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科技逐漸進步,很多行業(yè)也在不斷創(chuàng)新變革。其中,視覺系統(tǒng)是人們對現(xiàn)實生活進行感知的重要系統(tǒng),有效的視覺傳達能夠使信息的傳達更加高效,尤其是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普及度越來越高,信息時代已經到來,信息設計作為人們對信息進行處理的技巧和實踐,能有效提高人們應用信息的效能,信息設計的應用領域十分廣泛,本文對博物館展覽設計中的信息設計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視覺傳達;展覽設計;信息設計
視覺傳達設計是利用視覺這種可視形式來傳播各種信息的設計,設計者需要把對應的信息及時地發(fā)送給接收者。視覺傳達設計中的信息設計,是基于信息產業(yè)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興學科,也就是將信息轉換成更加直觀的視覺化闡述。信息設計的實質就是一個對信息進行搜索、過濾、整理和表達的過程。目前信息設計是視覺傳達設計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能夠有效提升視覺傳達設計與人們審美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契合度。
一、信息設計概述
信息在人們生活中無處不在,受限于人們接受信息的能力,若想及時接收到準確的信息,就必須尋求一種高效的信息傳達方式。視覺傳達設計中的信息設計,能幫助人們整合來自多方面的信息,并通過一定的設計技巧為人們呈現(xiàn)出最有效的傳達方式。視覺傳達設計的應用廣泛,涉及產品外包裝設計、插畫設計、雜志封面及版式設計、網(wǎng)絡頁面設計、展覽設計等領域,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信息設計主要是以信息發(fā)布和傳遞為目的,通過信息的可視化處理降低受眾對信息的理解難度,從而促進信息的傳播。
二、信息設計的實現(xiàn)過程
視覺傳達領域中的信息設計是視覺與信息相互轉化的過程,同時也是設計師與受眾之間互動的過程。對于信息設計,設計師通過對大量數(shù)據(jù)的分析整理和對圖形、色彩、文字等的理解應用,把信息轉化成視覺化的圖像,一方面能夠提高受眾接收信息的效率,另一方面能夠降低人們接收信息的難度,使信息傳遞變得直觀簡潔、便于理解。根據(jù)信息設計的不同類型,設計師需要選擇最適合的傳播載體,例如廣播、電視、媒體等傳統(tǒng)媒體,微信、微博等新興媒體。
三、信息設計的專業(yè)技能
信息設計是信息時代下的產物,信息設計對專業(yè)技能的要求較高,設計人員不但需要具備專業(yè)的職業(yè)技能和先進的理論知識,還需要準確把握數(shù)字化社會的發(fā)展,熟練地應用各種新技術和新工具,還要具備較強的學習能力和應變能力。由此可見,信息設計要求從業(yè)人員具備非常強大的綜合素質,才能夠有效應對多樣化、多變化的挑戰(zhàn)。除此之外,信息設計還更加注重團隊之間的配合,需要具有不同專業(yè)技能的人才參與到團隊建設中,從而根據(jù)用戶的需求和反饋,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出設計團隊合作的優(yōu)勢。
四、信息設計的信息載體
信息設計注重的是信息傳達是否準確,因此在信息的載體方面通常是數(shù)字和文字。但是數(shù)字和文字的視覺感染力不夠,因此信息設計受到現(xiàn)代互聯(lián)網(wǎng)數(shù)字影像技術的影響,一般都是依托多媒體設備,例如電視機、計算機等,通過視頻影像的方式向人們傳達信息,具有三維立體的特點,會給用戶更加直觀、強烈的體驗。
五、信息設計的檢驗標準
視覺設計很難在短時間內改變受眾的觀念,由于視覺傳達設計的效果需要觀察后續(xù)是否能帶動經濟效益,因此傳統(tǒng)的視覺設計檢驗標準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但是視覺傳達中的信息設計,能通過更加直觀的傳播和表現(xiàn)形式,給受眾帶來明顯的影響,因此有著非常明確的檢驗標準,能具體、直接地根據(jù)用戶提供的反饋信息,分析是否滿足用戶需求、是否帶來了后續(xù)的經濟效益、經濟效益如何,具有很強的實際應用性。
六、信息設計的設計權利
在視覺傳達設計過程中,涉及到設計方、傳播媒介和設計接收方等權利方,對于信息設計來說,需要更加精準地定位消費者,因此更加注重接收方的感受,考慮的側重點是廣大受眾,根據(jù)受眾的消費觀念和消費水平,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而設計方和傳播媒介兩個權利方的目的是為了使用戶得到更好的設計體驗,由此可見,一般情況下,視覺傳達設計中的信息設計用戶滿意度較高,也能夠起到明顯地推動消費的作用。
七、視覺傳達設計中信息設計涵蓋內容
