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悅
【摘要】互聯網的興起和發(fā)展,對各行各業(yè)既是挑戰(zhàn)也是機遇。教育行業(yè)也不例外,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模式是根本,互聯網下的語音教學是豐富和發(fā)展。本文通過調查問卷和文獻分析的方法對現有的互聯網下英語語音教學進行了調研和分析,研究“互聯網+語音”教學的現狀,總結在互聯網下英語語音教學的利和弊并分析原因,同時也提出適應當下發(fā)展的解決方法。
【關鍵詞】互聯網;英語語音;教學
一、研究背景
1995年,我國正式從從1G的模擬信號跨入2G的數字信號,標志著從這一代手機開始,電子郵件、短信等文字交流的方式進入到我們的生活。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fā)展,3G、4G乃至今天的5G時代的到來,逐步加強了每個人跟互聯網的關系。大家可以使用互聯網享受方方面面的便利,聽課、看報、學習、交友、看醫(yī)生、看新聞、看視頻、看直播、網絡購物、網絡賣貨等等。國務院在2015年7月14日發(fā)布的《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中指出:“在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yè)變革中,互聯網與各領域的融合發(fā)展具有廣闊的前景和無限潛力,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正對各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產生著戰(zhàn)略性和全局性的影響?!苯逃谥袊菄笥嫞逃且粋€國家的立國之本、強國之基。慕課、微課、遠程授課、云課、直播課等新型的授課方式就是“互聯網+教育”創(chuàng)新的產物。這些教與學形式的產生就是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在不同科目都有應用。下面,筆者探討對英語語音教與學所產生的深遠影響。
(一)互聯網與語音的定義
互聯網,從廣義來說,就是通訊協(xié)議組成的國際計算機網絡,人們可以利用像電腦或手機一樣的智能移動客戶端進行通訊、社交、貿易、學習、買賣等活動。全球人民不受時間和地域的限制,可以自由溝通和交流。
英語語音由音節(jié)構成,一個音節(jié)可以由一個元音構成,也可以由一個元音和一個或多個輔音構成。在48個國際音標中有20個元音和28個輔音。在由單詞連成句子時還有語調、重音、口音組成。
(二)互聯網+語音
“互聯網+”語音也就是利用互聯網來學習語音或者教師利用互聯網對語音進行教學。這就產生了根據語音學習的內容所制作出來的APP,比如,氧氣語音、傻瓜英語、PP語音、英語音標、英語趣味配音等多種有趣的學習軟件以及有教師進行的慕課、微課、遠程授課、云課、直播課等新型的授課方式。
在中國過去幾十年的外語教學中,傳統(tǒng)的外語教學模式一直是主導和主流。直到多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才帶給外語教學新的發(fā)展。在傳統(tǒng)的外語教學中,學生們在固定的時間和固定的教師中依賴教師和課本,任務式地接受語言模仿訓練。學習方式主要通過教師講解和學生練習習得第二語言。學習模式比較枯燥,內容比較局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失去學習的興趣。因此,互聯網的興起就可以彌補傳統(tǒng)教育的不足。下面總結一下初中學生是如何使用互聯網,以及用互聯網使學習英語的途徑,互聯網對語音教學的利弊和針對問題提出的策略。
二、研究方法
1.問卷調查法。根據互聯網+英語語音教學模式現狀制作調查問卷,由1道主觀題和7道客觀題組成。在本校通過隨機抽樣調查教師和初一至初三學生,收回有效調查問卷425份。
2.文獻綜述法。在查閱文獻資料的過程中,通過圖書館的搜索引擎中查找紙質文獻和電子閱覽室中有效的電子資料,尋找初中英語語音教學現狀、初中英語語音教學模式和初中學生學習英語語音的方法。
三、調查結果
圖1顯示的是學生每周上網的次數,百分之四十的學生一周上網4次,百分之三十的學生一周上網2次,百分之二十五的學生一周上網5次,百分之五的學生每天都上網。由這個結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一周還是會上網3-4次,接下來我們就調查了學生上網是干什么。
上網的用途有很多,通過隨機調查的結果來看,有36%的學生上網是為了娛樂,30%的學生是用來交友,11%是購物,15%是用來學習。還是比較少部分的學生能利用互聯網來學習。
圖3是調查學生學習英語語音的方式。有49%的學生是跟著教師在課堂學習,24%是利用網絡APP學習,18%的學生是利用網絡課學習,很少一部分學生是同學之間交流或是其它方式。這個調查結果就顯示出教師課堂語音教學短暫,不能重復的局限性,學生回到家可能已經忘記所學的發(fā)音,這時候就有一大部分學生會根據自身情況選擇網絡課和APP來彌補上課記不住的語音,同時就顯示出網絡語音教學的優(yōu)勢。
圖四顯示的是學生學習英語語音的途徑。超過50%的學生還是依靠教師在課堂傳授,只有45%的學生會利用互聯網來學習英語語音,學生之間相互對話練習也是只有3%的學生。結合圖一的調查結果來看,雖然學生每周上網的次數很多,但是真正用于學習的很少。
相對于教師教授語音,互聯網是如何教語音呢?通過圖5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是利用網絡來學習英語單詞的發(fā)音來學習語音,20%的學生是利用名人演講來學習英語發(fā)音,只有10%和5%的學生是利用中英雙語和英語新聞來學習英語語音。相對于教師教授語音受時間、空間和內容上的限制來說,互聯網教授英語語音就有很大的優(yōu)勢。互聯網教授語音可以在任何時間內不斷地重復,內容上選擇起來也是很廣泛的,可以是新聞,天氣預報,歌曲,名人演講等都是很好的練習語音的素材。
