見的并發(fā)癥,腦梗死患者睡眠障礙多表現為睡眠時相錯亂、睡眠效率低、睡眠片段化及覺醒時間長等特點[1-2]。據調查,約75%的卒中患者在康復過程中會出現睡眠相關呼吸障礙,而且以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OSAHS)最為多見[3], 主要表現為睡眠期間空氣流全部或部分減少,導致頻繁的氧飽和度下降和微覺醒、睡眠結構紊亂,導致日間嗜睡、記憶喪失、情緒及認知障礙等問題。研究[4]顯示, OSAHS因長期反復低氧、復氧可誘發(fā)或加重腦卒中,并導致患者認知功能減退,而認知功能障礙也是腦梗死患者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嚴重影響腦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復。國內外研究[5-7]表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水平升高是癡呆與認知障礙的獨立危險因素,可在認知功能障礙的預測中發(fā)揮重要作用。本研究通過比較伴有OSAHS腦梗死患者和單純腦梗死患者的血清Hcy和CysC水平,分析其與認知功能和睡眠呼吸相關指標的相關性,以期尋找腦梗死后認知障礙的相關預測因子。
選擇2019年12月—2021年3月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神經康復科收治的符合納入標準的102例輕中度腦梗死(NHISS評分<15分)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多導睡眠監(jiān)測結果的不同分為伴有OSAHS的腦梗死患者52例(觀察組)和單純腦梗死患者50例(對照組)。再根據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AHI)將觀察組分為輕度組17例(合并輕度OSAHS)和中重度組35例(合并中重度OSAHS)。納入標準: ① 符合2018年《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中腦梗死診斷標準[8], 并經影像學檢查(CT或MRI)證實者; ② 經夜間多導睡眠監(jiān)測(PSG)檢測,符合 2011年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睡眠呼吸障礙學組OSAHS診斷標準[9]者; ③ 首次發(fā)病,發(fā)病1周之內入院,年齡25~80歲者; ④ 受教育程度為小學文化及以上者; ④ 所有受試者對本研究均知情,自愿加入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 ① 嚴重認知功能障礙(臨床癡呆評定量表CDR>1分)者; ② 合并其他嚴重精神疾病者; ③ 長期服用鎮(zhèn)靜藥物及影響Hcy、CysC代謝藥物者; ④ 腦梗死后有意識障礙或其他嚴重器質性疾病無法配合完成評估者。
1.2.1 PSG 監(jiān)測: 入組患者均在病情不再進展后的2周內行PSG,所有受試者在監(jiān)測前1 d禁止服用影響睡眠的藥物及茶水,近期無上呼吸道感染。受試者均在安靜、舒適的病房進行PSG(>7 h視為有效),監(jiān)測項目包括口鼻氣流、腦電、眼電、胸腹運動、體位、血氧飽和度等。為保證檢測結果準確無誤,所有監(jiān)測原始數據經儀器記錄后由專人分析并提供報告。本研究主要觀察的睡眠呼吸相關指標包括AHI、平均血氧飽和度(MSaO2)及最低血氧飽和度(LSaO2)。
1.2.2 認知功能評估: PSG結束當天,采用蒙特利爾認知功能評估量表(MoCA)和簡易智力狀況檢查量表(MMSE)進行認知功能評分。
1.2.3 血清Hcy、CysC水平檢測: 所有受試者均在PSG監(jiān)測后清晨空腹采集3 mL外周靜脈血,及時送往檢驗科檢測血清Hcy和CysC水平(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
記錄認知量表評分、AHI、夜間MSaO2、夜間LSaO2, 檢測血清Hcy、CysC水平。
對照組50例,年齡(62.5 ± 10.8)歲,男31例,女19例,體質量指數(BMI)為(26.9±2.6) kg/m2, 受教育年限(13.2 ± 2.5)年,慢性病(高血壓、冠心病、高脂血癥等)患者37例,無慢性病患者13例; 觀察組52例,年齡(60.1±11.3)歲,男34例,女18例,BMI為(27.2±1.9) kg/m2, 受教育年限(12.7±3.2)年,慢性病(高血壓、冠心病、高脂血癥等)患者42例,無慢性病患者10例。2組性別、年齡、BMI、受教育年限、有無慢性病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觀察組血清Hcy、CysC水平高于對照組,而MMSE評分、MoCA 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見表1。
