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燕
摘要:由于深度學習是全面提高學生課堂學習質量與速度的有力保證,所以應將其視為高效課堂構建的主要路徑選擇。對此,文章就圍繞以問題為鋪墊導入課堂,激活學生課堂學習的狀態(tài);以互動與合作開展新課教學,引領學生增加學習深度;強調總結性評價方法的使用,力保學生深度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三方面,將深度學習視角下的初中數(shù)學高效課堂構建路徑加以論述。
關鍵詞:初中數(shù)學;深度學習;高效課堂;構建路徑
引言:
面對初中數(shù)學新課程改革所提出的新要求,高效課堂的構建成為教師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的主要視角,找準方法無疑是關鍵所在。其中,帶領學生進入并長時間保持深度學習的狀態(tài)顯然是明智之選,文章就以此為出發(fā)點展開深入的研究與探索,希望能夠為廣大初中數(shù)學教師帶來一定的啟發(fā)。
一、以問題為鋪墊導入課堂,激活學生課堂學習的狀態(tài)
就課堂教學走向成功的必然條件來看,激發(fā)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趣無疑是最為關鍵的前提條件,也是高效課堂構建的根本條件所在。因此,在深度學習視角下打造初中數(shù)學高效課堂的道路中,必須將激發(fā)學生課堂學習興趣放在首要位置。具體而言,就是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理想的問題情境,從而達到激活學生課堂學習狀態(tài)的目的。
以《平行線的判定》教學為例,筆者先是結合學生生活中的普遍經(jīng)歷,向其提出具有趣味性的問題,其目的就是要讓學生的注意力快速集中起來,并引發(fā)學生的深度思考,即:“同學們有誰知道同一鐵路線中的兩條鐵軌保持著怎樣的關系?說出自己的理由?!贝撕髮⑾嚓P的圖片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用于啟發(fā)學生的思考。由于鐵軌是學生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能看到的物體,但是在兩條鐵軌的位置關系方面并不能明確的判定,但是學生在之前的學習過程中有初步掌握了平行的基本概念,所以該問題也引起了學生想要深入了解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學生說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之后,筆者并沒有急于向其明確是非對錯,而是將其觀點進行整理,并向學生表明本節(jié)課所要學習的內容恰恰能夠幫助大家解決這一實際問題,由此導入課堂的主題。這一過程無疑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了理想的問題情境,同時也激活了學生課堂學習的狀態(tài),更為學生深度學習的順利進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以互動與合作開展新課教學,引領學生增加學習深度
由于新課階段作為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主體所在,因此,在構建高效課堂過程之中,教師必須將該階段視為重中之重,組織學生開展深度學習更要將該階段作為核心,最為理想的操作就是開展師生間的互動與生生間的合作,引領學生在新課部分增加學習的深度。
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教學為例,在高質量完成課堂導入工作的基礎上,隨之而來的就是向學生設置具有互動性的話題,帶領學生能夠沉浸在主動學習的氛圍之中,即:“同學們想必都有過明明知道完成兩件事的經(jīng)過與結果都是一樣,但是就是說不明白的經(jīng)歷,大家都是怎樣解決的呢?”在學生將自己的經(jīng)歷與解決方法與筆者和全班同學共享之后,筆者先是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經(jīng)驗與教訓的態(tài)度,此后則是結合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將自己的做法與學生共享,并從中結合“全等三角形”將判定其全等的條件與方法傳遞給學生,讓學生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掌握利用三角形三元素判定其全等的方法,讓學生深度掌握課堂教學的重點轉化成為現(xiàn)實。此后,在核心精講階段,筆者則是向學生設置一個小組合作探究項目,即“根據(jù)大屏幕中的已知條件,判斷兩個三角形是否全等,并明確判定的思路。”其間,鼓勵學生自行分組開展合作探究,要求學生自主進行分析、討論、設計證明方案、歸納和總結合作學習的結論,筆者本人則是深入到學生學習過程中,認真傾聽和觀察學生所思、所說、所做的過程,適當為之提供相應的啟發(fā),幫助學生能夠跨越合作探究時所遇到的阻礙,形成令自己滿意的學習成果。最后,筆者結合學生合作探究成果展示與經(jīng)驗交流的過程,為學生提供更為客觀的引導,幫助學生更好的形成知識點的內化,同時有效增加了學生課堂學習的深度。
三、強調總結性評價方法的使用,力保學生深度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
毋庸置疑,總結與評價作為高效課堂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之一,是學生了解課堂學習總體狀況,表達課堂學習具體需求的主要平臺。因此,在圍繞深度學習打造初中數(shù)學高效課堂的道路中,教師必須做到選擇理想的教學總結與評價方,讓高效課堂構建能夠擁有客觀的保障條件。在這里,最為有效的方法莫過于開展總結性評價活動,進而指導學生養(yǎng)成深度學習的習慣。
以《統(tǒng)計調查》教學為例,在課堂教學活動即將結束,步入到總結與評價階段后,先是以問題引導的方式帶領學生說出“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數(shù)據(jù)”的過程,已經(jīng)課堂學習的具體經(jīng)歷,隨后立足于學生所說加以完善并強調自主進行數(shù)據(jù)調查時的注意事項,確保學生不僅能建立一個完整的知識結構,還能掌握一套完整的自主學習的方法。在此之后,筆者則是根據(jù)學生課堂學習時的深度,以及學習成果和狀態(tài)進行點評,讓其能夠體會到學習的具體效果和表現(xiàn),同時能夠獲得更深層次開展自主學習的方法,進而為學生養(yǎng)成主動開展深度學習的習慣提供有力推動。最后,筆者強調將課堂所剩余的時間再次轉交學生之手,提倡學生結合學習全過程說出切身體會和具體的建議。這些顯然都是課堂教學有效增加學生學習深度,并加快學生深度學習良好學習習慣養(yǎng)成步伐的有利條件,將其作為教學方案設計的重要出發(fā)點勢必會確保課堂教學效率的不斷提升。
綜合以上論述,可以看出確保學生深度學習是全面構建初中數(shù)學高效課堂的理想途徑,但真正將其轉化為現(xiàn)實卻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教師既要做到在課堂教學各個階段確立起具體的教學任務與方向,同時還要確保教學手段與之相適合,進而課堂教學的高效性方可充分體現(xiàn),這顯然也為廣大教師今后教學與科研工作的開展指明了方向。
參考文獻:
[1]張雅麗.問題引導在初中數(shù)學高效課堂中的作用[J].新智慧.2019,(15).
[2]葛棟.淺談初中數(shù)學高效課堂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新課程(教研版).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