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才英
摘要:基于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的初中語文教學,教師要以學生發(fā)展為主,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個人素養(yǎng)與多方面能力,豐富學生的情感與思想。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了解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情況,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從而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與核心素養(yǎng)?;诖耍疚恼聦Χ嘣虒W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討,以供相關從業(yè)人員參考。
關鍵詞:多元化教學法;初中語文;應用
引言
新時期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而高效課堂的構建隨之成為重中之重,也是廣大初中語文教師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只有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學生才能真正有所收獲,并迸發(fā)出語文課程的學習熱情。語文是匯聚了歷史文化精髓的科目,想要完全學習、掌握語文課程,必須要合理規(guī)劃、利用課堂教學時間,另外要保證擁有良好的教學氛圍,以及豐富的教學方法與內容,這樣才能打造出高效課堂。語文課程對于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習會有很大影響。
一、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現(xiàn)狀
語文是初中階段最重要的學科之一,一直受廣大教師和學生的重視。但在課堂教學方式上,由于傳統(tǒng)應試教育思想的根深蒂固,再加上很多教師并沒有興趣去進行教學改革,也沒有認真學習先進思想,不想深刻鉆研,因此,初中學校雖普及了多媒體技術,但很多教師的使用熱情不高,僅有的幾次使用也并沒有發(fā)揮出多媒體技術的應有作用,只是流于形式。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對教學資源的一種浪費,也阻礙了使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更加有效的一種途徑。語文涉及的理論知識較多,如果只靠單調的講解、重復,學生很難一直集中注意力,在記憶上也會十分痛苦。尤其是一些文言文知識和日常生活距離較遠,學生的興趣本就不高,枯燥的教學方式只會加劇學生不愿學習的心態(tài),影響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二、多元化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一)積極開創(chuàng)學生的競爭互動
初中生的心理發(fā)展尚不健全,容易產生消極、偏激的思想。在學習上,初中生與小學生相比,課堂活躍度會有所降低,課堂表現(xiàn)會越來越含蓄,教師提問時不會主動地進行自我表達。并且,這個階段的學生具有一定的從眾心理,即為了讓自己“合群”,如果他人不在課堂上回答問題,自己也不會積極表現(xiàn)。當教師強制性地抽取學生回答問題時,由于逆反心理,學生又會表現(xiàn)得不情不愿。以上種種現(xiàn)象使得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低下,教學質量不高。因此,教師需要積極思考改變這一現(xiàn)象的途徑,并加以實踐。筆者以為,加強學生的競爭互動便是一種不錯的選擇,通過對抗活動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調動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積極性。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單人對抗、小組對抗豐富競爭活動的多樣性,并在比賽結束后給予優(yōu)秀的個人、隊伍適當?shù)莫剟?,對于明顯落后的個人、隊伍略施小懲,如讓落敗的隊伍進行簡單的才藝表演,增強課堂的趣味性,使學生對學習產生積極的心態(tài),提升課堂的有效性。例如,在進行綜合性學習《天下家國》的討論時,教師便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搜集古今歷史上有哪些愛國人物?這些人物都有哪些愛國事跡?流傳下來的愛國詩詞、愛國名言有哪些?讓學生比一比哪組搜集到的資料最多?由此來提升課堂的互動效果。
(二)運用多媒體構建高效課堂
多媒體在初中語文高效課堂中的構建,有比較明顯的幫助和作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直觀展現(xiàn)知識內容,以此來彌補學生想象上的不足,并且能夠突出教學中的重點、難點,以此來改善教學效率和質量。例如,初中語文《溜索》這一課程,教師就可以提前制作教學課件,搜集一些與怒江峽谷邊馬幫過溜索的資料,并在教學過程中播放,這樣學生就能理解其中的驚險與刺激,從而把握好內容的主旨,再通過多媒體分析文章內容結構,這樣就能大幅度提高教學效率,構建出完美的高效課堂。
(三)角色扮演增強課堂趣味性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對學生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目前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以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為主,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拓展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形式,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情境表演是學生較為喜愛的一種教學形式,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建情景劇,讓學生在了解文章人物關系的基礎上進行角色表演,這樣能極大程度地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與素養(yǎng)。例如,在教學《桃花源記》一文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朗讀課文,從不同的角度對文章內容進行解讀,找出文章的重點,把握文章的主旨。然后在學生對文章深入了解的基礎上創(chuàng)編情景劇,鼓勵學生大膽參與到角色表演中,從而營造出輕松愉悅、充滿趣味的語文課堂。在情景劇的表演中,學生不僅能更深入地掌握文章重點,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想象力、思維能力以及組織能力,從而促進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提升。
結束語
總之,多元化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已經逐漸成為大勢所趨。教師應在優(yōu)化語文課堂教學的同時,促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課堂學習當中,豐富教學內容的趣味性,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促進學生個性化學習,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熱情,使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充滿活力與生機。
參考文獻
[1]樊愛華.淺析多元化教學法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作文,2020(48):35-36.
[2]王春艷.多元化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內蒙古教育,2020(06):65-66.
[3]韓敏杰.多元化教學法在初中語文中的應用[J].文教資料,2019(15):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