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春娜,李柏林,李敬武
(1開平市中心醫(yī)院 急診科,廣東 開平529300;2江門市五邑中醫(yī)院 急診科,廣東 江門529000)
慢性咳嗽為呼吸內(nèi)科門診的常見癥狀,導致慢性咳嗽的疾病有咳嗽變異性哮喘、變應(yīng)性咳嗽、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等。臨床中針對慢性咳嗽可采用糖皮質(zhì)激素治療,因此咳嗽變異性哮喘、嗜酸粒細胞性支氣管炎、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被稱為激素敏感性咳嗽[1]。激素敏感性咳嗽為慢性咳嗽的常見病因,激素治療可有效控制病情,但若患者未服藥會導致疾病復發(fā)。中醫(yī)認為咳嗽的病機在于風痰伏肺、肺失宣降[2],在中醫(yī)治療中,以宣肺止咳、宣肺解痙為主。本研究探討清咽利竅湯聯(lián)合蘇黃止咳膠囊治療激素敏感性咳嗽(風痰伏肺證)的臨床效果。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20年6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激素敏感性咳嗽患者共80例。納入標準:①依據(jù)《咳嗽的診斷與治療指南 (2015版)》[3]診斷為慢性咳嗽,根據(jù) 《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4]辨證為風痰伏肺證;②年齡20~60歲;③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重要臟器疾病;②臨床資料不完善;③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依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入選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40例,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齡(35.12±6.29)歲;觀察組40例,男28例,女12例,平均年齡(34.81±4.97)歲。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如止咳平喘、化痰解痙等,并給予糖皮質(zhì)激素(布地奈德混懸液,澳大利亞阿斯利康公司生產(chǎn),批號H20090903,規(guī)格1 mg/2 mL)霧化吸入,用量1 mg/次,2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chǔ)上采用清咽利竅湯聯(lián)合蘇黃止咳膠囊治療。清咽利竅湯組方:荊芥、薄荷(后下)、桔梗、木蝴蝶、桃仁、百部、射干、辛夷花 (包煎)、蒼耳子、炙甘草各10 g,加冷水1 200 mL煎后取汁350 mL,分早晚服用,共治療7 d。蘇黃止咳膠囊(揚子江藥業(yè)集團北京海燕藥業(yè)有限公司,批準文號:Z20103075)3粒/次,3次/d,共治療7 d。
1.3 觀察指標①依據(jù)《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5]判定臨床療效。臨床控制:臨床癥狀完全消失;顯效:臨床癥狀從重至輕,從中至無;好轉(zhuǎn):臨床癥狀較之前改善;無效:臨床癥狀未改善甚至加重。②檢測呼出氣一氧化氮(FeNO):采用瑞譜斯(Rui Breath,編號1Z190503003)進行檢測,采集3 s平臺期氣體分析FeNO(ppb,1 ppb=1×109mol/L)。③檢測外周血嗜酸粒細胞百分比(eosinophil percentage,EOS%)和外周血嗜酸粒細胞絕對值: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2 mL,采用自動血液細胞分析儀進行檢測。
1.4 統(tǒng)計學方法使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值±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5.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n(%)]
2.2 臨床指標治療前,兩組患者的FeNO和外周血嗜酸粒細胞絕對值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的FeNO和外周血嗜酸粒細胞絕對值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EOS%≥2占比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臨床指標比較[±s,n(%)]
表2 兩組患者的臨床指標比較[±s,n(%)]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
組別n FeNO(ppb) 治療后EOS%≥2占比外周血嗜酸粒細胞絕對值(×109/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40 21.64±1.08 12.19±1.29ab 0.81±0.06 0.60±0.07ab 3(7.50)對照組40 21.05±1.61 17.15±1.06a 0.85±0.07 0.70±0.05a 18(45.00)
激素敏感性咳嗽在慢性咳嗽中占比為50%[6],臨床治療以藥物治療為主。祖國醫(yī)學認為,激素敏感性咳嗽與風、虛、燥等相關(guān)。激素敏感性咳嗽以慢性咳嗽、干咳為臨床癥狀,伏痰為夙根,潛伏于經(jīng)絡(luò)及臟腑,伏而不發(fā)[7]。風痰伏肺證的出現(xiàn)主要為肺臟受外邪侵襲,導致水液代謝能力受損,聚而生痰、內(nèi)阻于肺,因此咳嗽癥狀加重,治療中需以祛風化痰、止咳宣肺為主。清咽利竅湯中荊芥、薄荷可祛風散寒、疏風散熱,桔梗及木蝴蝶可宣肅肺氣,桃仁、百部等可祛風止咳、理氣解郁等,諸藥合用,共奏調(diào)和營衛(wèi)、祛風止咳的功效。蘇黃止咳膠囊在臨床中可有效改善咳嗽、咳痰、咽癢等癥狀[8],該膠囊中含有麻黃、紫蘇葉、枇杷葉等,可有效止咳平喘、祛痰消炎。FeNO可有效反映氣道嗜酸粒細胞性炎癥,多數(shù)咳嗽患者FeNO水平顯著高于正常人群[9]。EOS趨化因子可參與EOS活化,激素敏感性咳嗽患者氣道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及分泌小體上升,均可激活EOS,因此EOS參與氣道損傷過程[10]。本研究采用清咽利竅湯聯(lián)合蘇黃止咳膠囊治療激素敏感性咳嗽(風痰伏肺證),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治療后的FeNO和外周血嗜酸粒細胞絕對值顯著低于對照組,EOS%≥2占比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清咽利竅湯聯(lián)合蘇黃止咳膠囊治療激素敏感性咳嗽(風痰伏肺證)的臨床效果顯著,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值得臨床推廣應(yīng)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