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潔
在探究健康教育園本課程中,以觀察、反思為抓手,捕捉幼兒的需要和興趣點,創(chuàng)新戶外自主游戲,營造健康育人的‘綠色家園。
如何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環(huán)境,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怎樣構建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北京理工大學幼兒園在探究健康教育園本課程中,以觀察、反思為抓手,捕捉幼兒的需要和興趣點,創(chuàng)新戶外自主游戲,營造健康育人的“綠色家園”。
新穎有趣,推出球類游戲嘉年華活動。
傳統(tǒng)的球類游戲多以技能運用為主,如踢球、拋球、拍球、滾球等,幼兒需要掌握游戲動作,教師習慣于技能培養(yǎng)。通過觀察和研討,教師基于幼兒年齡、動作水平、能力及興趣需求等特點,發(fā)現幼兒喜歡在各種球類游戲中自主游戲、探究玩法,于是梳理出球類游戲的教育目標和方向。
在師幼互動中創(chuàng)新戶外自主游戲。通過球類運動嘉年華的形式,展現幼兒和教師共同創(chuàng)編的球類游戲新玩法。在球類游戲的選擇、規(guī)則制定上,凸顯個性化、情景化、游戲化的特點。例如,大班拍球游戲“奪寶”,讓幼兒把地面運球、空中躲避“飛雷”和拾起寶貝突圍等能力和動作綜合使用,既有趣又有一定難度。
激發(fā)興趣,快樂共享。每個班級向同年齡班級推介自我創(chuàng)編的新游戲,在年齡班間形成共享模式。幼兒在嘉年華活動中能夠愉悅地玩本班創(chuàng)編的游戲,同時可以通過自選方式分享其他班的趣味游戲。嘉年華活動突出幼兒自主游戲的快樂與收獲,大大豐富了游戲內容,開闊了幼兒的游戲視野,讓幼兒渴望參加球類運動的愿望得以實現。
幼兒作為游戲的主體,其綜合發(fā)展是關鍵。在嘉年華活動中,每個幼兒是游戲者、運動者,也是組織者和服務者,在場地布置、器械的取放方面都負有責任,也有自己的任務。當開場音樂響起來,參加游戲的班級定點布置場地,準備好各種球類游戲需要的材料,如籃球、足球、網球、紙球、球門、障礙物、地墊等輔材。當結束的鐘聲傳來,幼兒有序地將游戲材料歸位。嘉年華活動讓幼兒更加喜歡戶外運動、主動參與體育運動和鍛煉,綜合能力得到提升,快樂也不斷升級。
依托理工大學資源,開展紅色基因、科學探秘的主題戶外運動游戲。
幼兒園依托北京理工大學資源,先后開展了傳承紅色基因、戶外角色扮演游戲:“學做解放軍”“做個小勇士”“小小軍營”主題游戲;參觀學校生命學院的科普基地,開啟“探秘太空之旅”“學做宇航員”等戶外運動游戲。
通過主題游戲,幼兒把親身體驗的軍人和宇航員的工作及氣質遷移到游戲中,自主選擇游戲材料、創(chuàng)編游戲玩法、邊玩游戲邊調整游戲路線,完善游戲的趣味性和可行性。在扮演解放軍、宇航員的過程中,幼兒模仿軍人的行為,克服“困難”、挑戰(zhàn)“關卡”,發(fā)展了動作技能、提高了自理能力、培養(yǎng)了良好品質。
拓展生成游戲,玩轉汽車游戲,做“快樂小司機”。
戶外游戲既有教師預設的活動,使幼兒在有計劃、有準備的環(huán)境中強健體魄,同時又能夠在主題活動之下延伸和生成幼兒喜歡的、需要的活動。
由于幼兒喜愛模仿,對周圍事物充滿好奇、樂于探究,教師結合幼兒愛車、玩車的特點,組織幼兒們開展了以“汽車”為主題的探究活動?!稗k車展”“開加油站”“洗車房”“制作汽車”,一系列活動讓幼兒們投入其中。當他們把自制的一批“汽車模型”“開”到操場上,就生成了“快樂小司機”的戶外運動游戲。他們比賽看誰開得快,看誰能掌握行車路線、不逆行、不隨意變道……幼兒們樂此不疲地玩著汽車游戲,身體的靈活性、協(xié)調性、平衡性不斷發(fā)展,跑步、快走等水平隨之提升。
我園以幼兒為中心探究戶外游戲活動,豐富的游戲形式和內容有效地促進幼兒體能發(fā)展,在深入探究的過程中不斷收獲寶貴經驗。
責任編輯:王妍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