目前,視覺傳達設計中的信息設計對傳媒產業(yè)有著重要影響,通過信息設計能解釋和闡明很多隱含、復雜的咨詢。在視覺傳達設計中,信息設計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一是圖形信息設計,主要通過圖形對數(shù)據(jù)信息進行視覺描述,從而在最短時間內,利用有限資源完成準確、豐富的信息傳達;二是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信息設計,主要是將準確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通過平面方式表述出來;三是言語信息視覺化設計,主要是研究文字言語和口語的字句構成、詞匯的音節(jié)構成等,然后通過量化和視覺化設計,在視覺領域對不同的語言進行解釋;四是敘述式信息設計,通過各種數(shù)據(jù)和虛擬現(xiàn)實以及超文本等方式,對故事進行視覺化的講述和表達;五是解釋信息設計,配備少量的文字解釋即可;六是地圖信息設計,在正確認識地理知識的基礎上,例如復雜區(qū)域的開發(fā)、預測預報和地理信息的視覺表現(xiàn)等;七是科學可視化信息設計,被應用到氣象預報、環(huán)境保護、地震勘探和醫(yī)學醫(yī)療等領域。
八、信息設計的元素
信息設計中應用到的元素主要有符號、標志、圖騰和圖像等,而展覽設計中出現(xiàn)的元素大多來自文物的造型、紋飾、雕刻等,設計師須選擇相關聯(lián)的元素進行風格定位。在信息設計過程中,傳遞的信息內容與受眾緊密相連,不同的元素代表不同寓意。學者貢布里希認為,所有成人體驗的視覺圖像都來源于成長環(huán)境中養(yǎng)成的知覺化或概念化的固有模式,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賦予混沌的感官世界以秩序。因此進行信息設計要首先考慮受眾對象和想要達到的效果,然后才是選擇合適的傳達媒介。
九、信息設計在博物館展覽設計中的應用
博物館的存在和發(fā)展是為大眾服務的,因此博物館的信息設計要以觀眾為中心。在博物館展覽設計過程中,可利用二維碼技術進行信息設計,觀眾只要在參觀過程中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就能自動檢測并開始播放對應文物的講解信息。語音導賞只是一種方式,還有大量考古知識、人文歷史等相關延伸信息及文物的三維掃描信息。展覽可運用這些信息,設計互動環(huán)節(jié),增強觀眾體驗感。
多媒體的應用是當代博物館展覽設計的潮流。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展出的“文明之?!獜墓虐<暗桨菡纪サ牡刂泻N拿鳌?,用信息技術豐富展陳語言,觀眾從現(xiàn)場提供的紙版照片中任選一張,拿到攝像頭前面掃描,便能在墻上投影出立體的建筑物。
“盛筵——見證《史記》中的大西南”展覽中的互動環(huán)節(jié),在初始設計方案里還原了宴樂的原始場景,給觀眾交互式體驗感受。當觀眾走到宴樂場景前面,只要動動胳膊,畫面中敬酒的人物也會舉起胳膊動起來。場景圖像采自四川博物院鎮(zhèn)館之寶水陸攻戰(zhàn)宴樂紋銅壺,畫面左邊描繪了宴樂場景,上排左數(shù)第二個人為主人,跽坐于臺上,腰部佩有短劍。其身后一人為仆從,手持長柄扇形物。面向主人的第一個人雙手舉酒杯,恭敬地獻給主人,后面的人一手持杯,一手持勺狀物,從容器中舀取液體倒入杯中。樓下懸編鐘、編磬,立者似在敲擊助興,跽坐者吹笙、吹排簫。中間一組為舞蹈、弋射場景,舞者手執(zhí)帶尾羽短矛,似為“武舞”。右邊一組為獵射、備宴場景。樓臺上層為獵射,下層圓弧形空間內部,有五只雁被放置于地上,畫面主題是處理獵物,進行烹煮,并準備酒水。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信息已成為經濟發(fā)展、社會進步、科技創(chuàng)新、文化繁榮的重要影響因素,信息設計也是需要重點研究的問題。信息設計的核心是清晰傳達數(shù)據(jù)信息,并采取較為復雜的信息處理手段,將信息進行視覺化設計,這樣的設計方式不但有利于信息的傳達,還能加深受眾對信息的理解,給予用戶更加高效的體驗,從而促進用戶對信息設計類產品的消費水平,實現(xiàn)提升經濟效益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王鶴.視覺傳達設計中的“視覺設計”與“信息設計”[J].青年時代,2017,(36):50-53.
2.陳心怡.視覺傳達設計中的“視覺設計”與“信息設計”[J].文存閱刊,2017,(10):225.
3.丁慈航.視覺傳達設計中的“視覺設計”與“信息設計”[J].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17,(10):171-172.
4.張連杰,杜岳.視覺傳達設計中的“視覺設計”與“信息設計”[J].才智,2016,(14):219.
5.肖樞鑒.視覺傳達設計中的視覺設計與信息設計[J].藝術品鑒,2015,(2):365-365.
作者簡介:
張靜,工作單位: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展陳設計師,碩士,設計藝術學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