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紹珍
摘要:數學抽象思維是中學數學教學和學習培養(yǎng)的重要部分,它的提高不僅有利于數學學科的學習進步,更對提高學生自主思維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有非常大的幫助。課堂教學的創(chuàng)設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的古板無趣,讓課堂變得更加靈活,這樣的課堂學習氛圍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積極性,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數學抽象核心素養(yǎng)。本文從數學抽象素養(yǎng)培養(yǎng)出發(fā),通過課堂教學情景創(chuàng)設的方法,改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和能力。
關鍵詞:數學抽象;核心素養(yǎng);中學數學;課堂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策略
數學核心素養(yǎng)是學習數學必須具備的重要思維能力和素質能力。它以數學知識為支撐,貫穿于具體課程教學安排中。數學核心素養(yǎng)主要分為:數學運算、邏輯推理、數學建模、數學抽象、直觀想象和數據分析?,F(xiàn)在學校對于學生數學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總體比較重視,但是學生并不是很關注,所以對于學生抽象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學習教學的難點。每一種東西,從發(fā)現(xiàn)到引起注意,再到學會內化成自己的東西,都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這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學校要從教學過程入手,可以重新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積極性,從而降低知識學習難度,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并且對于學生抽象核心素養(yǎng)的慢慢培養(yǎng)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通過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引導學生用數學眼光觀察世界,培養(yǎng)直觀想象和數學抽象素養(yǎng)
數學的眼光主要表現(xiàn)為數學抽象,引導學生進入數學抽象情境的素養(yǎng)就是直觀想象。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是“三會”的基礎。數學抽象源于認識現(xiàn)實世界,直觀想象是實現(xiàn)數學抽象的思維基礎。在中學數學課程教學中,學生要通過教師創(chuàng)設的問題探究情境進入想象的思考,進而動手演練,最終通過符號運算、推理、建構模型等理解和表達現(xiàn)實事物的本質。
以“課標”中函數的概念教學為例,學生在初中時已經學到了函數概念的表示,它強調用函數描述一個變化的過程。而在中學的教學中,則強調函數是實數集合之間的對應關系。因此,教師在講解函數概念的過程中要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探究的情境讓學生了解到為什么在函數的定義中會由初中的“變量說”到中學的“對應關系說”。例如,可通過列舉一些復雜的函數模型,通過學生自己的思考領悟,就會發(fā)現(xiàn)初中所學函數概念的局限性,進而上升到理解函數定義的“對應關系說”。
再以立體幾何中正方體截面探究為例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教師可通過設置問題情境,并運用一系列由簡到難的“問題串”,引發(fā)學生去深刻思考,積累數學探究經驗,通過具體情境提升直觀想象的核心素養(yǎng)。例如,在教學中提出問題:(1)用切割機將一立方體切割為兩塊,那么該立方體的截面將會是什么樣的?(2)如何產生多種截面圖像且進行分類?(3)進而提問,可以截出幾類三角形、四邊形?最后過渡到進一步探究能否使截面為直角三角形,正五邊形,正六邊形的問題。是否存在截面邊數超過6的可能性?如此進行下去,即可步步引導學生按照切面圖像的邊數進行分類。
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采用觀察切蘿卜塊這種實際的動手實踐的方式,運用多媒體技術直觀而動態(tài)地展示各種可能的截面。
二、通過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引導學生運用數學思維思考世界,培養(yǎng)數學運算和邏輯推理素養(yǎng)
數學思維主要表現(xiàn)在邏輯推理方面,而在邏輯推理的過程中又經常伴隨著數學運算。因此,在中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用歸納或者類比的方法,主動發(fā)現(xiàn)數量或者圖形的性質、數量關系或者圖形關系。與此同時,注重數學運算素養(yǎng)培養(yǎng)。