結合上面調查的問題,對于互聯網教學的優(yōu)勢我們也進行了調查。圖六顯示出大部分學生喜歡互聯網可以反復這個特點,聲情并茂、內容廣泛和隨時隨地這個幾個特點均占半分制二十左右。
在調查問卷中第七個主觀問題“你有哪些英語語音學習軟件?”大部分學生使用的是英語字典,比較少的學生使用趣味英語和英語配音。第八個問題關于學生喜歡的授課方式的調查中,大部分學生喜歡在課堂上聽教師講解,課后再利用互聯網補充沒記住的語音。
四、互聯網對語音教學的利弊
互聯網的興起無疑是對英語語音教與學的發(fā)展和擴充。“互聯網+語音”教學的優(yōu)勢是不能被忽略的:1.是教師授課很好的補充。教師在課堂上教授語音受時間、空間以及內容上的限制,學生學習會有一定的局限性。英語語音學習的APP無疑就是很好的補充。2.“互聯網+語音”教學可以擴充學生學習的內容。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不同種類的材料練習。比如,利用BBC或VOA可以通過練習簡單的新聞學習不同國家的語音。可以利用電子英語詞典查詢英語單詞發(fā)音并模仿,可以利用名人演講或詩詞來擴充單詞等。3.互聯網學習英語語音還可以實現人機對話或者人人對話,讓學生能聽到自己的發(fā)音,從而糾正自己的發(fā)音。4.可以參加慕課、微課、遠程授課、云課、直播課等新型的授課方式來選擇授課的教師,更能保持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當然,互聯網的誕生也是有弊端的。從調查結果顯示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每周都會上網,但是有部分學生上網并不是用來學習,而是娛樂、交友、購物等?;ヂ摼W是一個很大的平臺,用途也十分廣泛,對于未成年的初中生來說,正確和高效地使用互聯網確實是需要自律和他律的。其次,在使用互聯網學習時,很多課程或者APP是需要購買的,這就又引發(fā)出賬號安全使用的問題,有一些學生家長擔心學生會利用賬號亂購買,或者遇到網絡詐騙,這確實是對使用者的挑戰(zhàn)。
五、針對問題的策略
1.針對教師教授語音受時間、空間和內容上的限制,學生可以選擇有針對性的互聯網APP或者語音材料進行補充學習。例如,英語音標學習是學習英語音標很好的APP,劍橋英漢雙語電子詞典是學習單詞很好的應用軟件,學生可以反復播放單詞發(fā)音,釋義以及例句、詞性都可以查詢到,BBC和VOA 可以用來學習和模仿英美國家本土語音語調。字幕配音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慕課、微課、遠程授課、云課、直播課等新型的授課方式來選擇自己喜歡的授課教師,也可以參加外教授課,實實在在體會外國語音。
2.初中生上網需要監(jiān)管。初中生還是未成年人,對于網絡平臺大量的信息難免有難以抵制的時候,這時候就需要家長監(jiān)督學生上網的用途,合理分配上網的時間和使用。比如,詳細規(guī)劃學生一天的時間,起床、上學、寫作業(yè)、課外書、上網,期中包括購物時間、交友、瀏覽新聞和學習。
3.教師課堂授課需要豐富內容,形式多樣和反復多次強化語音教學。面對教育資源不均衡的現狀,有些學生會收到網絡學習的限制,這時候就需要教師能在課堂上盡可能多地提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語音教學。例如,播放外教視頻、利用電腦室進行人機對話、定時播報英語新聞,組織英語影視節(jié)目配音活動等。
4.此外,外語語音學習是需要長時間,多次反復練習才能習得的技能。學生們利用網絡資料時,往往會因為重復一個材料而覺得枯燥,追尋新鮮的學習內容,就容易掌握不扎實。所以,在利用互聯網學習英語語音時,應該有意識地避免這個問題。
六、結語
互聯網是個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化、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大平臺,“互聯網+”任一行業(yè)都有著不可限量的發(fā)展前景。面對互聯網+英語語音教學的現狀,對于教師和學生來說都有這無窮盡的信息量,正確積極地利用好這個平臺,可以提供自己的學術水平,如果由于不能夠約束自己而沉迷于網絡娛樂不可自拔則是互聯網的弊端。面對利弊,初中生在自律之外還需要他律來幫助自己健康地利用互聯網,讓自己學習英語語音更加輕松,掌握得更加牢固。在互聯網的有效助力下,外語教學注入了新的動力和生機,讓外語教與學蓬勃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包曉明.教師如何利用網絡技術來發(fā)展個人語言學習[J].英語學習2018(7):13-15.
[2]管鈺琪,祝智庭.技術豐富環(huán)境下學習力構成要素:一項探究設計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8(5):16-18.
[3]劉曉斌,英語教師語言能力提升的網絡新途徑[J].英語學習2018(7):5-8.
[4]焦建利.慕課教學法之管窺[J].中國遠程教育:(22):89-90.
[5]秦虹,張武升.“互聯網+教育”的本質特點與發(fā)展趨向[J].教育研究2016,37(6):8-10.
[6]田民.中小學英語教師利用網絡技術輔助語言學習案例評析[J].英語學習,2018(7):16-18.
[7]邢飛卓.“互聯網+”影響下的外語教學[J].亞太教育,2016(8):171.
[8]趙天驕.教師應如何應對“互聯網+”時代[N].中國教育報,2015(4).
責任編輯? 陳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