表1 2組血清Hcy、CysC水平及認知功能評分比較
中重度組血清Hcy、CysC及AHI水平均高于輕度組,而MMSE評分、MoCA評分及LSaO2、MSaO2水平均低于輕度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見表2。
表2 輕度組與中重度組血清Hcy、CysC水平及認知功能和睡眠呼吸參數比較
觀察組血清Hcy、CysC水平與MMSE評分、MoCA評分、LSaO2、MSaO2均呈負相關,與AHI呈正相關(P<0.01), 見表3。
表3 觀察組血清Hcy、CysC水平與認知功能評分及AHI、MSaO2、LSaO2的相關性分析
腦梗死是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的供血區(qū)域腦組織缺血和缺氧,進而發(fā)生壞死引起大腦功能局部或全局改變,導致運動障礙、認知障礙、睡眠及情緒障礙等相應的神經功能障礙。卒中患者合并睡眠呼吸障礙的患病率高,合并OSAHS患者在日間多嗜睡,患者康復治療配合度和效果降低,增高了患者發(fā)生卒中死亡及復發(fā)風險,嚴重影響疾病康復進程及預后[10-11]。伴有OSAHS的腦梗死患者, OSAHS和腦梗死2種疾病會相互誘發(fā)、彼此加劇,形成惡性循環(huán),升高臨床死亡率[12]。
近年來許多研究[7, 13]證實, Hcy水平升高是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其水平與認知功能有關, Hcy水平過度升高可以導致認知障礙和癡呆的發(fā)生。Hcy作為一種多功能損傷因子,可通過加強炎癥反應和氧化應激產生神經毒性,造成神經元損傷,引發(fā)神經纖維纏結和細胞內鈣超載,降低認知功能[7, 14]。文獻[15]報道, CysC是腦梗死急性期認知障礙的相關危險因素,血清CysC水平與機體認知功能呈負相關。研究[16-17]發(fā)現,癡呆患者中CysC存在高表達,其中淀粉樣蛋白與CysC水平存在空間共存關系,而淀粉樣蛋白與癡呆和神經元變性密切相關,可導致認知功能障礙。血CysC可以抑制Hcy分解過程中酶的活性,阻斷其降解途徑,促使Hcy在體內積聚。另外, CysC還可與Hcy和組織蛋白酶相互作用損傷血管,二者共同參與認知功能損傷的發(fā)生、發(fā)展[18]。在帕金森病合并認知功能障礙的關系研究中,帕金森病患者的血清Hcy水平與CysC水平呈正相關,兩者在導致認知障礙方面可能有協(xié)同作用[19]。
文獻[20]報道,腦小血管病合并OSAHS患者的血清Hcy、CysC水平升高,可能與夜間間歇性低氧、睡眠片段化引起交感神經激活以及氧化應激或炎癥引起的血管內皮損傷有關。本研究中,觀察組血清Hcy和CysC水平均高于對照組,中重度組血清Hcy和CysC水平高于輕度組,血清Hcy、CysC水平與AHI均呈正相關,與LSaO2、MSaO2呈負相關,說明血清Hcy、CysC水平會隨著OSAHS病情嚴重程度的發(fā)展而升高。此外,觀察組MMSE得分、MoCA得分均低于對照組,中重度組MMSE評分、MoCA評分均低于輕度組,說明合并OSAHS的腦梗死患者認知功能較單純腦梗死患者進一步降低,且下降程度與OSAHS病情嚴重程度有關,說明OSAHS可以加重腦梗死導致的認知功能障礙,與汪克為等[21]研究結果一致。研究[22]表明,急性腦梗死患者合并OSAHS患者認知障礙發(fā)生率高,以合并中重度OSAHS腦梗死患者的認知損害更顯著。本研究結果表明,隨著OSAHS病情嚴重程度的進展,患者血氧飽和度逐漸下降,血清Hcy、CysC水平隨之升高,患者認知功能損傷程度也進一步加重,說明血清Hcy、CysC水平的升高與認知功能下降具有一定相關性。
目前,已有研究證實,血清Hcy及CysC水平與認知障礙嚴重程度相關,但血清Hcy及CysC水平升高是否是OSAHS導致腦梗死患者認知功能障礙或加重的原因目前極少有研究證實。本研究結果提示,合并OSAHS組的腦梗死患者血清Hcy及CysC水平均高于單純腦梗死患者,且其水平與認知功能指標水平均呈負相關,因此,可以考慮用來評估腦梗死合并OSAHS患者的認知功能受損情況。
綜上所述, OSAHS合并腦梗死患者血清Hcy、CysC水平可能對其認知功能受損情況起到警示作用,可否作為臨床上判斷患者認知功能障礙加重的敏感指標,尚待更多的研究進一步證實。由于時間及病例數量的限制,本次研究樣本量偏小,所得結果有待今后擴充樣本量及長期縱向的臨床研究加以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