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雙
一輛在路上旅行超過40000KM的咖啡車,途中遇到背包客、自駕者、路邊賣西瓜的老人、佛教徒、珠穆朗瑪峰上的環(huán)衛(wèi)工人……他們中的很多人因此喝到了人生的第一杯咖啡。也有很多人追隨這輛行蹤不定的咖啡車,一路奔波,如今在廣州覺園,公路咖啡終于“定居”了下來。
2012年的時候,意大利百年老店LAVAZZA在廣州開了中國第一家LAVAZZA咖啡店,當(dāng)咖啡的醇香從店里散發(fā)出來,飄到了大街,也俘獲了阿樹的心。一個月以后,阿樹便成為了這家咖啡店的店員,也是那時,他喝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杯咖啡。他被咖啡那種苦澀感散去后彌留唇齒間的醇香所打動,于是抱著學(xué)習(xí)的心態(tài),從洗杯子開始做起,經(jīng)過四年的積累與磨礪,到2016年他已經(jīng)成了一名專業(yè)的咖啡師,以店長的身份經(jīng)營著一家咖啡店。
磨豆、濾水、濃縮、再與牛奶混合,制作一杯咖啡大約花費3分鐘,阿樹一天的工作便是在咖啡臺里重復(fù)這幾個機械的步驟。人生是不是該有點不一樣的渴望?對于自由,對于未知,對于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那一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口號雖然免不了被調(diào)侃,但也激勵了許多“不安分”的人邁出自己的步伐。阿樹的內(nèi)心深處,是熊熊燃燒的大火。于是他辭去工作,帶著熱愛的咖啡,奔赴萬水千山!
2017年,阿樹和兩個朋友一起買了一輛二手面包車,并把它改裝成了一輛可移動的咖啡車,將之命名為“咖行”,寓意是帶著咖啡去旅行。跟所有初生的夢想一樣,阿樹并沒有一帆風(fēng)順。由于咖啡車改造不合交規(guī),阿樹與咖行從未離開過廣州,也因為在市中心被驅(qū)趕,咖行長時間只能出現(xiàn)在偏僻的郊區(qū),所以咖啡生意并不好做。就這樣,阿樹的兩個合伙人在半年后選擇了離開,咖啡車也被賣掉以彌補經(jīng)濟的虧損,“咖行1.0”正式宣告破產(chǎn)。
仿佛才剛天亮,便遇到厚重的霧霾。阿樹陷入了無盡的消沉之中,是否真的看不到未來?但是消極情緒并沒有淹沒他很久,“不安分”的人似乎生來便是樂天派,他們有足夠的精力與能量去折騰。同年年底,阿樹湊夠錢買了一輛車進行改裝,“咖行2.0”從此誕生?!?.0”意味著重生,帶著“1.0”的經(jīng)驗與教訓(xùn),這次是披荊斬棘的征程!幸運的是,2018年年初,阿樹迎來了他的兩位新搭檔——宋春丹和邱志祥。一位是攬獲無數(shù)大獎的咖啡師,一位是大膽進行創(chuàng)意咖啡而備受矚目的新人,他們被阿樹的創(chuàng)意和想法所吸引,阿樹也因為他們重獲勇氣。受美國公路電影的影響,他們將咖啡車改名為“公路咖啡”。“公路”象征著人生未知的旅途,也象征著人內(nèi)心蟄伏在路上的渴望。也許在某條不起眼的公路上,只要出發(fā)便能抓住希望。
在已有經(jīng)營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三個志同道合的年輕人在廣州黃埔古港公園旁默默經(jīng)營著這輛咖啡車。咖啡車是外向型的,人們可以在咖啡車外看見一杯咖啡的全部制作過程??Х溶嚴锼械目Х犬a(chǎn)品,都是出自他們專門研究咖啡的實驗室——甜櫻桃。
一直在堅持的人,總會得到回應(yīng)。公路咖啡的營業(yè)漸漸有了起色,剛開始,咖啡車的顧客是周圍居民和偶爾路過的游客,慢慢地,許多咖啡愛好者慕名前來打卡,后來,公路咖啡甚至受到邀請前往音樂節(jié)、啤酒節(jié)、咖啡節(jié),這讓公路咖啡獲得了更多的關(guān)注,不僅成為各大社交媒體關(guān)鍵字條搜索排名第一,媒體的采訪也紛沓而至。
時間來到2019年中期,阿樹想起自己辭職的初衷,可是多年過去,“咖行”的意義從未實現(xiàn),那種“不安分”的念頭又開始滋生。也許志同道合就是相互成就,談及初衷,團隊再次一拍即合,三個年輕人把一年來咖啡車營業(yè)所賺的錢和私人存款拿出來,東拼西湊又買了一輛新車,并按照交通規(guī)定成功改造成滿足長途旅行的咖啡車“3.0”?!?.0”從購買到上牌花費了七個月的時間,期間的曲折超乎意料,但這一次,“公路咖啡”真正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