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克風
【摘要】“面向全體”教育實施的表述就是“適合的教育”。循證教育衍生于循證醫(yī)學,是當今教育實證研究的新取向。在循證教育理論指向下,廣州市南沙橫瀝中學(以下簡稱“我?!保┻M行了“適合的教育”循證教育實踐:列舉存在問題的表象、有針對性循證和思考、解決問題的實踐探索。
【關鍵詞】循證教育;面向全體;適合的教育
一、循證教育與教育循證
循證教育衍生于循證醫(yī)學,循證醫(yī)學于1992年底在美國產生,并迅速輻射到人文社會和科學領域。循證醫(yī)學將依據(jù)、經驗智慧和患者的價值愿望三者完美地結合起來進行診斷并制定出最佳治療措施。中醫(yī)對新冠肺炎的治本療效在全球產生深遠的影響,也推動我國循證教育的推廣普及,循證教育被視為提升教育實證科學化的有效途徑。
美國格羅弗·懷特赫斯特指出,循證教育是指專業(yè)智慧與最佳實驗證據(jù)相結合以決定教學方法的一種教育研究與決策方式。循證教育指向下的中小學教育工作,是指針對目前學校的教育教學現(xiàn)狀和存在問題,以科學的理論、政策和實踐依據(jù)思考診斷,結合學校實際和學生的意愿,進行具體的教育實踐,達到教育的目的。
北京師范大學博導朱旭東、朱志勇教授于《光明日報》2020年9月1日發(fā)表《構建循證教育體系,推動教育決策和實踐科學化專業(yè)化》一文,指出:教育循證的解讀及應用是多元的,并不局限于一時一事,事事實踐,是一個觸類旁通,相生相衍的有機體??梢允瞧毡榈摹⒊晒Φ慕逃母餂Q策,也可以是針對地域、區(qū)域特點進行定性定量研究已經形成的科學決策;可以是公開發(fā)表的實證研究性有效指導教育決策和實踐的學術論文、報告、著作等文獻,也可以是各級政府頒布的有關教育教學的法律法規(guī)文本和教育政策文本。
二、“適合的教育”循證教育思考
1.表象
走進中小學課堂,教師注重把傳授知識和培養(yǎng)解題技能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教學內容也因此局限于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雙基”上,教學以教師為中心,以講為主。評價教師教學工作的標準與尺度也就相應表現(xiàn)在看他們是否能夠更迅速、更及時、更有效地傳授更多的知識與考試技能層面,似乎只有教師教得越多、學生學得越多、考試分數(shù)越高,教學質量才可得以體現(xiàn),這也就是教師所熱衷的“高效課堂”。這種“大一統(tǒng)”的教學方式關注的往往只是中上層面的學生,而疏忽中下層的學生,特別是學困生。其實,上層面的學生不講也會了,下層面的學生聽不懂,不懂也要裝作懂,浪費了很多時間。最主要的問題是,聽不懂的學生沒有機會彰顯自身的特有才能和閃光點,沒有平臺讓教師和學生去肯定,慢慢地就沒有了自信。特別是每經歷一次考試就要受到一次打壓,因此,“我是誰?”“從哪來?”“到哪去?”三大困擾人生的哲學問題提前出現(xiàn)在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身上,學生很容易抑郁或患抑郁癥。
2.政策循證與實踐循證
(1)政策循證
2019年7月9日,國務院發(fā)布《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明確指出義務教育必須“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遵循教育規(guī)律,發(fā)展素質教育,樹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念,堅持德育為先,全面發(fā)展、面向全體、知行合一?!?/p>
