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勤
摘要:本文描述一位中職學校的后進生如何一步步轉化為中等生的過程,在逆襲的過程中,通過自己的榜樣力量,影響著周邊乃至整個班級的學風,也見證了班主任的成長,認識到鼓勵、贊揚對于一個學生的重要性,面對不同的學生情況,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并鼓勵他發(fā)揚自己的閃光點。
關鍵詞:逆襲;榜樣;贊揚
“睡神”十分嗜睡,一入學就睡,什么姿勢都能睡,大部分同學第一個認識的就是他,因他睡覺屢次被老師點名,“睡神”便由此叫開來。“睡神”性格溫和,面對老師的點名批評能耐心接受改正,卻在嗜睡這一事上屢教不改?!八瘛睙嵝闹耍诎嗬镱H有名聲,學習之外的事情顯得十分積極。
印象很深刻的一件事,“睡神”和班里幾個玩得好的小伙伴相約一起在暑假電了發(fā),意氣風發(fā),在朋友圈曬了又曬,想著開學不料開了學,風云突變,學校大力整治染發(fā)電發(fā)問題,要求學生限期整頓完畢。我將幾人叫到一起,要求他們在周末回去處理好自己的頭發(fā),并拍照給我檢查。
隔周到了返校的時間,幾人給我發(fā)了照片,唯獨不見“睡神”發(fā)照片,心想等他回來要好好臭罵他一頓。晚修前,“睡神”媽媽來了電話,說他不愿意返校,原因是發(fā)型師將他的頭發(fā)剪得太短了,一直躲在房間里不肯見人,連飯也不吃,只得先請假。第二天“睡神”還是來了,故意將頭發(fā)梳得很翹,為了維護他的自尊心,我將他和小伙伴幾人叫到了一起,一板正經(jīng)的表揚他們剪完頭發(fā)更加清爽有活力,特地點名“睡神”,并教育他們:人的自信并不完全來源于外表,更不是發(fā)型,而是內(nèi)在精神的流露,用行動去讓人認可你?!八瘛比粲兴?,臉色也放松了許多,有些感激的看著我。之后,在我的課堂上,睡覺的情況有所緩解,卻又總是堅持不了多久。
很快,班里組織同學們考取機械證,作為指導老師,我向同學們強調(diào)了此證的重要性,與高考息息相關,能達到B等次便是很不錯的成績。由于機械證是理論和實操的綜合考核,加上有個別新課未上,我預測班里能有三分之一的同學達到B等,對“睡神”我自然是不抱太大期望。
班里的同學紛紛在預測自己能考取什么樣的等次,無意中有個小伙伴說了一句“睡神”是不可能考到證書的,不料“睡神”剛好聽到了,理論了幾句,心里又沒什么底氣,被說得啞口無言。“睡神”終于下定了決心,一定要把證書考下來。得知此事,在機械證復習的那段時間,我特別留意他的表現(xiàn),雖然無法每節(jié)課都堅持集中精神,但是已經(jīng)比以往更加努力了。有一次看著他那強忍著睡意的耷拉眼神,我忍不住提問他,想驅趕他的睡意,不出意外他回答不出來。卻又引得班里同學的陣陣歡笑,然而這次他卻不同以往那種漫不經(jīng)心不在意的小表情,反而臉蛋有些紅紅的,回答我道:“老師對不起,剛才走神了,下次不會了。”這個回答讓班里的同學有些愕然,一時間大家都安靜了。果然接下來的時間,他努力的記著筆記,不再打瞌睡。后面的課堂上,“睡神”果然精神十足,我也多次在班級鼓勵他、表揚他,積極的暗示,果然使得他在各方面都有了一些長進。同學們看他的表情也由最初的驚訝到習慣,仿佛“睡神”本就是努力學習的上進生。
在實訓課上,“睡神”也一改往日那種三天打漁,兩天曬網(wǎng)的風格,不再“走訪親朋好友”,踏踏實實的在自己的工位上埋頭苦干,但效果卻不是很理想,他很不滿意的跑過來找我:“老師,麻煩您重新教教我,我做了2次這個工件,但是尺寸還是差太遠了。”看著他一臉倦意卻又不服輸?shù)谋砬?,我很開心的給他示范規(guī)范的動作,并多次詢問他是否理解,他很認真的一邊點頭一邊模仿。認真學習的孩子最吸引人了,考證前的實訓課上,一個個都集中精神,勤練苦干。我想,這與“睡神”的感染有很大的關系。
為了整頓班風、學風,我嘗試了多種方法去激勵學生,試圖以教師的威嚴令學生屈服,但效果十分有限,也難以長時間堅持下去,不曾想“睡神”的榜樣力量激發(fā)了同學們的“攀比”熱潮,也令我頓時豁然開朗。青年的思想愈被范例的力量所激勵,就愈會發(fā)出強烈的光輝。
功夫不負有心人,機械證成績出來以后,“睡神”第一時間在班群里面截圖了自己的成績單:A等。經(jīng)過統(tǒng)計,班里49人有12位同學達到了A等,半數(shù)同學達到B等,比我預料中的整體成績好了許多。課堂上,當我念出“睡神”的A等成績,大家也齊刷刷給予了他掌聲和歡呼聲。“睡神”紅著臉,眼神里卻藏不住滿是歡喜。蘇霍姆林斯基說:孩子們的心靈是敏感的,它是為著接受一切好的東西而敞開的,如果教師誘導孩子們學習好榜樣,鼓勵仿效一切好的行為。
事后,“睡神”的媽媽特別給我打電話,說“睡神”回到家以后很高興,意氣風發(fā)告訴她獲得了機械證A等級的好成績,還描述了這段時間他在學校的表現(xiàn),和同學們相處得很開心,特別喜歡老師對他的表揚,還把我表揚的原話重述給他媽媽聽。我有些觸動,沒想到輕描淡寫的幾句表揚,卻讓他記憶如此深。使一個人發(fā)揮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贊揚和鼓勵。要改變?nèi)硕挥|犯或引起反感,那么,請稱贊他們最微小的進步,并稱贊每個進步。
大家還是習慣叫他“睡神”,但每每稱呼他的時候,卻不再是以往對他的那種嘲笑之意,是同學們之間親切的昵稱,也是對他的肯定。之后的日子,“睡神”雖然難以堅持每次課都斗志昂揚的學習,但是整體的學習和生活習慣都有了極大的改變,也帶動著他的小伙伴逐漸的改變?!八瘛遍_始了逆襲之路,隱隱也引領著班級的逆襲。
教育是長期的、反復的,學生屢教不改,更多是教導的方法不得當。蘇霍姆林斯基說: 世界上沒有才能的人是沒有的。問題在于教育者要去發(fā)現(xiàn)每一位學生的稟賦、興趣、愛好和特長,為他們的表現(xiàn)和發(fā)展提供充分的條件和正確引導。我們教育工作者的任務就在于讓每個孩子看到人的心靈美,珍惜愛護這種美,并用自己的行動使這種美達到應有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