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小榮
摘要:學困生的定義是那些學習成績不理想,自律能力有限的學生,其主要表現(xiàn)為:對學習不感興趣,上課不注意聽講,作業(yè)應付。從定義上看實際每個學校甚至是每個班級都存在學困生,這些群體是教育工作中的重難點,解決英語學困生的學習困難問題,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能力,這是許多教學工作者一直進行探討的問題。基于此,本文章對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激勵學困生的方法進行探討,以供相關從業(yè)人員參考。
關鍵詞:初中英語;學困生;激勵方法
引言
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學困生學習英語比較困難,他們接受新鮮知識和技能的過程比較慢,對英語知識的學習很容易出現(xiàn)消極的態(tài)度,難以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能力,作為教師,首先要降低“門檻”,對學困生的要求不要太嚴厲,應該讓學困生能夠輕松完成教師布置的教學任務,使他們更快的掌握知識,增加自信心,讓學生感受到知識的趣味性,在積極的情緒體驗中激發(fā)學習興趣,以培養(yǎng)他們學習的愉悅感、自豪感,引發(fā)求知欲。
一、激勵對學生的作用
首先,激勵對學生的轉化作用十分明顯。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生理心理都在不斷地成長當中,但又并不十分完善,這使得他們同時擁有自尊心強和自卑感強的雙面心理特點,這一點在英語學習中十分明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普遍希望自己能夠在英語學習上取得成績,并在英語寫作口語表達等方面獲得他人認可,但是從另一種角度來看,他們又害怕自己出錯、害怕被別人嘲笑,一旦出錯就會產(chǎn)生畏難情緒和自卑感。為了幫助學生解決這種矛盾,也為了讓學生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信心和興趣,教師可以充分地利用激勵,挖掘?qū)W生學習情緒中的積極因素。其次,激勵對學生的感化作用值得關注。學生和教師之間實際上并不是劍拔弩張的敵對關系,而是互相學習互相進步的融洽關系,因此教師需要始終保持熱情、關愛的態(tài)度對待和接觸學生,同時根據(jù)與學生的溝通結果,了解學生對英語這門學科的印象、學習興趣等,并爭取建立新型師生關系,從而確保學生能夠從中得到感化和認可,讓學生能夠理解教師的支持與鼓勵,幫助他們以更加積極的態(tài)度參與到學習中去,以此為基礎采取一定的教學措施,初中英語教學才能取得實質(zhì)性進展。
二、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激勵學困生的方法
(一)轉變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熱情
教師可以在正式上課之前,讓學生觀看幾分鐘的英語短片,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再導入課程,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將整節(jié)課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像《The Big Bang Theory》《Friends》等這類趣味性較高且較為貼近生活的影視劇,不僅可以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提供幫助,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另外,教師還可以采取一些鼓勵制度對平時表現(xiàn)積極、有進步的學生進行鼓勵,在日常教學中要格外關注英語學困生,想辦法調(diào)動他們對于英語的積極性。比如,設置英語學習周,為在學習周課堂中表現(xiàn)良好的學生頒發(fā)獎狀,并且在每個人的獎狀上都寫上不同的批語,使學生感覺到自己是獨一無二的。給勤勞之星寫“用自我的不懈努力,來證明你一點都不比別人差”,給紀律標兵寫“青春的光輝,理想的鑰匙,幸福的人生,需努力奮斗,一勤天下無難事”。教師還可以讓學生組成英語小組,對表現(xiàn)好、進步大的小組給予獎狀鼓勵。
(二)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拉近師生交互關系
近幾年發(fā)揮學生主體的作用已經(jīng)成為教育改革的重心,在初中教育工作中一樣要重視起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教學資源不充分的情況下學生自身學習態(tài)度和對學習的熱情十分重要。在課堂上給學生更多展示的機會,教學過程中多給學生留下自己思考的問題,教師糾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問題的重要性大于糾正知識上的錯誤,學生在學習自信上不夠,教師要多關注學生的生活和心態(tài),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如在教學“weather”的內(nèi)容時,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進行小組學習法用英語說各種天氣狀況,讓同學評價,這樣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提高了英語口語能力。
(三)分層教學因材施教
通常教師可以合理地對分層教學與小組合作教學進行聯(lián)合應用,在分組時,可以將相同層次的學生劃分在相同的小組中,然后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來為學生布置任務,以防因?qū)W習任務過重而增加學生的學習壓力,打擊其學習信心。當然,在進行分組時,教師也可以遵循“組內(nèi)異質(zhì)、組間同質(zhì)”的原則進行,將不同層次的學生劃分在相同的小組中,以達到學生間取長補短、相互協(xié)助、共同發(fā)展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分組時需要合理控制各組人數(shù),避免因小組內(nèi)人數(shù)較多而增加管理難度與控制難度,從而影響分層教學法的實施效果。同時在分好組后,教師應協(xié)助學生進行組內(nèi)分工,明確各層級、各小組成員的具體職責,以保證每個學生都有用武之地,都能得到成長和提升。
結束語
初中英語教師一定要重視英語學困生這一群體,注重對他們的引導,不僅在學習中多加關注,還應采取適當?shù)慕虒W方式,對其進行轉化,重點培養(yǎng)其學習興趣,為實施學困生轉化策略創(chuàng)造更加多元化、更加充分的空間,增強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另外,教師還需要轉變自身的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幫助學生提高成績。
參考文獻:
[1]韓淑霞.試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激勵學困生的方法[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09):143-144.
[2]王敏.引導初中英語學困生[J].清風,2021(14):68.
[3]葉偉英.學困生轉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策略探析[J].新課程,2021(2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