2018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發(fā)布《關于深化教育體制和機制改革的意見》提出:“營造健康的教育生態(tài),大力宣傳普及適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全面發(fā)展、人人皆可成才、終身學習等科學教育理念”,解決我國教育發(fā)展的主要矛盾,即“人民群眾對教育資源的巨大需求與教育資源供給不足的矛盾”?!斑m合的教育”是面向全體教育實施的表述,是新時代國家教育意志的新表達,以實現(xiàn)教育的更加均衡、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發(fā)展,每一個學生都當作具體的、鮮活的、生動的具有不同稟賦特點的個體,意義重大。
(2)實踐循證
2014年,筆者隨廣州市中小學校長高級研修班前往杭州參觀學習,到了杭州省浙江藝術學校,了解到周迅的成長:浙江藝術學校來訪接待的主持人說,周迅所學專業(yè)為民族舞,具有突出的歌唱和表演才華,在校期間在外兼職當歌手,有時不能正常在校上課,甚至外校的演出糾紛波及到了學校,如果按常規(guī)的管理條例來要求她,那就是一件難事,好在社會的大舞臺以及文化娛樂平臺讓她成長得更快,學校與她本人簽訂好協(xié)議,雙方約法三章并嚴格遵守,做好各自必做的事情,創(chuàng)設她快速成長的條件。所以,周迅得以順利畢業(yè)并迅速成長。
3.思考
學生沒有彰顯出優(yōu)秀的品質可能是我們能夠提供的舞臺太小,或是我們根本就覺得沒有必要去思考,因為我們要應對中考和高考。國際教育重視學生的個性化成長,強調滿足不同稟賦的學生需求,這是我國現(xiàn)行教育體制中較薄弱的部分。
學校和廣大教師“大一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方式與學生以機械性的記憶和解題訓練為主導的學習方式,已不能再適應社會需求和學生個體生命發(fā)展的實際。
習近平總書記在外交上有個新論斷:“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A教育更要為祖國的強盛和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基。哪些素養(yǎng)才是影響畢生不可或缺的素養(yǎng)?哪些技能才具有核心價值與終極意義?不同的民族和國家基于自身的發(fā)展實際和文化傳統(tǒng),從而形成不同的價值判斷與認知理解,進而制定出符合他們的實際需要的教育宗旨與人才培養(yǎng)的章程與舉措,(下轉第27版)? ? ? ? (上接第26版)以期培養(yǎng)和造就為他們所需的國民素質?!拔ǚ謹?shù)論”價值導向下的教育萬象成為社會熱點,“面向全體”的“適合的教育”勢在必行。
三、“適合的教育”循證教育實踐
我校在辦好“適合的教育”實踐上實現(xiàn)了幾個轉移:一是從學生適合學校的教育向學校適合學生的教育轉移;二是從普適性的教育向差異性的教育轉移,如發(fā)展校本活動課程;三是從學科分數(shù)的評價向學生成長的評價轉移;四是從關注優(yōu)秀生向關注每一個學生轉移。
1.大力推進體美勞“三善”活動課程建設,我校共組建20多個校本社團,每周固定2節(jié)(部分課程有增加)課時。如,無線電測向及水火箭等科技隊、文學社、管樂隊、合唱隊、舞蹈隊、語言藝術社、啦啦操隊、田徑隊、太極隊、各種球隊(含棒壘隊)、書法社、繪畫社、棋藝社、中草藥種植組、食用菌培育組、學科興趣小組等。全體學生選擇參與活動課程項目,沒有一個學生留在課室寫作業(yè),也沒有一個教師閑著,具有特長的教師是主輔導員,有組織能力的教師協(xié)助,部分課程聘請專業(yè)教師授課輔導。
2.學校還舉辦全校的主題節(jié)日,如,科技節(jié)、體育節(jié)、美育節(jié)、英語節(jié)、勞動節(jié)、語藝節(jié)、音樂節(jié)等,每年元旦前舉辦一次大型的科技文化藝術展演,對社團課程和主題節(jié)日活動成果進行表彰和展示,穿插文娛節(jié)目。關注學生的特長特性發(fā)展,讓每一個學生彰顯自身的能力才華,增強自信心和獲取成功感,抬起頭來陽光生活。
