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勇,車玉傳,羅百文,劉海輝,范向平
(惠州市中心人民醫(yī)院檢驗中心,廣東惠州 516001)
臨床上人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可造成尖性濕疣和鱗狀上皮細胞內病變,高危型人類乳頭瘤病毒慢性感染與各種HPV相關癌癥的誘發(fā)有關,例如宮頸癌、肛門癌、陰道癌、外陰癌、陰莖癌和口咽癌[1-2]。HPV是一種具有8 kb基因組小型雙鏈環(huán)狀DNA病毒,主要包括8個開放閱讀框的雙鏈環(huán)狀DNA病毒,按功能可分為調控染色體外的DNA復制的早期編碼區(qū)(E區(qū))和形成病毒衣殼的結構成分的晚期編碼區(qū)(L區(qū))和非編碼區(qū)。迄今為止,世界衛(wèi)生組織已經(jīng)鑒定出200余種DNA基因分型,其中包含40多種與人類生殖道病變相關。通常臨床上根據(jù)其致癌風險的大小分為高危型和低危型,高危型則與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和宮頸癌相關,主要包括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型共15種[3],低危型HPV感染常誘發(fā)低度的鱗狀上皮內病變和尖銳濕疣,主要包括6、11、42、43、44、CP8304型共6種[4]。HPV感染多為暫時性并在8~12個月自行消退感染。目前我國HPV感染在16.8%左右[5],HPV的感染率因地區(qū)和年齡差異而有不同。鑒于目前宮頸癌在女性死亡率中不斷攀升,迫切需要研究分析HPV在女性流行狀況,為宮頸癌防治和HPV疫苗推廣策略的制定提供參考依據(jù)。
選取2020年6月-2020年12月在廣東省惠州市中心人民醫(yī)院婦科門診就診,疑似有婦科炎癥或癌前病變,接受人乳頭瘤病毒DNA分型檢測的患者7 109例。所納入的患者均為惠州地區(qū)內居民,患者年齡為13~85歲,平均年齡為(40.70±10.24)歲。納入標準:患者處于非月經(jīng)期,同時在采樣前停止2 d以上性生活和至少停用一切陰道內用藥物3 d。
由婦產(chǎn)科醫(yī)師使用一次性宮頸脫落細胞采集刷,取宮頸管分泌物并將收集的細胞洗入盛有保存液的小瓶內,4℃下妥善保存。
采用潮州凱普基因生物有限公司的人乳頭瘤病毒基因分型檢測試劑盒(PCR-反向點雜交法)進行21種HPV亞型的分型檢測,嚴格按照說明書提供的參考操作步驟,通過基因提取、PCR擴增、基因探針雜交方法進行人乳頭瘤病毒的檢測(HPV-DNA)。檢測21種HPV分型,包括15種高危型(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及6種低危型(6、11、42、43、44、CP8304),同時感染低危型和高危型定義為混合型感染。
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數(shù)和率進行統(tǒng)計描述,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檢測收集的樣本共7 109例,其中陽性檢出共1 470例,陽性率為20.68%,21種亞型均有檢出。HPV高危亞型感染以52亞型最多,占陽性檢出樣本的26.73%,其次為16型,為15.37%。另外,58型、53型、51型也較常見,分別占陽性檢出的14.83%、9.73%、8.16%。HPV低危亞型感染以CP8304亞型為最高,檢出率為4.63%。見表1。
表1 人乳頭瘤病毒不同亞型檢出情況Table1 Detectionofdifferentsubtypesofhumanpapillomavirus
在1 470例陽性標本中,<20歲樣本組人乳頭瘤病毒的檢出率最高,為46.93%,同時單一感染率也最高,為32.65%。31~40歲年齡組的感染率最低,為18.91%。各年齡組人乳頭瘤病毒的檢出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0.23,P<0.05)。單一感染的病例共有1 162例,單一感染率為16.35%;共有242例雙重感染的標本,其感染率為3.40%;另外同時感染三重及以上的66例,感染率為0.93%,其中包括三重感染54例,四重感染9例,五重感染2例和八重感染1例。
1 470 份陽性標本中基因型為高危型的1 277例,占總樣本的17.96%,低危型103例,占總樣本的1.45%,混合型感染91例,占總樣本的1.28%??傟栃月首罡叩臑椤?0歲組,高危型感染率的前3位分別為≤20歲組,21~30歲組和≥50歲組。各年齡組人乳頭瘤病毒的檢出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各年齡段的HR-HPV、LR-HPV和混合型感染的檢出率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宮頸癌是一種起源于宮頸的癌癥,其臨床特征是陰道異常出血、陰道異常分泌物、盆骨疼痛或性交疼痛。宮頸癌是世界上女性第4大常見癌癥,患病率占癌癥的3.2%[4]。全球每年約有宮頸癌新發(fā)病例52.8萬,與宮頸癌相關的死亡人數(shù)達26.6萬,其中85%的病例發(fā)生在發(fā)展中國家[5]。盡管我國致力于推進宮頸癌的篩查和防治的工作,但是其發(fā)病率和致死率仍居高不下,且發(fā)病年齡更趨于年輕化的態(tài)勢。造成社會和家庭經(jīng)濟嚴重的負擔。