例如在班級教學中,為學生講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時,由于本身的抽象性特征非常的明顯,學生在理解方面存在諸多困難,所以在實際教學時教師要通過生活管理的融入來加強對學生邏輯推理能力的全面培育。為了讓學生抓住不等式表示實際問題中的不等關系,了解不等式是解決問題的數學模型,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現(xiàn)在學校要組織春游,選擇旅行社a旅行社原價每人100元,現(xiàn)在打7.8折,B旅行社原價和A旅行社是相同的,但是只要超過三人其他人就可以打8折,那么請同學們分析一下,選哪個旅行社是比較劃算的呢?”根據實際情況,能夠讓學生憑借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進行數學模型的建立。通過探索性的問題,讓學生建立完善的數學模型。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認識到初中數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三、通過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引導學生會用數學語言表達世界,培養(yǎng)數據分析和數學建模素養(yǎng)
數學建模是應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手段,數學建模素養(yǎng)雖是六個數學核心素養(yǎng)之一,但不難看出數學建模具有更高的概括性,在數學建模活動中就需要學會運用數學抽象、直觀想象、數據分析等。因此,在數學建模過程中對數據的分析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數學學科活動是中學數學建模素養(yǎng)落地的有效途徑。因此,在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建模素養(yǎng)時,教師應當注意選取貼近生活、引起學生興趣的實際問題,運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建構數學用語,驗證難度在學生接受范圍內。
例如在班級教學的過程中在為學生講解多邊形的內角和時,為了讓學生能夠靈活運用三角形的相關知識來探究多邊形的問題,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建模能力的計算,首先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計算一下三角形的內角和與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內角和。三角形的內角和為180度,正方形和長方形內角和為360度,當學生得出這一問題之后,教師要向學生提問:“請同學們思考一下,是不是任意四邊形的內角和都是360度呢?請同學們以三角形內角和為主要的基礎來推斷老師提出的這一內容是不是正確的?”通過這樣的探究活動,能夠讓學生實現(xiàn)知識之間的轉換,并且在腦海中也可以構建相對應的模型,全面的提高了學生當前的建模能力,也有助于加深對相關知識內容的影響,在自主探究中完善學生的數學知識結構。
四、通過精心設置生活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提高解決問題能力
教師在班級教學的過程中,在為學生講解相關知識時,要通過創(chuàng)設課堂教學的問題來搭建良好的教學情境,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效率能夠得到全面的提高。另外初中數學和日常生活之間的關系非常的緊密,在班級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讓學生能夠了解初中數學,贊成生活中的具體運用,全面的激發(fā)學生當前的求知欲望。同時也可以積極的配合教師完成相關的學習,提高學生當前的綜合素質以及核心素養(yǎng)。教師在課堂開始之前,需要根據課本中的重點知識進行課堂教學模式的深入分析,將創(chuàng)新因素融入到不同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以此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水平以及質量,并且在班級教學中,教師還需要在合適的時間創(chuàng)設相對的問題來引導學生的學習思維促進思維的發(fā)散。教師也可以在班引中根據重點的問題創(chuàng)設一些探究性的內容,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共同的完成學習任務,全面的培養(yǎng)學生當前的合作能力。
例如在班級中為學生講解“全等三角形”這一部分知識內容時,教師需要選擇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最為熟悉的內容之后,在課堂中進行全面的羅列,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當前的學習熱情,并認識到數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具體應用,全面提高學生當前的學習水平。教師可以先通過提問讓學生回憶之前的知識:“同學們通過之前所學到的三角形來想一下在常生活中常見的全等三角形有哪些呢?我們現(xiàn)在要測量一下,兩個三角形的三個邊和三個角,同學們有什么樣的發(fā)現(xiàn)?”在為學生講解完這一部分內容之后,教師要讓學生思考一下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全等三角形之后,再通過手中的紙來制作三角形進行測量。一部分學生提出由于三角形內角是固定的,所以兩個角相等就可以了,這時教師要不斷的擴寬學生當前的學習思維,讓學生采取其他的方法來進行日常的測量,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只測量一個角或者兩個角來證明三角形的全等。在班級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共同的進行深入的分析以及研究,根據教師所提問的內容進行全面的思考,并且學生在自主性學習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課本中的知識內容來進行深入性的探究,最終回歸于生活中來增強學生當前的熟悉感。全面的提高學生當前的綜合素質以及動手操作能力,這樣一來學生能夠從不同的角度來解決教師所提到的問題,相比于以往課堂教學模式來說,不僅可以教學生當前的主觀能動性,還可以認到數學學習在常生活中的重要意義,全面的提高學生當前的思維能力以及探究意識。在學生完成思考之后,教師要讓幾名學生到講臺中來驗證一下自己的學習思路以及學習方法,并且和他人進行相互的交流,在班級內部形成好的教學氛圍,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五、通過設置動手操作情境,加深對實踐的認識,提高學生的擴展能力