3.我校遵循國務院《國家職業(yè)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開展學生生涯規(guī)劃引導工作,特別是在初三年級下學期,對學生進行職業(yè)生涯教育,進行“普職分流”,引導部分很難考入普通高中的學生選擇與自身稟賦相適應的職業(yè)技術學校和學院,說清楚幾個問題:一是職業(yè)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不同類型、同等重要的兩類教育,是適合自身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二是講清楚普職生與普高生的占比是1:1,職業(yè)教育能夠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成長成才路徑,并有效分流普通高考升學的壓力;三是宣傳“中國制造”的世界市場美景,倡導“中國工匠”精神,講清當前推動企業(yè)高質量發(fā)展、壯大實體經濟、需要數(shù)量充足的技術技能人才作為支撐,職業(yè)教育肩負著傳承技術技能、培養(yǎng)多樣化人才的職能,對接市場需求、更大規(guī)模開展職業(yè)教育和培訓,可以幫助學生掌握一技之長,實現(xiàn)更高質量、更充分的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機會。
廣州市政府在原有職業(yè)學校和技工學校的基礎上,大力創(chuàng)辦了一批國家級的職業(yè)技術學院和職業(yè)技師學院,學校按照循證教育理念尊重學生意愿的原則,不按照成績分數(shù)去進行普職分流工作,而是召開家長會、學生會、以及與學困生進行“面對面”溝通交流等。經過兩年的實踐,現(xiàn)在就讀于職業(yè)技術和技師學院的學生真誠地感恩學校和教師,學生的家長也很感激學校,因為學校為學生找準了正確的發(fā)展方向,拾回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氣,高揚起了理想的風帆遠航。
四、結語
我校開展“面向全體”的“適合的教育”校本循證教育。實踐證明,學生的文化學科成績測試結果不僅沒有下降反而得到了提升。關鍵在于學生的學習從被動變成了主動,興趣趨動了自主求知的欲望,學生的成長內化為由內向外的生長,正如“人本論”創(chuàng)立者之一的羅嘉思所說:“誰也教不會別人任何的東西?!睂W生在身心健康的條件下,在陽光向上的環(huán)境中,在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協(xié)調共濟的循證教育有效經驗指向下,“分數(shù)”提升也就水到渠成。
最為重要的是,今日全球呈現(xiàn)“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的局面,知識重要,能力比知識重要;智力重要,情商更重要;身體健康是基礎,心理健康并重;優(yōu)于他人可取,優(yōu)于自己可貴。僅有學科成績、考試分數(shù)是不夠的!學生各有稟賦特長,對待學生需有“人人皆可成為圣人”的心態(tài),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是優(yōu)秀的,都是可成才的??赡芪覀冞€沒有這個感覺,那是對學生的愛還不夠,以及沒有足夠的耐心去等待,沒有提供給學生足夠多的和寬廣的展示舞臺。認識到這些問題之后,我校踏踏實實地走好面向全體學生的適合的教育之路,關注學生特性、差異性,做到課堂教學的“德智雙善”和活動課程“體美勞三善”,讓每一個學生陽光自信、抬頭挺胸、勇往自前,讓他們充分展示自己、不斷超越自己、發(fā)現(xiàn)更美好的自己。
參考文獻:
[1]周加仙.走向循證教育決策與實踐[J].外國中小學教育,2017,6.
[2]朱旭東,朱志勇.構建循證教育體系,推動教育決策和實踐科學化專業(yè)化[N].光明日報,2020.
[3]張新平.何謂“適合的教育”[N].中國教育報,2017.
[4]班建武.德育理論與實踐如何對接——一種基于循證的德育診斷理論與實踐[J].中國德育,2020,19.
[5](美)馬斯洛.馬斯洛人本哲學[M].成明,譯.九州圖書出版社,2003.
責任編輯? 楊?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