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麗兵
當今社會,傳統(tǒng)文化進校園風聲水起,書法教育進課堂亦倍受關注。習近平總書記說:“中國字是中國文化傳承的標志,書法課必須堅持”。書法既是一種技能,亦是一門藝術。要讓書法教育在學校扎根并煥發(fā)青春活力,必須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書法興趣,營造學習書法的良好氛圍。
要激發(fā)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與激情,并持之以恒,教學中就必須觸動學生內(nèi)心的情感世界,通過不同的手段和方法激起學生的書寫熱情,讓學生覺得學習書法是一件快樂的、有價值的事情。下面就此角度,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耳濡目染,感受書法的魅力與價值。
魯迅先生說:“我國的書法藝術是東方的明珠瑰寶,它不是詩卻有詩的韻味,它不是畫卻有畫的美感,它不是舞卻有舞的節(jié)奏,它不是歌卻有歌的旋律?!睂W習書法的本身就是美的創(chuàng)造過程。學習書法的過程,實際上就是讓學生用眼睛感受美,用練習探求美,用手創(chuàng)造美,用心領悟美的過程。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保持學習興趣,要在書法的教學中讓學生感受和發(fā)現(xiàn)書法的魅力和價值。在教室里布置和懸掛書法作品和優(yōu)秀作業(yè),可以提高學生對書法的悟性,增強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從而提高對書法的欣賞能力;課堂上講述書法發(fā)展和演變的過程,讓學生了解書法藝術燦爛輝煌的歷程,王羲之書扇濟貧、顏真卿忠直剛烈、柳中權(quán)豁達大度、鄭板橋體查民情、歐陽詢勤勉好學,這些故事所蘊含的高尚品德和人格魅力可以激發(fā)學生練習書法的自信心;而生活中,書法藝術的廣泛應用于作品展覽、廣告設計、商業(yè)裝潢之中,讓學生感受到書法藝術的廣泛運用、無處不在。
在教學中多方面地滲透書法價值的教育,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明白寫好一手字,終身受益!要讓學生從心底里真實地感受到書法藝術的價值所在,才能長久地激發(fā)起學生內(nèi)心對學習書法的需求,并愛上書法。
二、寓教于樂,體驗韻律構(gòu)成的美學。
興趣是學習的不竭動力。而書法知識的玄秘枯燥和訓練的嚴格寂寞,給書法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學中,要想方設法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如采用故事、游戲等多種形式,融入通俗易懂的語言,幽默生動的擬人,具體形象的比喻,把高深的道理用簡單的事例呈現(xiàn),化靜為動,彰顯藝術生命和活力,讓審美的、藝術的、動態(tài)的、詩意的書法教學“寓教于樂”,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書法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件頗有趣味的事情。
如講:在講解“命、會、合”等字的結(jié)構(gòu)時,把人字頭比作傘,傘小了遮不住,下面的“人”會挨“雨淋”的。這樣生動形象的比喻,讓學生悟得“人”在這些字中結(jié)構(gòu)中的位置。
又如教學“偏旁穿插避讓”,我出示“利”的范字和病字讓學生討論。學生有的說“‘利’字很別扭”,有的說“比例不適當”,有的說“右邊的刀字旁寫得太霸氣了。”,有學生接上來說:“要謙讓,縮點?!蔽易プ×诉@一契機:“說得太棒了!在這個字里,立刀旁太高尚了。為了讓整個字看起來合理美觀,它竟然委屈自己,‘放下屠刀’,讓出空間,不霸道,謙讓。這個樣有‘氣度’的字更漂亮!”同學們有的會心地笑了,有的神情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生活中“謙讓”與偏旁部首之間的“穿插避讓”相聯(lián)系,賦于漢字以人性化。如此教學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感到形象有趣,樂于接受。教師教起來輕松,學生學起來饒有興致。一箭雙雕,何樂不為!
三、言傳身教,體現(xiàn)身邊示范的力量。
“一個榜樣勝過書上二十條教誨?!鼻嗌倌甑哪》铝O強,這時候老師言傳身教是非常必要的,是啟迪學生保持學習熱情的重要因素。
在課堂上不僅要言傳,更要身教。如果僅單純地講用筆、運筆、筆畫的寫法、字形結(jié)構(gòu)等高深理論,對學生來說既空洞又枯燥,不但不能激發(fā)興趣,反而使他們對書法望而生畏。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書寫技法單靠講,是難以理解的。老師以身作則,做出榜樣,對于學生來說就是無聲的引導,身教的作用就不一般了。在課堂上,教師是學生的重要模仿對象,教師的字寫得棒不棒,必然會影響到學生的態(tài)度和熱情,教師的示范作用顯得特別重要。教師在講清要領的基礎上多做示范,顯示筆畫書寫實際的操作過程,讓學生親眼看到筆在老師的手里怎樣被“馴化”的。怎樣起筆、行筆、收筆;是如何提、按、頓、挫等空洞的理論技巧在老師的演示下,現(xiàn)場強烈的節(jié)奏感和旋律感,筆尖抑揚頓挫化靜為動,在學生眼中的筆鋒的有序運行、微妙變化能得到真切的感悟。到學生中去,握著學生的手寫一寫,對學生也很大效仿和啟迪意義。往往,對學生寫不好的字,老師一示范,學生便很快地掌握那說不清的技巧。
四、點滴呵護,關愛那蹣跚的腳步。
練習書法的道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不斷的嘗試、練習、反思、矯正的積累內(nèi)化過程。剛學時,路走起來總會蹣跚的,甚至會有些膽怯和羞愧。
評價學生的作品時,不要持著書法家的要求對學生的作品進行優(yōu)劣評價。這樣的評價往往會突顯不足之處,而對學生的點滴進步又淡化,視而不見。這樣會使得學生感到委屈。如果看不到希望的曙光,進而會形成一種消極懈怠的心理想法,漸漸地對學習書法失去了興趣和信心,直接影響學習書法的效率。
其實,評價不僅僅是判斷好壞,甄別優(yōu)劣。最重要的是從發(fā)展的眼光去鼓勵學生,隨時看到自己的長處,指明方向,給予信心,增加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僅局限于簡單的寫字,更應注意激勵性評價方式。對學生的表現(xiàn)哪怕是一點點進步,報以一個親切的微笑,一句幽默的話語,一個深情的動作。如適時地提醒:“嗯,挺直點……”溫柔地鼓勵:“這個筆畫很有力道。這個字好極了!”委婉地批評說:“這個字寫瘦了!缺點力量!”,寬松、民主、和諧的氛圍,加上中肯而不失幽默的指導,既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又不斷調(diào)節(jié)學生的神經(jīng),把學習的興趣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上。
“字無百日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練字是持久戰(zhàn),寫字不可能速成。教學的藝術重點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培養(yǎng)持續(xù)的學習興趣,作為老師,我們要利用各種時機給學生創(chuàng)造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要讓他們感覺到他們的每一個人都是這個舞臺上的主演,讓他們帶著廣泛而濃厚興趣和熱情去展現(xiàn)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