宮頸癌的發(fā)生機制復雜,包括陰道內微環(huán)境、激素水平的改變等。流行病學資料顯示,慢性持續(xù)性的HPV感染是導致宮頸上皮內瘤變和宮頸癌發(fā)生的必要條件[6]。99%的宮頸癌患者的宮頸脫落細胞中可檢測到HPV感染[7]。HPV的E5、E6和E7是促進宿主細胞增殖以促進病毒擴增的主要癌基因。E5、E6和E7癌蛋白的表達可以改變多種信號通路引起癌癥,E5可以使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對表皮生長因子敏感,以增加PI3K/Akt和絲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途徑的激活,同時E5還可以抑制其中特定的死亡受體(Drs)和由其相應的配體激活的外在凋亡途徑,E6可以在刺激磷酸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Wnt以及Notch通路的同時使腫瘤蛋白p53和PDZ失活[8]。E7可抑制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蛋白并刺激PI3K/Akt通路[9]。E6和E7都可以解除細胞mi‐croRNA的表達調控[10],從而改變細胞的信號傳導途徑,這些信號通路的改變對癌癥的發(fā)展和維持起著重要的作用。在一項對某院2010-2011年婦科門診就診女性的宮頸脫落細胞標本進行檢測分析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正?;蜓装Y、CIN-Ⅰ、CIN-Ⅱ、CIN-Ⅲ和浸潤性宮頸癌(invasive cervical cancer,ICC)病例HPV檢出率依次是15.03%、68.94%、80.56%、83.87%和100%,HPV的感染率隨著宮頸病變程度的提高而逐步升高[7]。70%~80%女性在一生中存在一過性的HPV感染,一般可在8~12個月自行消除,極少數(shù)的感染者在高危因素且慢性持續(xù)性感染狀態(tài)下可導致宮頸上皮內瘤變和宮頸癌的發(fā)生[7]。在中國HPV感染率為9.9%~27.5%,平均水平為16.8%。
表2 不同年齡段婦女人乳頭瘤病毒感染情況Table 2 HPV infection in women of different ages[n(%)]
表3 不同年齡段婦女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型別分布情況Table 3 Distribution of HPV infection types in women of different ages[n(%)]
HPV的感染率和型別分布因不同地區(qū)不同年齡而異。HPV基因型中致癌性最強的為16型和18型,本次分析的7 109例中,HPV感染亞型的前10位 分 別 為HPV52、16、58、53、51、39、68、18、CP8304、66,前3位 分 別HPV52型,感 染 率 為26.73%,16型感染率為15.37%,58型感染率為14.83%,且三者均為高危型。而廣東省整體感染水平前3位分別為16型、52型和58型[11],兩者情況比較相近。整體的感染率達到了20.68%,而東莞地區(qū)的感染率為17.30%[12],深圳光明新區(qū)為13.70%[13],梅州地區(qū)為20.67%[14],此次研究中本市和梅州市的整體感染率非常相近,均處于較高的水平。年齡上呈現(xiàn)“V”字形分布,第一個感染高峰為≤20歲,雖然在此次調查中≤20歲的例數(shù)較少,但是其感染率最高,警示HPV感染有向低齡化發(fā)展的趨勢,可能與該年齡段女性性活動次數(shù)多和機體發(fā)育并不完全成熟有關。隨年齡增長感染率有所降低,這可能與感染后病毒的自然清除轉陰有關。≥50歲組感染率略有所升高,而此年齡段的女性激素水平和機體的免疫能力均有所下降,對病毒的清除能力降低是感染率升高的主要原因。
目前包括二價、四價和九價的HPV疫苗在我國獲準上市。其中二價覆蓋為16型和18型,適用范圍為9~45歲;四價覆蓋16型、18型、6型和11型,適用范圍為20~45歲;九價覆蓋16、18、31、33、45、52、58、6和11型,適用年齡為16~26歲。預防性的HPV疫苗推廣使用對于宮頸癌癌前病變和HPV的持續(xù)感染顯示了高效的保護效應。關于HPV認知上存在認為覆蓋型別數(shù)較多的九價疫苗產(chǎn)生的抗體滴度高的誤區(qū),HPV16、18型的持續(xù)感染是宮頸癌發(fā)生的主要型別,3種疫苗均包含了16、18型,具有同等的保護效力。同時,九價疫苗在產(chǎn)能上存在不足限制了它的大范圍接種[15]。根據(jù)2015年的一項研究顯示我國青少年的初次性行為平均年齡在15.9歲,正好處于女性感染HPV第一個高峰期15~24歲期間。因此,青少年女性應盡早接種疫苗。本研究發(fā)現(xiàn),惠州市普通婦女人群中國HPV的感染率處于較高水平,與此前2012報道的惠州市總體的感染率為18.95%有明顯的提升,感染率最高的亞型由原來的16型轉變?yōu)楝F(xiàn)在的52型[16]。發(fā)病年齡趨于年輕化,警示我們需要進一步的改善醫(yī)療條件,大力推廣疫苗的使用,同時仍需要加大預防工作的宣傳力度,提高衛(wèi)生意識,加大宮頸癌早期的篩查工作,以期減少宮頸癌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