在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中,教師要樹立全新的教學思維,增加學生動手操作實踐的機會,從而使學生能夠將課堂中所學到的知識應用于實踐中,進行反復的驗證以及思考,以此來提高學生當前的學習水平以及思考能力。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是學生掌握知識的重要途徑,在班級教學中教師在創(chuàng)設情境時,需要全面提高學生當前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同時通過動手操作中讓其中獲得更加豐富的學習體驗,突破學習的重點以及難點,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在班級教學中教師需要深入的分析學生當前的思維水平以及學習特點,通過資源的整合為后續(xù)教育活動的有序實施奠定堅實的基礎,提高學生當前的綜合素養(yǎng)。
例如在班級教學中,在為學生講解“圖形的運動”,教師可以先在多媒體教學平臺中為學生講解奧運五環(huán)的圖形,之后讓學生試著說一下這一圖形是怎樣得到的。一部分學生會說是由5個圓拼接而成的,另一部分學生會說是通過圓形平移之后得到的,教師要讓學生靈活的將自身思維進行全面的表達,從而加深學生對這部分知識內容的印象。當學生回答完成之后,教師要為學生布置這樣的任務:“相信通過同學們之前的回答,已經對圖形的平移有一個深刻的認識,所以下面同學們要選擇一個比較喜歡的圖形,通過平移或者是拼接得到一個圖案,看看哪一位同學的圖案是最漂亮最有藝術感的?!碑斀處熛驅W生說完這句話之后,每個同學紛紛參與到圖形的創(chuàng)作中,一部分學生選擇的正方形為主要圖案,一部分學生選擇了三角形或者是圓形等等,學生的創(chuàng)意是各有特色的。通過這樣的操作不僅可以讓學生加深對平移概念的深入性分析,并且也掌握了平移的主要方法,實現(xiàn)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同時在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中,學生的學習熱情是非常高漲的,能夠解決在以往課堂教學中單一而沉悶的課堂教學氛圍,全面提高學生當前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水平。
六、通過引入數學故事,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初中階段的學生對于故事的興趣是比較高漲的,在創(chuàng)設情境中,教師要通過數學故事來提高學生當前的邏輯思維能力,幫助學生更加高效率的完成知識內容的學習。
例如在班級教學的過程中再為學生講解“有理數”,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解這樣的內容:“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叫做有理數嗎,有理數包含哪些,你們有沒有想過有理數是怎樣產生的呢?在很久很久以前,人類祖先居住在森林中,每天獲取食物不多,但是仍然會出現(xiàn)數量等問題開始人們是以多和少進行對比區(qū)分的,但是后來人們發(fā)現(xiàn)植物數量較多已經超出了多和少的范圍之后運用了一條繩子進行計數,這屬于人們最早的計數方式?!碑敒閷W生講解完這部分知識內容之后,學生也充滿了積極性,這時教師要接著向學生說:“有理數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同學們想不想了解一下有理數的特點和發(fā)展歷程呢?下面請跟隨我的腳步來進行學習吧?!蓖ㄟ^這樣的教學活動,不僅可以讓學生迅速的進入到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并且根據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來加深對有理數的認識,全面提高學生當前的學習質量。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中,教師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教師需要根據相對應的教學場景引導學生進入到課堂教學氛圍中開展自主性的學習以及知識探索,并且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多方位地激發(fā)學習興趣。教師需要根據課本重點知識經驗設置相對應的問題,聯(lián)系生活,全面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在良好的氛圍中加深對相關知識內容的印象,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當前的核心素質。
參考文獻:
[1]陳聰賢.中學數學課堂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策略探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01:82-83.
[2]董靜.中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J].華夏教師,2019,14:50.
[3]許經.中學數學教學中情境創(chuàng)設策略探微[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03:78.
[4]韓金洲,讓師生在知識樹構建中共同成長:高密市“師生共建學科知識樹”初探[J].山東教育,2019(14);